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讲一讲两个关于魁星的成语点.docx

    • 资源ID:89510       资源大小:38.0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讲一讲两个关于魁星的成语点.docx

    讲一讲两个关于魁星的成语点自从隋代发明科举制度以来,寒门学子开始有机会改变自己的社会阶层。但是,科举三年一次,比现在的高考要艰难许多。而站上鳌头的状元,更是何止经过十年寒窗。捋一捋读书郎参考的经历:县考的童生,考试合格被称生员,也叫秀才;秀才参加三年一度的乡试,合格者称为举人;举人参加全国范围科举考试(会试)合格,叫贡生;贡生有机会参加全国春闱。会试殿试合格者称为进士,而在明代考中进土的平均年龄是34岁。读过儒林外史的人大都忘不了“范进中举”的故事。毕竟有的人穷其一生,连参加殿试的机会都没有。“八十老童生”并不是调侃。“独占鳌头”属于状元的高光时刻。进士中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都是御笔钦点,他们被称为“天子门生”。金榜题名时,状元第一个出列站在众考生最前面,他的脚会踩在皇宫正殿台阶正中石版之上,而这上面刻有雕龙和鳌头。“独占鳌头”之说即由此而来。鳌头则是状元代称,亦是古代读书人最高的追求。戏文中,状元代表高官厚禄、代天子行使巡查之事的“巡视”官。他们手持尚方宝剑,审核小大之狱,为民除害,为生灵平冤。那么赤发黑面、捧墨斗、执朱笔的魁星又是谁?为什么是“魁星点斗”呢?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海之滨天台山羲和部落的后人伯益,为部落首领时在扶桑山鳌头石梦见了魁星,并受到魁星的点化,于是画就了山海经图。而为了纪念山海经成书,该部落便在天台山鳌头石后,修建了一座魁仙阁。故事一直流传,到了唐代,成熟的科举制度让考生在迎榜时,头名状元便有了站立鳌头的荣誉,并将这行动称为“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由此,读书人拜谒魁星既是心灵的安慰,也是日思夜想的追求。魁星很瘦,用身体语言告知读书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最公平的制度,它给了平民士子以梦想,希望借此改变自身和家人的命运。书房内挂一幅“魁星点斗”,时时刻刻激励着:用功、努力。“独占鳌头”作为成语,则来自于无名氏的剧本陈州泉米,在楔子中有这样一句戏词:“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成语出现的时间,比典故晚。宋朝的第三个皇帝宋真宗曾写诗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锤粟”。理是这个理,就是太直白了,好像读书的唯一追求就是富贵。带了这样的功利,压力太大。“范进”便是典型代表,证明想拿到“千锤粟”何其艰难!从隋朝出现科举到清统治灭亡新学兴起,一千多年历史,总共出过多少状元?即便连同特例的恩科等全部加上,独占鳌头的状元,又会有几人呢?!

    注意事项

    本文(讲一讲两个关于魁星的成语点.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