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应急平台建设方案.docx
某市应急平台建设方案XX市政府应急平台建设方案(汇报材料)XX市应急办、XX市信息办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概述1第1章项目建设必要性2第2章建设目标3第3章建设内容33.1 建立与完善一套标准化的规范33.2 建设二类共享平台33.3 改造、新建场所与应急通讯等基础设施43.4 建设面向管理与服务的6大应用系统与8大信息资源库4第4章需求分析54.1 业务流程分析84.2 业务功能分析84.3 业务数据分析104.4 地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10第5章总体设计11第6章场所建设116.1 应急指挥大厅116.2 会商室126.3 操纵室126.4 休息室136.5 设备间13第7章支撑平台建设147.1 通讯系统157.1.1 综合调度系统157.1.2 车载综合调度系统167.1.3 有线调度系统177.1.4 无线调度系统177.1.5 电话会议系统187.2 计算机网络系统187.3 视频会议系统187.4 图像接入系统187.5 移动应急平台197.5.1 中型移动应急平台197.5.2 小型移动应急平台20第8章应用系统建设208.1 综合业务管理(应急值守)系统218.2 预案管理系统218.3 态势展现系统228.4 指挥调度系统228.5 资源保障系统238.6 应急工作门户系统23第9章地理信息系统建设23第10章数据库建设2410.1 基础信息数据库2410.2 事件信息数据库2410.3 预案库2510.4 模型库2510.5 知识库2510.6 案例库2510.7 空间信息数据库2610.8 文档库26第11章数据共享与交换26第12章安全保障26第13章平台接口2713.1 与市公安局的接口设计2713.2 预留与其它有关应用系统的对接27XX市政府应急指挥系统是城市安全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XX市公共安全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系统。XX市政府应急平台的建设以市应急指挥平台(一级)为核心,以县(市)应急指挥平台(二级)与市公安、安监、卫生、水利、交通、环保、地震、气象、海事、消防等有关部门指挥平台(二级)为节点,形成上下贯穿、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全市应急指挥体系。项目涉及计算机网络、软件、硬件、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地理信息、全球卫星定位、视频图文等许多科技领域的综合性系统,旨在为XX市各有关职能部门提供一体化协同运作机制与统一指挥平台,是保护城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重大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XX市政府应急指挥系统要紧用于处理两大类事件:一类是突发危难事件,一类是重大活动。其中,突发危难事件是指意外发生的人为灾难或者不可抗的自然灾难,如洪涝灾害、地震、严重危险品泄露、危害性辐射、台飓风、大面积山体滑坡、野外大火、大面积水电气泄露或者有关设施瘫痪、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疫情、恐怖活动、海空灾难等;重大活动是指按既定计划发生的大型活动,如节庆活动、大型会展、重大赛事、政要来访等。本方案遵循“政府主导、资源整合、平战结合、统分有序”的指导思想,依托XX信息化建设成果,在国内应急领域打造工作机制领先、建设方法创新、应用模式特有的可融合、可复制、可辐射的应急平台。建成后的XX市政府应急平台将融合有关专业部门应急平台,全面收集信息并进行高效统计与分析,快速进行指挥命令的部署与实施,实现应急信息化、决策智能化、指挥可视化与执行规范化。在常态下(平常),与二级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发挥应急管理工作日常信息报送、分析研判、预案管理、模拟演练、科普宣教等功能,与保持公安日常接处警职能;在非常态下(战时),作为市政府重大突发情况应急救援的最高指挥平台,与各级应急平台业务协同,支撑应急指挥、调度、协调等各项工作,实现应急信息资源整合、传输与共享等功能。本方案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应急平台的建设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利用XX信息化建设成果,在模式、体制与技术三个方面进行创新实践,以期形成独具特色的应急平台XX模式。项目实施分三期完成,一期要紧完成市应急平台软硬件基础建设,依托市人防基本指挥所内的防空应急平台支持,能够实现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的基本功能,2010年完成。二期在一期建设内容基础上,进行系统的优化改进,实现更多与应急指挥有关部门的业务联动、县市应急平台接入。三期工程在一二期基础上进行完善与补充,要紧围绕在充实XX市应急体系管理内容、演练与反馈应用效果的同时,筹划建设应急指挥分中心(备份中心),并以此推动部门及县市应急平台项目的建设。第1章项目建设必要性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与抗风险能力。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精干有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与自救能力,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与政策措施,加大投入,落实责任,严格管理,强化监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XX市是我国工业化城市的代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安全隐患也不断增多。XX市城区人口密集,具有较大的城市经济规模,包含自然灾害、交通事故、食品安全事件、城市火灾爆炸事故、城市生命线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类灾害给城市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带了巨大的威胁,一旦发生灾害,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财产缺失与不可挽回的影响。现代城市要求政府的行政职能不断细化,这就导致在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时,往常可能需要个别政府部门就能够妥善解决,现在务必整合协调各方面的行政资源与处置力量,才能有效应对;根据国家与地方的政策指导,科学的有准备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需要在平常进行数据的收集、应急救援队伍的建立,应急处置流程的细化,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演练与对公众危机意识的培养与自救互救常识的普及,这些工作需要一个日常性的职能组织与系统平台才能完成。