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4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可研报告.docx
营公司4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可研报告年产4万吨生物质新型燃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青铜峡市卿龙生物质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二O一三年二月第1章总论11.1 项目概况11.2 建设规模11.3 建设内容11.4 投资估算21.5 资金筹措31.6 建设期限31.7 项目效益分析31.8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根据41.9 要紧技术经济指标51.10 综合评价与论证结论61.11 存在的风险7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82.1 项目的由来8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2.3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11第3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53.1 基本情况153.2 企业概况16第4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164.1 产品市场分析164.2 产品优势204.4产品市场风险22第5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245.1 选址原则245.2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245.3 项目建设优势265.4 项目建设用地规模26第6章工艺技术方案分析286.1 技术方案286.2 生产工艺流程316.3 要紧技术经济指标及设备参数32第7章项目建设方案347.1 生产规模与建设内容347.2 要紧生产设备与工器具购置347.3 建筑工程357.4 原材料、动力供应情况377.5 总体布局397.6 厂区内外运输41第8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48.1投资估算44第9章财务评价489.1 财务估算489.2 盈利能力分析509.3 不确定性分析5010.2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安排5410.3 实施进度安排54第11章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5611.1 环境影响5611.2 环境保护计策5611.3 环境影响评价5711.4 安全生产57第12章项目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分析5912.1 社会效益分析5912.2 生态效益分析59第13章项目组织与管理6013.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6013.2 项目经营管理模式6013.3 经营管理措施6013.4 技术培训62第14章项目招标管理6314.1 总论6314.2 招标根据6314.3 招标范围6314.4 招标方式6314.5 招标程序63第15章项目风险分析及建议6515.1 项目风险分析6515.2 建议65第16章结论与建议6716.1 结论6716.2 建议67第!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年生产4万吨生物质新型燃料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改扩建1.1.2 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青铜峡市卿龙生物质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斌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宁夏青铜峡市瞿靖镇银辉村邮政编码:751600联系电话:1.1.3 建设地点宁夏青铜峡市瞿靖镇银辉村1.2 建设规模投资IoOo万元,完成年产量为4万吨生物质新型燃料建设项目的改扩建工程。该项目占地面积44亩,建设三条5吨/H生物质新型燃料生产线。1.3 建设内容1)、拟建成一个加工公司,总建筑面积为4030m2,其中生产车间400r112(其中已有200m2),成品车间3200(现有600平方米)m2,硬化晾晒场地1.33万平方米,配电室50m2,办公用房(现有)面积380m2。原料堆场为9350m2,绿化面积为2500m2(包含厂内原有的池塘),道路面积为240Om2。架设IOKVA高压线路400m。2)、其要紧建设内容为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设备、工器具的购置。1.3.1 建筑工程(1)生产工程设施:原料场地、生产车间、成品车间等。(2)辅助工程设施:办公室、配电室、其他公用工程(如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1.3.2 配套机具及设备(1)生产设备:锄草机、皮带输送机,平模秸秆压块机,缝包机等。(2)运输车辆:拖拉机,电动自卸车,小型装载机、货车等。(3)机加工设备(含维修设备):二氧化碳焊机,直流电焊机,氧焊、台钻,砂轮锯等。1.4 投资估算1.4.1 总投资该项目建设总投资153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333万元,流淌资金200万元。1.4.2 建设投资建设投资1333万元,包含建筑工程费用776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162万元,土地及其他费用375万元,预备费20万元。1.4.3 流淌资金流淌资金200万元。1.5 资金筹措该项目总筹资1533万元,均由公司自筹解决。1.6 建设期限本项目工程建设期限自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本着优质高效、促进生物质能技术进步,培养农村新型产业,增加农村清洁能源供应,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严格组织设计、施工,力争在2013年12月底建成投入使用。2012年12月-2013年04月:项目可研报告的编制及专家论证;2013年05月06月:完成施工设计及审批。2013年06月11月:厂区建筑施工、铺设管道、仪器设备购置;2013年11月12月:调试、运行、人员培训;2013年12月:正式全部投产。2014年1月正式生产。1.7 项目效益分析1.7.1 经济效益分析该项目建成后,生产期内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1800万元,年均总成本1256万元,年均营业税金及附加50万元,年均净利润494万元,投资利润率为32.2%,项目效益较好,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1.7.2 社会效益分析(1)促进农民增收按玉米秸秆平均收购价200元/吨、植物藤条平均收购价170元/吨,菌菇废弃料平均收购价168元/吨计算,项目建成后年需秸秆及其他原料共计5万吨,可使周围农民增收800万元,增收效果明显。(2)解决农民就业项目实施后,可就近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估计可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达60人。