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MF考研基本情况林业基础知识综合知识点.docx

    • 资源ID:894932       资源大小:42.92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MF考研基本情况林业基础知识综合知识点.docx

    林业硕士初试测试科目序号类别码类别名称第一单元科目第二单元科目第三单元科目第四单元科目204-英语二或202-招生单位自命俄语或题科目(代码使203-日语,用8xx或9xx,IOl-思想政统考外国语345-林业根底知测试时间三小170954林业治理论(100以外的其它识综合(150分)时以上六小时分)语种,由单位以下的科目代自命题(科目码使用5xx)(150代码使用分)240-289)(100分)注:1.括号内所注分值为该栏测试科目试题总分值值.2.加“为全国统考或全国联测试题.测试大纲及命题指导意见林业硕士-345-?林业知识根底综合?测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一、测试性质?林业根底知识综合?是林业硕士(MF)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测试的科目之一.?林业根底知识综合?测试要力求反映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和素质要求,为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提供择优录取的依据,为国家培养适应林业和生态建设开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二、测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与林业生产、科研与实践相关的根本概念、根底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三、测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 .试卷总分值及测试时间试卷总分值为150分,测试时间为180分钟.2 .做题方式闭卷、笔试.3 .试卷内容结构?林业根底知识综合?的具体内容由?土壤学?、?森林生态学?、?气象学?和?植物学?四个测试科目中任选两个科目组成,每个科目为75分.四、命题指导意见各招生单位根据以下命题指导意见,向考生提供具体测试大纲并命制试题.?土壤学?1 .测试要求测试考生对土壤学相关根本概念、根底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水平,以及从事土壤资源调查和土壤肥力改进的实践水平.2 .测试内容测试内容包括:主要成土岩石和矿物的鉴别: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等根本概念;土壤各种性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土壤养分与施肥原理;土壤分类与分布.同时要求考生能独立进行土壤剖面调查和进行有关林业生产的土壤资源调查工作.?森林生态学?1 .测试要求测试考生对森林生态学的根本知识和根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水平,同时考察考生应用森林生态学原理分析问题的水平.2 .测试内容测试内容包括:森林生物与环境关系原理;森林种群的根本特征、种群内与种群间的相互关系;森林群落的组成与结构,森林生物多样性,森林群落的演替过程及分布规律;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养分循环.?气象学?1 .测试要求测试考生对气象学根本理论、根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水平.2 .测试内容测试内容包括辐射的变化规律及原因;温度的变化特征及其林业上常用的积温的计算;大气中水分的变化规律;天气与气象灾害,气象条件与森林火灾等的关系;气候与中国季风气候;小气候的特征(侧重森林小气候).?植物学?1 .测试要求测试考生对植物学相关根底理论、根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水平.2 .测试内容测试内容包括细胞与组织、种子与幼苗、根、茎、叶、花、果实等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界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及进化规律;被子植物分类的方法;与林业密切相关的科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林业硕士介绍】专业硕士设置方案一、为适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开展对林业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林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林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林业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林业硕士专业学位.二、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是"MasterofFOreStry",英文缩写为MF.三、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系统的林业根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运用现代林业技术,适应林业及生态建设开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林业专门人才.四、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内容要充分反映林业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课程体系表达整体性、综合性、应用性,注重分析水平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水平的培养.教学方式采用“案例式、“交互式、“专题讲座式等多种形式.五、林业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林业实践导向,增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六、林业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水平和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林业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当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七、学位论文的选题须紧密联系林业和生态建设,表达学生运用林业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林业实际问题的水平.论文类型可以是技术研发论文、治理筹划、工程规划与设计等,论文内容表达综合运用专业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林业和生态建设实际问题的水平.论文辩论形式可多种多样,辩论成员中须有林业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八、修满规定学分、完成林业专业实习并通过论文辩论者,授予林业硕士专业学位.九、积极推进林业硕士专业学位与林业类职业资格测试的有效衔接.