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期末复习.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局部资料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题2分,共42分强化理论1 .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A.获得B.消退C.泛化2 .当学生改正了做事不认真的行为后,教师就撤销了不让其参加课外活动的决定。这种教育措施属于()。A.正强化B.替代强化3 .某学生违反校规校纪,受到一个处分,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发现该生表现越来越好,为了稳固其良好行为,学校撤销了处分,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3。A.消退B.抑制C.负强化4 .当学生获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A.准备律B.练习律C.动机律5 .小伟为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在课堂上总扮鬼脸,老师和同学都不予理睬,于是他扮鬼脸的行为逐渐减少。这表达了哪种强化原理?()A顿悟说.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的创立者是()。A.布鲁纳B.苛勒建构主义.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持这种根本观点的学习理论是()。A.完形一顿悟说B.尝试一错误说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一、感知觉1.在张老师组织的百人大合唱中,如果增加一至两个人,小红感觉不到音量的变化,如果增加到十个人左右时,小红就能明显地感觉到音量的变化。这种刚刚能使小红感觉到音量变化的最小差异量称为()。C.2 .盖老师总是建议学生们在看课本和课外读物时,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重点并相应作出标记,以便于日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特征。3 .如图,这个图形不是封闭的,但我们知觉它时,通常不会把它知觉成四条分割的线段,而把它知觉为完整的图形,这反映的是知觉的哪种特性?()AA.整体性4 .“月朗星稀”在心理学上可以解释为感觉的()o5 .吃糖后接着吃橘子会觉得橘子更酸,这是感觉的()<,A.适应B.同时比照C.继时比照6 .晓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发出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浑身不舒服。这属于感觉的哪种现象?()A.适应B比照C.联觉7 .王老师播放一支乐曲后,学生们便在头脑中产生了相应的视觉形象。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oBA.比照B.联觉二、记忆1.人的学习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以及用手写等,这种识记表现的是()oA.有意识记B.整体识记C.过度学习2 .学记中对学习和记忆的论述中指出:“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这表达了记忆需要()。DA.注重复习方法B.经常复习C.多种编码方式3 .闭卷考试时,学生在头脑中呈现问答题答案的心理活动属于()。DA.识记B.保持C.再认4 .学生答复选择题时所使用的记忆过程主要是A.识记B.保持C.再认5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A.时快时慢B.快者愈快C.先快后慢6 .李琳花了十分钟就把静夜思背下来了,然后他又继续读了5分钟,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属于()。A.深度加工B.运用记忆术7 .考试时由于情绪过分紧张,致使学过的一些内容怎么也想不起来。这种遗忘现象最适宜的解释是(A.衰退说B.干扰说8 .背诵短文时,前后端的内容容易记住,中间的内容难记且容易遗忘,这是()影响的结果。A.同化说B.痕迹消退说C.动机说9 .让丽丽先后学习两组难度相当、性质相似的材料、随后的检查发现她对前面一组材料的回忆效果不如后面一组好,这是由于受到()。10 .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抑制的干扰。三、思维“茅草划破手”这一现象引发思考,创造了锯子,这种创造活动的心理机制属于()oA.思维定势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2 .老师问:“一张桌子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张冬不假思索地答复:“三个角。”老师又问:“还有其它答案吗?"张冬想了想,没有答复出来。这说明张冬在解决问题时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C.A.功能固着B.原型启发C.心理定势“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那么,但在运算11+3x7=?时,还是把11与3加起来再乘以7,这是受()影响表现。4 .人们熟悉钳子是钳东西的,很难想到它还能当锤子使用。这种现象是(A.原型启发B.知觉特点C.功能固着5 .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为()认知方式。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辐合型6 .教师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A.逻辑B.抽象C.发散7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想出更多的解题思路,这种教学方式是为了训练学生的(A,发散思维8 .“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哪一种思维?()BA.直觉思维B.发散思维9 .“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旨在培养学生的()o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聚合思维10 .李小坤做作业时,常常依据身边老师的面部表情来判断自己做题的对错并迅速更改答案。李小坤的认知风格很可能属于()。A.场依存型IL一些中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喜欢封闭安静的环境,不喜欢有他人在场,更不喜欢他人干预自己的作业进展情况。他们所具有的认知方式为()。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12 .一般来说,喜欢人云亦云,社会敏感性高,爱好社交的人属于()认知风格。13 .赵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性,易受同学影响。当他发现自己的意见和同学们不一致时,往往不能坚持己见。这说明他的认知方式属于()oA.整体型B.序列型C.场独立型14 .初中生晓敏在解决问题时,习惯于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步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先后顺序。晓敏的认知方式属于()。A.冲动型B.直觉型C.