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沫若诗词选》与郭沫若后期诗歌文献-SelectedPoemsofMoruoandtheDocumentsofGuoMoruo'sLatePoems.docx

    • 资源ID:996517       资源大小:40.18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沫若诗词选》与郭沫若后期诗歌文献-SelectedPoemsofMoruoandtheDocumentsofGuoMoruo'sLatePoems.docx

    沫若诗词选与郭沫若后期诗歌文献SelectedPoemsofMoruoandtheDocumentsofGuoMoruo,sLatePoems作者:魏建作者简介:魏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济南250014<>原文出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京)2011年第11期第116-129页内容提要:本文前期工作是对沫若诗词选不同版本的篇目校勘,也就是对沫若诗词选中每一个作品的三个版本,即最初发表的版本、结集为单行本时的版本和编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相关各卷中的版本,进行了篇目对校。在摸清确切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回答了沫若诗词选何以出现版本问题,并依据所得校勘数据纠正对单行本沫若诗词选与郭沫若全集中的沫若诗词选作品篇目的一些模糊和错误的认识。由此,针对沫若诗词选与郭沫若晚年诗歌文献的复杂形态,本文提出郭沫若晚年研究少一点“大胆假设”,应在“小心求证”中修复以往被歪曲的历史叙述,继承先辈大师们“熬苦求学”得“真学问”的精神,整理、发掘郭沫若晚年诗歌文献的历史遗产价值。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12年02期关键词:从郭沫若的人生历程来看,对前期郭沫若的研究,成果最多;中期次之;后期再次之,基本规律是越靠后研究成果越少。近年来,学界对郭沫若的后期(新中国时期)逐渐重视起来。但就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来看,郭沫若后期大量的原始文献并没有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有些研究成果论及后期郭沫若的文献依据多有挂一漏万之嫌。其客观原因主要是郭沫若后期、特别是晚年的大量作品没有收入郭沫若全集。以郭沫若后期诗歌研究为例,许多研究者的文献依据主要是郭沫若全集里从新华颂到沫若诗词选等作品集,而郭沫若全集里的新华颂沫若诗词选等作品集都是很不完整的。本文在对沫若诗词选不同版本篇目进行整理、核查、考订、辨析的基础上,对郭沫若后期,特别是晚年诗歌文献的复杂性,做了初步的探究。一郭沫若作品的异本现象与沫若诗词选的版本问题于立群说:“郭老在他每一部著作出版前都要亲笔校阅、反复修改。"郭沫若的这一特点是造成他作品出现多版本现象的主要原因。这使得他的许多单篇作品在报刊上发表的版本与进入作品集的版本有所不同;还导致他的一些单部作品集再版和收入文集的时候又有版本之别。本来,修改自己的作品是著作人的基本权利,把自己的作品修改得更好是为读者负责的积极态度。但是,如果作者修改后不说明修改,就不应该了;若修改后依然保留最初的写作时间,这就很容易对读者形成误导。郭沫若正是这样,他经常修改自己的作品,却几乎从不说明做过修改。对于研究者来说,这是郭沫若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缺点,也是郭沫若研究的一大难点。用版本学的说法,不同的版本叫做异本。郭沫若后期诗作的异本现象非常突出。其中不少文本的变化呈现了历史的某种变动,也反映了作者心灵的波动。忽略这些文本的变动,研究者就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而认真研究这些作品变化的面目,才有可能深化对文学史复杂面目的认识。如建国不久,郭沫若为斯大林写的祝寿诗,就是一改再改的典型。1949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70寿诞。从这年的11月到12月,郭沫若先后发表了献给斯大林的两首祝寿诗,还发表了两篇纪念文章。这两首祝寿诗,第一首名为斯大林万岁,最早见于中国文艺界人士为庆祝斯大林大元帅70寿辰赠送的纪念册,后发表于1949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第二首诗题为我向你高呼万岁!,几乎同时刊登在两个杂志:一是观察第六卷第四期,二是中苏友好杂志第一卷第二期。