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水库均质土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某某水库均质土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 工程综合说明11.1 工程概况11.2 水文气象与工程地质11.3 对外交通条件21.4 要紧施工项目及工程量22 施工规划总说明32.1 编制根据32.2 工期、质量安全及成本目标32.3 现场组织机构32.4 施工机械设备配置52.5 劳动力调配53 施工总平面布置63.1 1总布置原则63.2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63.3 生活营地与生产设施63.4 场内外施工交通63.5 水、电系统83.6 碎生产系统83.7 7施工通信84 施工总进度计划94.1 施工进度计划目标94.2 要紧施工项目进度安排94.3 施工总进度计划图95 料场开采施工125.1 料场的复查与规划125.2 料场开采施工顺序125.3 料场开采施工方法136 土坝填筑施工方法146.1 土方平衡规划146.2 现场生产性试验146.3 坝体填筑施工程序146.4 坝体填筑施工方法146.5 要紧机械设备配置及劳动力安排177 护坡及排水施工方法191. 1施工范围及要紧工程量192. 2施工安排193. 3迎水面碎护坡工程施工194. 4下游护坡排水工程施工227. 5要紧机械设备配置及劳动力安排238坝顶防浪墙、碎石路面施工方法248. 1工程概述248.1 施工安排248.2 坝顶防浪墙施工248.3 碎石路面施工259冬雨季施工289. 1雨季施工2810. 2冬季施工2810保证措施2911. 1进度保证措施2912. 2质量保证措施2913. 3安全保证措施3810.4 环境保护措施4010.5 文明施工措施4111内部管理制度措施4212对本工程建设的建议431工程综合说明1.1 工程概况大房郢水库工程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北郊,位于巢湖水系南观河支流四里河上,坝址位于大房郢村上游约500m处,距北二环路约800m<>大房部水库工程是以合肥市城市防洪为主、结合城市供水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总库容1.84亿nA防洪库容0.48亿?,(其中防洪紧急备用库容0.11亿n?),滞洪库容0.77亿n?,水库多年平均年供水量1.1亿n?。要紧由主坝、副坝、泄洪涵洞、正常溢洪道与非常溢洪道构成。东副坝是大房部水库枢纽工程的构成部分,位于合肥电厂西侧,南接主坝左坝头,沿合肥电厂西侧围墙与拟建电厂路的西侧向北延伸,跨过电厂北大门前的渔塘与山坡相接。坝型为均质土坝,坝体填筑量约28.99万n?。1. 2水文气象与工程地质(1)本工程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气候温与,无霜期长。多年平均降雨量964.4mm,季节性降雨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9%。工程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5.7°C,夏季极端最高气温为41,冬季极端最低气温-20.6。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27天。坝址以上操纵流域面积184km2,占四里河流域面积的96.8%。流域内洪水来自降雨,每年45月份就有洪水发生,但峰量均不大:67月份为洪水的要紧季节,降雨强度大、历时较长,随之产生的洪水往往也是峰高量大。89月份流域亦有洪水发生,但峰、量较小。其他月份出现洪水的机率极小。多年平均流量1.25m3s,100年一遇洪峰流量931s,设计(P=O.2%)洪峰流量2471m3s,校核(PMF)洪峰流量5290mo(2)东副坝地处侵蚀阶地,地面高程通常都在27.030.0m,北端渔塘段(约长90m)高程23.5m。坝基地层都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土层(QH),厚度超过10m,地层结构良好,无强渗透地层与不良地质现象,并具足够的地基承载力,是良好的天然坝基。坝基地层上部为棕黄、褐黄色的粉质粘土、重粉质壤土,硬可塑可塑,结构致密,中等偏低压缩性。下部为灰黄、灰黄夹灰白色砂壤土、轻粉质壤土,含少量粘性土,结构较为致密,中等偏低压缩性。工程区土料丰富,筑坝土料可就近开采,可用料场分为两个:其中副坝1#料场,要紧在左岸高程1822m的坡地上,以粉质粘土重粉质壤土为主,平均粘粒含量26.7%,粘塑性不大,碾压较容易,在标准击实条件下,平均最大干容重17.0KNm3,土料质量良好,储量29.0万n?。副坝2#土料场,要紧在左岸靠近东副坝,平均粘粒含量33.5%,粘塑性稍大,在标准击实条件下,平均最大干容重16.2KNn?,土料质量通常,储量12.5万n?。料区地形平缓,土层厚度较稳固。1.3对外交通条件本工程位于市北郊,对外交通便利。陆路现有电厂路通至东副坝东侧,且电厂路与北二环(硕山)路相接;水路有南观河可常年通航300t级船舶,在合肥市东门合裕路邻近有较大码头,部分材料可通过船运至合肥东门,再由汽车转运至现场。1.4要紧施工项目及工程量本标段为大房郢东副坝段,桩号从东副0+000东副1+703。要紧工程内容为:东副坝均质坝体填筑、上游混凝土护坡、坝顶泥结碎石路面、防浪墙、坝面排水与坝后排水沟及围墙等。坝轴线走向近南北向,全长1703mo坝顶高程34.0m,上游防浪墙顶高程35.35m,坝顶宽5.0m,最大坝高为11.5m。上游坝坡1:2.5,下游坝坡1:2,其中渔塘段下游坝坡在高程30m处设2m宽平台,平台下坝坡1:2.5。渔塘以南段下游坝坡高程30m处设2m宽平台,平台后为排水沟,排水沟底宽1.8m,底坡i=0.00075,渔塘处坝后排水沟进口高程28.0m,排水沟外设围墙。东副坝上游坡使用混凝土护坡,厚0.12m。