继时型15 .学生在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出诗句所描绘的相关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CA.无意记忆B.有意记忆C.再造想象16 .幼儿往往认为所有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因此当他们看到月亮会动时,就坚持认为月亮是有生命的。这种构建知识的方式是()。"A>B,B>C,那么A>C”的原理,推出A,B,C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开展理论,赵明的认知开展处于哪个阶段?()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8 .数学老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指导学生()。A.牢记题目内容19 .初三学生小岩晚上在家复习功课,突然灯灭了,他根据物理课上所学的知识,推测可能是保险丝断了,然后检查了闸盒里的保险丝。这是问题解决过程的哪个阶段?()A.发现问题阶段B.理解问题阶段C.提出假设阶段20 .“跳一跳,摘个桃”是因为学生存在(A.关键期B.顶峰期C.最近开展区21 .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借助语言,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而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是心理学家是(A.维果斯基)o22 .学生的实际开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可能到达的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之为(A.教学支架B.最近开展区C.先行组织者D.互动协作注意1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表现了注意的()oA.指向性2.经验丰富的李老师一边讲课,一边兼顾全班同学的活动,谁认真听讲、谁玩、谁看课外书,她都一清二楚。这主要表达了李老师的哪种心理品质?()A.思维品质B.注意品质3.张老师讲课时,迟到的小明突然推门而人,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无意注意4.王老师讲课时,迟到的钱冰突然推门而人,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无意注意5."矫正错误”是注意的(A.选择功能B.整合功能C.维持功能6.小王从事一项活动能够善始善终,说明他的注意具有很好的()<>A.广度B.稳定性7.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做到眼、耳、手并用,这表达的注意品质是A.注意分散B.注意转移C.注意分配8 .杨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响,这表达了注意的哪种品质?()A.注意分配9 .杨柳被窗外的小鸟所吸引,不能专心听讲。这属于(A.注意分配B.注意广度C.注意分散10.教师授课时,通过变化板书的字体、颜色以及讲话的语音、语速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A.有意后B.无意后C.有意人格1.认识到抢夺他人的财物是不道德的行为,就算饿死也不能违背道德的原那么,这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A.本我B.自我C.超我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中学生人格开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A.自主性B.勤奋感C.主动性.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以培养自我同一性为主要开展任务的年龄阶段是()。A.3-6岁B.6T2岁C.12T8岁.初中以来,刘俊突然好似不认识自己了,“我是谁?”“我将来做什么?”这类问题常困扰她,据艾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开展理论,她处于哪个开展阶段?()CA.亲密对孤独B.勤奋对自卑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二、辨析题每题8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强化1 .负强化就是惩罚此观点是错误的。负强化和惩罚是两个不同概念。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良好行为反响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那么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不良行为反响在将来发生的概率。2 .惩罚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改变。此观点是错误的。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响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它只能暂时抑制行为,而不能铲除行为。因此,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感知觉1.人在明适应的过程中,感受性提高了。此观点是错误的。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开始觉得光线刺得眼睛睁不开,很快就习惯了,叫明适应。明适应的过程中,人的感受性降低了,而暗适应的过程中,人的感受性那么提高了。记忆1.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集中复习的效果优于分散复习。此观点是错误的。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是针对两个方面而言的,一是时间,二是内容。集中复习就是集中一段时间一下子重复学习许屡次,分散复习就是每隔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从时间上讲,分散学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尤其是难度大的学习材料更适合于分散复习。思维1.儿童对勇敢和冒险不能分辨主要是他们抽象逻辑思维水平比拟低的缘故。此观点是正确的。抽象逻辑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思维。勇敢与冒险是两个抽象概念,对儿童来说,只能注意两者在表现上的相似,无法认识这两个概念的本质,进而导致不能区分两者的差异,这是抽象思维水平低的缘故。此说法错误。心理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这时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积极影响。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那么会阻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此时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消极影响。即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