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应急救援与现场急救.docx

    • 资源ID:868123       资源大小:187.38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应急救援与现场急救.docx

    应急救援与现场急救一、应急救援常识1.应急救援原则(1)发生事故后应立即拨打119和120,以尽快得到消防队员和急救专业人员的救助。在消防和急救人员未到达时,事故现场应组织自救。(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2 .应急救援方式应急救援可分为安全生产事故预防救援、自救、互救和外部救援四种方式。同时,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别选用不同的救援方式。3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1)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2)资料收集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标准、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技术资料等)。(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陷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4)应急能力评估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5)应急预案编制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危险预源的危险性、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6)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评审。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组织审查。评审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二、现场急救基础知识(一)现场急救基本原则(1)遇到伤害发生时,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并设法维护好现场秩序。(2)在周围环境不会危及生命的情况下,不要随便搬运伤员。如需搬运伤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室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好苏后再搬运。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运。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3)暂不要给伤员喝任何饮料或进食。(4)根据伤情对伤员边分类边抢救,处理的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5)对伤情稳定、估计转运中不会加重伤情的,应迅速组织人力,利用各种交通工具转运到最近的医疗单位或专科医院。(6)现场抢救的一切行动必须服从统一指挥,不可各自为战。(二)现场急救的关键现场急救的关键在于“及时”,几分钟、十几分钟,是抢救危重伤病员最重要的时刻,医学上称之为“救命的黄金时刻在此时间内,抢救及时、正确,生命有可能被挽救;反之,则生命丧失或病情加重。现场及时正确救护,为医院救治创造条件,能最大限度地挽救伤病员的生命并减轻伤残。(三)急救前的检查现场急救,必须了解伤者的主要伤情,对伤者进行必要的检查,特别是对重要的体征不能忽略遗漏,现场急救检查要抓住重点。首先,要检查心脏跳动情况,心跳是生命的基本体征,正常人每分钟心跳6010()次,严重创伤、大出血等伤者,心跳增快,但力量较弱,摸脉搏时感觉脉搏细而快,每分钟心跳120次以上时多为早期休克。当人死亡时心跳停止。其次,检查呼吸。呼吸也是生命的基本体征,正常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危重伤者呼吸多变快、变浅、不规则;当伤者临死前,呼吸变缓慢,不规则直至停止呼吸。在观察危重伤者的呼吸时,由于呼吸微弱,难以看到胸部明显的起伏,可以用1小片薄纸条、小草等放在伤者鼻孔旁,看这些物体是否随呼吸来回飘动判定是否还有呼吸。最后,看瞳孔。正常人两个眼睛的瞳孔等大、等圆,遇到光线照来时可以迅速收缩。当伤者受到严重创伤时,两侧的瞳孔可能不一般大,可能缩小或扩大。当用电筒突然剌激瞳孔时,瞳孔不收缩或收缩迟钝。(四)常用救护技术1 .触电后的急救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在脱离电源时,救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伤员。(1)低压设备上的触电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如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躯;也可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进行救护。为使触电者与导电体脱离,最好用一只手进行。如果电流通过触电者入地,并且触电者紧握电线,可设法用木干板塞到其身下,与地隔离,也可用干木把斧子或带绝缘柄的钳子将电线剪断。剪断电线要分相,一根一根地剪断,并尽可能站在绝缘物体或干木板上进行。