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计量经济作业——居民合理的消费行为对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实例分析.docx

    • 资源ID:969504       资源大小:44.76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计量经济作业——居民合理的消费行为对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实例分析.docx

    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答题纸评分考核课程:阅卷人:班级:学号:姓名:注意事项1 .请将上述项目填写清楚2 .字迹要清楚、保持卷面清洁3 .将试卷、答案一起归档-O-年月日居民合理的消费行为对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实例分析摘要:居民合理的消费模式和居民适度的消费规模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而且这也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增长。但是在看到这个整体趋势的同时,还应看到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对人均居民消费支出有显著的影响差异。关键词:可支配收入;消费;影响一、理论依据(一)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在货币通论中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其主要理论观点是认为,人们的消费支出是由其当期的可支配收入决定的。当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时,其中用于消费的数额也会增加,但是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重是下降的,因此随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在收入中的比重是下降的,而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则是上升的。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假定了消费是人们收入水平的函数,也称为绝对收入消费函数。当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时,其中用于消费的数额也会增加,但是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重是下降的,因此随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在收入中的比重是下降的,而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则是上升的。(二)莫迪利安的生命周期假说生命周期假说将人的一生分为年轻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三个阶段。年轻和中年时期阶段,老年时期是退休以后的阶段。一般来说,在年轻时期,家庭收入低,但因为未来收入会增加,因此,在这一阶段,往往会把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消费,有时甚至举债消费,导致消费大于收入。进入中年阶段后,家庭收入会增加,但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会降低,收入大于消费,因为一方面要偿还青年阶段的负债,另一方面还要把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用于防老。退休以后,收入下降,消费又会超过收入。因此,在人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收入和消费的关系,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是不变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认为,由于组成社会的各个家庭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所以,在人口构成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从长期来看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关系。但是,如果一个社会的人口构成比例发生变化,则边际消费倾向也会变化,如果社会上年轻的和老年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如果中年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降低。二、实证分析(一)模型设定居民消费可分为城市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由于各地区的城市与农村人口比例及经济结构有较大差异,最具有直接对比可比性的是城市居民消费。本文选择同一时期各地区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来建立模型,影响各地区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因素有多种,从理论经验分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其他因素虽然对居民消费也有影响,但有的不易取得数据。因此这些其他因素可以不列入模型,即便它们对居民消费有某些影响也可归入随机扰动项中。本文选择在统计年鉴中可以获得的“城镇居民每人每年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X,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为被解释变量Y。从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整理得到表1的数据。表12008年中国各地区城市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单位(元)地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IX出阮)阮)北京16460.2624724.89天津13422.4719422.53河北9086.7313441.09山西8806.5513119.05内蒙古10828.6214432.55辽宁11231.4814392.69吉林9729.0512829.45黑龙江8622.9711581.28上海19397.8926674.90江苏11977.5518679.52浙江15158.3022726.66安徽9524.0412990.35福建12501.1217961.45江西8717.3712866.44山东11006.6116305.41河南8837.4613231.11湖北9477.5113152.86湖南9945.5213821.16广东15527.9719732.86广西9627.4014146.04海南9408.4812607.84重庆11146.8014367.55四川9679.1412633.38贵州8349.2111758.76云南9076.6113250.22西藏8323.5412481.51陕西9772.0712857.89甘肃8308.6210969.41青海8192.5611640.43宁夏9558.2912931.53新疆8669.3611432.10运用EVIEWS7.2作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Y)和城镇居民人从散点图可以看出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Y)和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X)大体呈现为线性关系,所以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为如下线性模型:X=片+ZXj+%(二)估计参数运用统计软件EVIEWS7.2对表1的数据做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用OLS法估计参数,得到模型及参数估计的结果为:AY=725.3459÷0.664746Xl(456.4659)(0.029549)t=(1.589047)(22.49622)R2=0.945802#=0.943934F=506.0798df=29(三)模型检验1、经济意义检验所估计的参数2=0.664746,说明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可导致居民消费支出增加0.664766元。这与经济学中边际消费倾向的意义相符。2、拟合优度和统计检验用EViewS7.2得出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结果的同时,已经给出了用于模型检验的相关数据。拟合优度的度量:由附录一可以看出,本例中可决系数R2为0.945802,修正的可决系数R2=O.943934,说明新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解释变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被解释变量“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绝大部分差异做出了解释。对回归系数的t检验:针对"。:片二°和“。:河=0,由附一录一还可以看出,A估计的回归系数4的标准误差和t值分别为:SE(4)=456.4659,t(.)=1.58907;夕2的标准误差和t值分别为:SE(A)=0.029549,t(42)=22.49622。取,=°如5,查t分布表得自由度为-2=31-2=29的临界值M29)=2.045。A由于t(%)=1.58907<t0.025(29)=2.045,所以不能拒绝"。二°;因为t()=22.49622<t0.025(29)=2.045,所以应拒绝"。:2二°。这表明,城市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对人均年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三、结论和政策建议针对模型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一)收入始终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国家应努力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的购买力,尤其是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降低贫富差距,增加对城镇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二)货币收入不变时,若物价上涨,实际收入下降,若消费者要保持原有生活消费水平,则消费倾向就会提高;反之,物价下跌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下降。控制物价水平,在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合理调控物价,控制通货膨胀。因为通货膨胀增加了不确定性,使得货币购买力下降,实证结果说明,它对我国居民消费起到持续的抑制作用。因此,应该建立通货膨胀预警和调节机制,保证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三)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开征银行储蓄利息所得税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个人可支配收入和税后收益率的影响来提高未来消费支出的代价,从而降低储蓄倾向的。从我国现行税收制度来看,政府制定了许多直接有利于储蓄的减免措施,如对银行储蓄存款利息、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等,这些措施使得税收对于居民在储蓄和消费决策中有利于储蓄,再加上我国人民所固有的厉行节俭重视未来消费的传统,使得我国居民储蓄倾向偏高,消费倾向偏低。所以,今后我国政府应对银行存款利息计征一定比例的所得税,这样一方面能够降低居民储蓄倾向,提高居民消费倾向,进而扩大国内需求,另一方面,通过税收调节引导高收入者合理投资和消费、扩大社会就业和社会需求。参考文献1李月.中国城乡经济增长与消费的差异性分析J.经济科学,2010(2)3黄宇.我国城镇居民跨期消费行为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0(3)4朱翠清昆明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实证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5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货币通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原著.董丽娟、于淑霞等译M.人民日报出版社.7计量经济学.李子奈、潘文卿M.高等教育出版社.8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

    注意事项

    本文(计量经济作业——居民合理的消费行为对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实例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