十、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十一、林业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招考院校院校名称所在省市院校名称所在省市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限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西南大学重庆市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西南林学院云南省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林业根底知识综合第一局部林业名词1、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2、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3、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4、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5、有林地:包括乔木林地和竹林地.6、乔木林地: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又可按高度不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由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乔木树种(含乔木经济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连续面积大于1亩的林地称为乔木林地.7、竹林地:由胸径2厘米(含2厘米)以上的竹类植物构成,郁闭度0.2以上的林地.8、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0.1019的林地及人工造林3年、飞播造林5年后,保存株数到达合理株数的4K79%的林地;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株数标准,但到达该标准株数4096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9、灌木林地:灌木是指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过3米.由灌木树种(含经济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称灌木林地.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他灌木林地;国家特规灌木林地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的灌木林地、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和岩石裸露40%以上、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专为防护作用的灌木林地;其他灌木林地是指国家特别规定以外的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包括人工造林(3年内)未成林地和封育(5年内)未成林地.10、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11、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12、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他宜林地.13、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效劳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14、林木:生长在林内到达林冠层的乔木树种.林木的树干比孤立木通直、高大,能产生圆满度较好的原木,它是构成森林产量的主体,是经营和利用森林的主要对象.15、森林分类:森林分为以下5类:(D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修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2)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3)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4)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5)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试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16、森林起源:亦称林分起源或林分成因.指森林形成的方式,也就是森林的繁殖方式.具体分为两种情况:林分最初形成时的起源.因起源于天然繁殖或人工种植,有天然林与人工林之分.林木的形成,由于繁殖方法的不同,可将森林起源分为实生林和无性繁殖林两类.17、人工林:由人工播种、栽植或托插而形成的森林.18、天然林:由天然下种或萌芽而形成的森林.原始森林:从来未经人工采伐和培育的天然森林.19、次生林:是指原始森林或人工林经过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破坏之后,未经人为的合理经营,而借助自然的力量恢复起来的一类森林.20、植被:各种各样的植物成群生长,种类聚集,群落交织,就像绿色的绣花被一样把大地紧紧包裹起来,这一层生气蓬勃、千变万化的植物覆盖层,就叫做植被.21、植物群落:植被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拼凑,而是在一定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一定的植物种类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规律的组合.每一个这样的组合单位,就叫做一个植物群落.22、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多种不同的动植物群落类型、数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森林是陆地上生物最多样、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的自然综合体,所以保护森林就是直接和间接保护生物多样性.23、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开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生态环境亦可简称环境.24、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是指运用生态系统原理,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规模的生态建设任务,模拟设计最优化的人工生态系统,按模型进行生产,以取得预期的最正确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25、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指从国土整治的全局和国家可持续开展的需要出发,以维持和再造良性生态环境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为目的,在一个地域或跨越一个地区范围内,建设有重大意义的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程,并管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26、林分:内部特征大体一致,而与临近地段又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林子.一个林区的森林,可以根据树种组成、森林起源、林相、林龄、疏密度、地位级及其他因子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林分.27、立木:包含两层意思:形成森林主要局部的树木的总和;林地上未伐倒的生活着的树木.树种组成:指森林中的林木是由哪些树种所组成的.28、优势树种:在一个林分内,数量最多的(一般指蓄积量所占的比例最大)的树种.29、先锋树种:能在荒山瘠薄地等立地条件差的地方最先自然生长成林的树种.如马尾松、油松、枫香、沙棘等.30、纯林:由同一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纯林.31、混交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混交林.32、林相:有两种含义:森林的外形,指林冠的层次,有单层林和复层林之分.森林的林木品质和健康状况.林木价值高,生长旺盛称为林相优良,反之称为不良.33、郁闭度:森林中乔木树冠彼此相接而遮蔽地面的程度.用十分法表示,以完全覆盖地面的程度为1,分为十个等级,依次为1.00.90.80.1.34、林

    注意事项

    本文(MF考研基本情况林业基础知识综合知识点.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