在两个刊物上刊登的这一首诗实际上是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除了个别字词、标点、空行等微小差别之外,最大的不同是"中苏友好版“署名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文教委会主任、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副会长郭沫若"。这第二首诗的两个版本差别且不论,同样是给斯大林的祝寿诗,先看看它与第一首诗有哪些不同。显然,斯大林万岁、我向你高呼万岁!两首诗是以不同的身份写作的。前者是个人行为,后者是官方行为。前者是郭沫若作为"中国文艺界人士”的一员写给斯大林的,创作相对自由,有一定的文学性。全诗14行,220多字,围绕核心意象"亲爱的钢","永恒的太阳”,抒情与说理结合,形式较为整饬。后者是以国家和具有官方性质的人民团体名义写的,需要表达的内容大为增加,全诗89行,IoOO多字。诗歌应有的抒情被大量的说理乃至口号掩盖。前一首诗的纲领性诗句是"伟大的斯大林,亲爱的钢,永恒的太阳!",后一首诗的纲领性诗句是"斯大林元帅,你全人类的解放者"。我向你高呼万岁!中多处出现概念化的表达,如:"你和辩证唯物主义一样永远不变,/例口历史唯物主义一样永远不变"之类。斯大林万岁和我向你高呼万岁!都收入1953年出版的郭沫若诗集新华颂。然而,到了1957年3月出版沫若文集第二卷的时候,其中的诗集新华颂变成了另一个版本:斯大林万岁被删除了,我向你高呼万岁!被改得面目全非了。面目全三坏仅是指诗作的题目我向你高呼万岁!被改成了集体力量的结晶,首尾两段的删除和诗中许多词句的修改,更重要的是,诗作主题由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改成了对“集体力量”的赞颂。当时,苏联共产党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否定还处在“秘密报告”的阶段,在中国共产党还没有确定如何公开这一信息的微妙情势下,郭沫若随着国际、国内政治风云的变幻,对我向你高呼万岁!一诗做了一次面目全非的“整容".特别要说明的是:赫鲁晓夫是在1956年2月25日抛出了否定斯大林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庵报告",也就是说,郭沫若对我向你高呼万岁!的“整容”肯定是在1956年2月25日以后。可是,变动如此之大的集体力量的结晶,诗篇最后注明的写作时间竟是"1949年11月"。1928年郭沫若在编沫若诗集时就对女神中的几部作品做了不同程度的“整容手术",不但没有注明修改,而且保留8年前或9年前的写作时间,使得许多粗心的学者得出了一些可笑的结论。这种现象在郭沫若后期作品的不同版本中也不断发生。沫若诗词选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郭沫若参与编选并亲自校阅的一部诗词选集,1977年9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尽管郭沫若不断修改自己的作品和作品集,但他未必想到:这部经他改定的最后一部诗集,后来又出现了新的版本。沫若诗词选出版几个月以后郭沫若就去世了,他没有修改,本不应存在以往出现过的版本问题。可是,单行本沫若诗词选(以下简称“单行本")与进入郭沫若全集第五卷的沫若诗词选(以下简称“全集本")相比,差别很大。仅从篇目来说,"全集本"比"单行本”少了180多首诗。"单行本”出版说明一开篇就告诉读者:沫若诗词选是作者自建国以后至一九七七年三月的诗词创作选集,共收入诗词二百七十余首,按写作时间先后顺序编次。这些诗词,一部分选自新华颂、百花齐放、潮汐集、长春集、骆驼集、东风集等,由作者重新校阅过。另一部分是作者一九六三年以来的新作,其中一部分没有公开发表过。这个出版说明里所提到的这部诗集由两部分作品构成,与“全集本”和"单行本"的版本差别有直接的联系。先说第一部分作品,这些作品原本选自新华颂百花齐放潮汐集长春集骆驼集东风集等诗集,所以编郭沫若全集的时候,理应回归原诗集。这些诗有160多首。这是“全集本"比“单行本”作品减少的第一个方面的原因;再说第二部分作品,也就是郭沫若1963年以后创作的作品。毫无疑问,这一部分作品本来应该全部收入“全集本"。可事实上,有20多首诗词被人删除在郭沫若全集之外。这是“全集本"比"单行本"作品减少的第二个方面的原因。如果说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无可厚非的话,那么,这第二个方面的原因简直匪夷所思!