坝顶为泥结碎石路面,路面倾向下游,坡度为0.02。坝顶下游设截流沟。坝体填筑土料要紧为粉质粘土或者重粉质壤土,设计填筑压实度根据不一致料区分别为0.970.99o要紧工程量见下表11。要紧工程量表表1-1序号工程项目单位工程量1清基万n6.132土方填筑万n?28.993排水沟土方挖/填万11132.21/0.774迎水面碎护坡ITl336425下游护坡及排水沟砌石m358066排水体堆砌石m320937防浪墙碎浇筑m316918堤顶碎石路面m274602施工规划总说明2.1编制根据1.1 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补遗材料;1.2 现场踏勘、标前会所获取的现场施工条件及要求;(3)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3-1999与有关部颁、地区施工技术规程、规范要求;1.3 本单位施工技术经验与管理水平。2.2 工期、质量安全及成本目标(1)工期目标招标文件要求本合同工程计划于2001年11月下旬开工,2003年5月底竣工,合同工期为18个月10天。我们计划2003年3月31日完工,保证比合同工期提早2个月完成。(2)质量目标质量目标为:单元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80%以上,创优质工程。(3)安全目标受伤率0.8%下列,死亡率为0,无重大安全事故及恶性交通事故发生,确保本项目达到安全工程的标准。(4)成本目标通过工程预算确定的材料费、劳动力使用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与施工管理费等作为成本操纵的目标,每月对工、料、机分析操纵,使实际投入小于上述预算成本。同时,采取各类有效措施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大限度地节约材料、人工与机械使用成本,确保优质、高速、低耗地完成本工程合同任务。2.3 现场组织机构本项目中标后,成立大房郢水库东副坝项目经理部,下设二室五科四队一o项目经理部与各施工作业队由公司配置曾建过类似工程、有丰富土坝坝体填筑及碎护坡工程施工经验的技术及管理人员构成。项目经理部对外负责与业主、监理工程师与与地方政府的联系与协调,对内负责安排实施整个合同段的施工组织计划,物资调配与机械设备调度计划、施工进度协调、工程质量监控、施工技术指导并解决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在业主的指导下,项目经理负责实施本合同各工程的建设与缺陷维修。现场管理机构如图2-1。图2-1现场管理机构图2.4 施工机械设备配置本项目工程计划投入各类机械设备61台(套)。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计划见投标辅助资料表5.7拟投入本合同工作的要紧施工设备表。2.5 劳动力调配2.5.1 劳动力要紧来源本工程正常施工人员155人,高峰时达335人。工程施工机具操作工人、较熟悉各具体施工工作的辅助工人从公司调集。根据施工阶段不一致及施工高峰期灵活使用,视工程进度情况而定,及时组织、采购当地劳务完成较为简单、短期、突击性的工程任务。2.5.2 劳动力组织劳动力组织以国家颁布的劳动法为原则,按劳计酬,以合同管理为前提,按项目法施工的管理原理动态调剂各工种及人员数量比例。当地劳务的使用通过村镇行政管理机构。所有施工人员同意当地公安部门的正常管理。所有劳动力,特别是当地劳务上岗之前要进行短期技术培训。劳动力调配计划见投标辅助资料表5.8劳动力计划表。3施工总平面布置3.1 总布置原则大房郢水库东副坝工程施工场地的规划是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结合现场考察情况及现场地形地貌条件,以在业主同意的征地施工范围内合理使用场地、布置紧凑,节约用地;尽量利用原有场地与设施;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符合环保;习惯各施工期的特点,互相协调配合,避免干扰与影响,运输通畅的原则进行布置的。3.2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DFY-DFB-Ol。3.3 生活营地与生产设施根据本工程地形特点、现场交通条件,施工时拟将施工生活区、碎拌与系统、钢筋加工、机械设备停放、修理场地等布置在东副0+500外侧业主规划区域。办公、生活区占地约260(2,要紧包含办公室、职工宿舍及工地试验室等。施工机械设备停放、修理场地占地约3OOOm2,要紧承担施工机械修理与汽车的定期保养、停放。碎拌与系统、钢筋木材加工系统占地约2400m2,要紧包含砂石材料堆放场、碎拌与设备、水泥仓库、钢筋、木材加工厂等。3.4 场内外施工交通大房郢水库东副坝工程靠近扬山路(北二环),施工期可由进场公路、坝后公路、电厂路及当地村道直达工地。施工所需钢材、水泥与木材等建筑材料及柴、汽油均在当地购买,汽车运输到工地。为了沟通场内施工生活区与碎拌与系统、钢筋、木材加工厂、施工机械修理、停放场、土料场、弃土场及各个生产工作面之间的联系,还需修建长约2.5km,宽7m的场内四级泥结碎石路面道路。根据现有地形条件,以施工方便为原则,在两侧坝肩处布置2条上坝道路供坝体土料填筑,土方施工初期可考虑在料场另布置3条临时支路与坝体迎水面坡脚外侧临时施工道路相接,经临时施工道路直接往填筑区供料。通往弃料场的道路可在东副坝起点处修筑临时施工便道与坝后公路相接直通2#弃料场,详见施工总布置图。3.5 水、电系统(1)供水本工程使用业主提供的施工用水接引点引水至施工布置区,并修建20n?的蓄水池一座;生活用水考虑从业主提供的自来水接引点引水,或者使用就地打井取水,或者通过协商从电厂接引自来水至生活区以满足生活用水需要。(2)供电施工用电使用从业主提供的施工用电接引点引线至自备变压器,自备变压器设在生活生产区。为防止电网故障,配备柴油发电机应急。现场施工用电要紧是抽水泵站及施工照明,根据施工总体布置,可从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