XX市政府把应急平台建设做为重点的工程项目,建立包含应急指挥中心在内的一二级应急平台。实现与公安、安监、水利、地震、农林、交通、卫生等各专项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使XX面对应急事件时,能在第一时间获得交通、水文、气象、地貌等基础信息,做到各类资源、各类数据的共享,辅助决策指挥,实现统一调度各应急处置力量、协同作战,提高XX政府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能力。第2章建设目标满足XX市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建设市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实现与省级应急平台、区县级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重点实现对XX市范围内的各类突发事件的监测监控、信息报告、综合研判、指挥调度、移动应急指挥与异地会商等要紧功能。同时,按照国务院应急平台建设要求完成有关任务,提供省级、国务院应急平台所需的有关数据、图像、语音与资料等。为市政府领导提供应急决策与指挥平台,整合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及政府服务资源,实现多部门、多层次、跨地域的统一指挥、联合行动,及时、有序、高效地开展紧急救援或者抢险救灾行动,从而提高XX市政府的预防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操纵与减少各类灾害事故造成的缺失。第3章建设内容3.1 建立与完善一套标准化的规范结合国家及辽宁省有关信息与技术规范,与各地应急平台建设的经验教训,制定应急平台的业务数据标准与软硬件有关的技术标准与接口规范,从而有效保障各级应急有关单位上下、同级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与应用协作,为应急工作辐射、应急模式复制与应急平台推广提供支持。3.2 建设二类共享平台建成后的应急平台由于整合了各应急成员单位的资源,不仅充分利用了市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现有资源,而且进一步丰富与扩充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内容,成为综合性信息共享平台。图像共享平台:视频图像是应急指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信息元素,市应急平台集合了公安治安图像、各路口交通监视图像、重点单位监视图像、重要公共场所监控图像、要紧旅游景点监视图像、医院门诊图像、移动视频图像、视频会议图像等多种图像信息,成为一个综合的图像共享平台。数据共享平台:应急平台的建设将通过市数据交换平台整合XX市基础类信息与各单位应急有关信息等内容,进一步丰富市数据共享平台的内容,发挥其基础平台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扩展,继而为XX市其他应用提供基础信息资源服务。3.3 改造、新建场所与应急通讯等基础设施2006年市人防办在指挥所东侧口部建设了人防培训中心,建筑面积I100平方米,三层楼房,水电暖均已配套,可作为市政府应急平台(即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空间载体使用。人防培训中心建有7套办公兼休息房间,可作为市领导与机关应急指挥办公休息室。设有餐厅、浴室与健身场所,可为应急指挥人员提供生活保障。人防培训中心层高较矮,不适合安排应急指挥大厅,为了建设较高水平的应急指挥场所,拟新建100O平方米应急楼。地点能够选在人防培训中心院内南侧,要紧建设应急指挥大厅、操纵室、主机室、电源室、值班室、会商室、会议室、新闻公布室、工作人员办公室等。因靠近人防地下指挥所,假如需要组织破坏性地震灾害应急、特大疫情灾害应急、反恐怖应急与战争应急等,能够就近转入地下实施指挥。采购移动应急指挥车、卫星通信车、卫星地面站,增加单兵移动应急功能,实现快速投放,快速反馈。扩容改造或者新建包含应急通讯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图像接入系统在内的重要基础设施,达到叫得应、响得快、看得见的应急指挥要求。3.4 建设面向管理与服务的6大应用系统与8大信息资源库新建6个应用系统,包含综合业务管理(应急值守)系统、预案管理系统、态势展现系统、指挥调度系统、资源保障系统、应急工作门户系统。建设8大城市应急综合数据库系统,包含基础信息、空间信息、事件信息、预案、知识、案例、模型、文档库。第4章需求分析本项目中,XX市政府应急指挥系统的总体建设需求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应急平台系统的建设指导意见,结合XX市的特点,顺应技术趋势,把治安监测、卫生监测、安全生产监测、政府决策智能化支持、突发事件应急化与公共信息服务等分类进行整合,提高XX市预防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操纵与减少各类灾害事故造成的缺失。为市政府领导提供应急决策与指挥平台,将日常工作与应急指挥工作有机结合。具体建设需求如下:1、实现对XX市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接报处理、跟踪反馈与情况综合等值守应急业务管理。2、按照统一格式,预留向省级应急平台及国务院有关部门保送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与现场音视频数据的接口。3、提供应对要紧突发公共事件的指导流程与部分辅助决策方案。4、开展应急资源调查,掌握其分布、使用、管理状况。实现对应急资源的动态管理,为应急指挥调度提供保障。5、利用语音交换系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进行通讯调度,在平常可提供应急中心与各局办、公网、专网的话音通讯。6、接入XX市有关局办的语音、数据上报,接入交警的图像,为应急事件的处置提供必要的图像根据。7、配备卫星电话、卫星单兵作战系统,为大型灾难性事故提供必要的通讯手段。8、对所有局办上报的语音、数据进行实时记录。9、利用视频会议、异地会商与指挥调度等功能,为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快捷指挥与对有关应急资源力量的紧急调度等方面的技术支持。10、指挥大厅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指挥人员提供图像、音频方面的支持。11、XX市政府应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