本来,"全集"就应该尽可能的全。1982年910月间,郭沫若全集历史编、考古编、文学编的第一批著作面世。印在各编第一卷上的出版说明是这样表述的:"郭沫若全集先收集整理作者生前出版过的文学、历史和考古三个方面的著作作者生前未编集和未发表的作品、书信等,将陆续收集整理、编辑出版。”按照这个出版说明,郭沫若全集的编辑出版,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出郭沫若生前已经结集出版的作品;第二步,再出郭沫若生前未编集和未发表的作品。然而,郭沫若全集“文学编"非但没有做增加佚作的工作,才编到第五卷,就把"郭沫若生前已经结集出版的"作品剔除了许多。"单行本”中郭沫若晚年("文革"时期至逝世)发表的诗作共48首,但“全集本"删除了其中的21首(该卷说明说只是“少数篇章未收录")。本来,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就是让郭沫若全集更全,然而,恰恰是这些该让全集更全的人竟人为地使它更不全,是何原因?"不全"之"集",何称"全集"呢?究竟是谁的责任呢?谁给他们这样的权利?难道不需要问责吗?这需要追究的责任,对于沫若诗词选来说,就是有人人为地制造出了一个新的版本,一个不全的“全集本"。二版本篇目校勘所得数据和认识为了弄清沫若诗词选的“全集本"和"单行本”作品篇目的确切差别,笔者对这两个版本做了一次篇目校勘。校勘文章将单独发表。笔者以“单行本"为校勘底本,对其中每一个作品(含组诗)的初版本、"单行本"中的版本(以下简称"单行本版")和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五卷、第四卷、第三卷中的版本(以下简称“全集版")的篇目进行了对校。这次校勘虽然涉及具体作品版本内容字句、标点和格式的差别,但重在校勘作品篇目,所得关于作品篇目的数据,有利于澄清人们对沫若诗词选的一系列模糊和错误的认识。这些模糊和错误认识,是随着人们对沫若诗词选的了解逐渐深入的:从对这部诗集真实的篇目情况缺乏了解,到望文生义,再到误以为了解(一)纠正对两个版本的混淆通过校勘,笔者首先得到的沫若诗词选两个版本篇目的具体数据是:"单行本"入选诗词278题,305首;“全集本"入选诗词67题,118首。这两个版本差别是187首。仅这一个数据就有助于澄清人们对沫若诗词选的一个错误认识:以为“单行本"与"全集本"差不多。莫说一般人不了解二者的差异,就连一些专家都把这两个差异很大的版本混同了,更有甚者在郭沫若研究的工具书里也出现了这种失误一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郭沫若作品词典解释"沫若诗词选收建国后至1977年3月间所作诗词67题、118首,1977年9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条释文前半句和后半句是矛盾的。"67题、118首"说的是"全集本",那就不是"1977年9月”出版;后半句说的出版时间是"单行本",但不是"67题、118首"。再如,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简明郭沫若词典解释"沫若诗词选":"1977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收入郭沫若解放后各个时期创作的新诗和旧体诗词278首,是了解郭沫若解放后诗歌创作全貌的重要资料。现编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5卷。"这条释文比郭沫若作品词典的释文好一些,但也不准确,因为“单行本"里编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三卷和第四卷里的诗词比编入第五卷的诗词多得多。可见,连这些郭沫若研究工具书的编者们都不清楚这种差异。(二)纠正对具体诗作“题和"首"的混淆或许有的学者早就发现了沫若诗词选两个版本篇目的明显差别,便仔细阅读"单行本”的出版说明,然后对着两个版本的目录数将下来,得出诗作"XX首",以为统计出了这两个版本篇目数量的准确数据。其实不然。”单行本”出版说明所说的“收入诗词二百七十余首"是用词不当的。这里的"首"应当换成"题"才准确。也就是说,“单行本”收入诗词不是"二百七十余首“,而是270多个诗题,实际是300多首诗。为什么有这个差别?因为郭沫若很多诗一个题目下有多首。这种情况有三种不同的表现:有明的,有暗的,有半明

    注意事项

    本文(《沫若诗词选》与郭沫若后期诗歌文献-SelectedPoemsofMoruoandtheDocumentsofGuoMoruo'sLatePoems.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