(3)示范带动作用对周边地区生物质燃料产业的进展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我国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做出有益的探索。1.7.3 生态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企业每年可利用周边玉米秸秆、废弃菌菇培养料、糠醛渣与葡萄藤条,可有效缓解由于桔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奉献;同时,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后烟气中CO、CO2、SO2、NOX等成分的排放均低于目前燃煤锅炉规定的排放标准,达到了国家的环保要求,生态环保效益明显。1.8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根据1、中央关于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国家能源局公布的生物质能源进展“十二五”规划。3、中华人民共与国可再生能源法;4、国家进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进展规划;5、农业部颁布的农业生物质能产业进展规划(20072015年);6、农业部颁布的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价手册;7、农业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8、国家颁发的税收政策及其它有关文件;9、项目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有关基础数据与有关资料文献、网络信息等。1.9 要紧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建设要紧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0表1-1要紧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类别单位指标值1产品产量生物质新型燃料吨400002建筑面积40302.1占地面积m2293002.2建筑面积m240303燃料动力年耗量3.1煤吨一3.2水吨54003.3电度154.4万4工厂定员人604.1管理人员人84.2销售人员人84.3生产人员人304.4技术人员人84.5其他人员人65投资估算与筹措5.1总投资万元15335.1.1建设投资万元13335.1.2流淌资金万元2005.2资金筹措5.2.1融资万元6005.2.2自有资金万元8335.2.3银行借款万元1006投入产出价值量指标6.1年均营业收入万元18006.2年均总成本万元12566.3年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506.4年均利润总额万元4947投资利润率%32.21.10 综合评价与论证结论1.10.1 综合评价项目建设目标明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规模适宜,结构合理,技术工艺方案设计科学,选用设备先进适用,项目管理系统健全,财务效益明显,社会效益显著,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项目是可行的。1.10.2 论证结论本项目顺应国家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符合国家进展新能源的支持政策。该项目立足于市场需求,建设目标明确、投资规模适宜、产业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科学,使用先进成熟的生产工艺与设备,方案设计科学合理,与项目区的建设条件相习惯。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与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1800万元,由于该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类项目,实行税收免税政策,年纯收益494万元,经济效益明显。同时,一方面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又可解决当地农民就业,为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奉献,为我国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做出有益的探索;同时还可有效缓解由于煤价上涨带来的能源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可解决由于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综上所述,该项目立项目标明确,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项目是完全可行的。1.11 存在的风险(1)政策风险我国出台的可再生能源法鼓励居民及农民使用可再生能源,但国家没有制定限制用煤政策,这就给秸秆成型燃料的普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2)原材料收购风险秸秆、葡萄等藤条、废弃食用菌培养料的收集期相对集中,而且集中在秋季,是大范围、大区域同时进行的,给秸秆的收集会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秸秆目前价格较低,一旦该技术推广后原料价格有可能出现一定幅度上涨,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2.1 项目的由来生物质能仅次于煤炭、石油与天然气,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4位。据专家预测,生物质能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到下世纪中叶,使用新技术生产的各类生物质替代燃料将占全球总燃料消耗的40%以上。由于生物质替代燃料具有无染污、可再生等显著特点,因此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展,能源短缺问题显得日益严重,为熟悉决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生物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科研机构的关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开发研究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美国的能源农场等,其中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国外很多生物能源技术与装置已经达到商业化应用程度,同其他生物质能源技术相比较,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术更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与使用。使用生物能源颗粒的方便程度可与燃气、燃油等能源媲美。以美国、瑞典与奥地利等国为例,生物能源的应用规模,分别占该国一次性能源消耗量的4%、16%与10%;在美国,生物能源发电的总装机容量已超过1万MW,单机容量达1025MW;在欧美,针对通常居民家用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及配套的高效清洁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