(2)高压设备上触电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3)架空线路上触电对触电发生在架空线杆塔上,如系低压带电线路,能立即切断线路电源的,应迅速切断电源,或者由救护人员迅速登杆,束好自己的安全皮带后,用带绝缘胶柄的钢丝钳、干燥的不导电物体或绝缘物体将触电者拉离电源;如系高压带电线路,又不可能迅速切断开关的,可采用抛挂足够截面的适当长度的金属短路线方法,使电源开关跳闸。抛挂前,将短路线一端固定在铁塔或接地引下线上,另一端系重物,但抛掷路线时,应注意防止电弧伤人或断线危及人身安全。不论是何种电压线路上触电,救护人员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要注意防止发生高处坠落的可能和再次触及其他有电线路的可能。(4)断落在地的高压导线上触电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如尚未确证线路无电,救护人员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如穿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紧跳跃地接近触电者)前,不能接近断线点至810m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伤人。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亦迅速带至8IOm以外,并立即开始触电急救。2 .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是针对骤停的心跳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众所周知,人体内是没有氧气储备的。正常的呼吸将氧送至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由于心跳和呼吸的突然停止,使得全身重要脏器发生缺血缺氧,尤其是大脑。大脑一旦缺血缺氧46min,脑组织即发生损伤,超过1Oming发生不可恢复的损害。因此,在46min内,最好是在4min内进行心肺复苏,在畅通气道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这样使带有新鲜氧气的血液到达大脑和其他重要脏器。(I)心肺复苏操作程序步骤一:判断意识先在伤病员耳边大声呼唤“喂!你怎么了?”再轻轻拍伤病员的肩部。如对呼唤、轻拍无反应,可判断其无意识。步骤二:立即呼唤当判断伤病员意识丧失,应该求助他人帮助,在原地高声呼救:“快来人!救命啊!”步骤三:救护体位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应将其翻转为仰卧位(心肺复苏体位),放在坚硬的平整地面或木板上,救护员需要在检查后,进行心肺亚苏。若伤病员没有意识但有呼吸和循环,为了防止呼吸道被舌后坠或黏液及呕吐物阻塞引致窒息,对伤病员应采用侧卧体位(复原卧位),分泌物容易从口中引流。体位应稳定,并易于伤病员翻转其他体位,保持通畅气道,超过30min,翻转伤病员到另一侧。注意不要随意移动伤病员,以免造成伤害。如不要用力拖动、拉起伤病员,不要搬动和摇动已确定有头或颈部外伤者等。有颈部外伤者需翻身时,为防止颈髓损伤,另一人应保持伤病员头颈部与身体在同一轴线翻转,做好头颈部的固定。心肺里苏体位(仰卧位)操作方法(见图7-1) 救护员位于伤病员的一侧: 将伤病员的双上肢向头部方向伸直: 将伤病员远离救护员一侧的小腿放在另一侧腿上,两腿交叉; 救护员一只手托住伤病员的后头颈部,另一只手插入远离救护员一侧伤病员的腋下或胯部; 将伤病员整体地翻转向救护员侧; 伤病员为仰卧位,再将伤病员上肢置于身体两侧。复原卧式(侧卧位)操作方法(见图7-2) 救护员位于伤病员的一侧; 救护员将靠近自身的伤病员手臂肘关节屈曲置于头部侧方,伤病员另一只手臂弯曲置于胸前; 把伤病员远离救护员一侧的膝关节弯曲; 救护员用一只手扶住伤病员肩部,另一手扶住伤病员的膝部,轻轻将伤病员侧卧; 将伤病员上方的手置于面颊下方,防止面部朝下,打开气道; 将伤病员弯曲的腿置于伸直腿的前方。救护员体位救护员在实施心肺复苏技术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选择位于伤病员一侧,将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贴于(或立于)伤病员的肩、胸部,有利于实施操作。其他体位头部外伤者,则是水平仰卧,头部稍微抬高;如面色发红,则取头高脚低位;面色青紫,取头低脚高位。伤病员呼吸心跳骤停后,全身肌肉松弛,口腔内的舌肌也松弛后坠而阻塞呼吸道。采用开放气道的方法,可使阻塞呼吸道的舌根上提,使呼吸道畅通。用最短的时间,先将伤病员的衣领、领带、围巾等解开,戴上手套迅速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等异物,以利于呼吸道畅通。再将气道打开。仰头举颌法(见图7-3) 救护员用一只手的小鱼际(手掌外侧缘)部位置于伤病员的前额,另一只手食指、中指置于下颌将下颌骨上提,使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和地面垂直; 救护员手指不要深压颌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托颌法(见图7-4) 救护员将手放置在伤病员头部两侧; 握紧伤病员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 如伤病员紧闭双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 如果需要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面颊贴紧伤病员的鼻孔; 此法适用于怀疑有头、颈部创伤的伤病员。步骤五:判断呼吸检查呼吸,救护员将伤病员气道打开,利用视、听、感觉在IOs内,判断伤病员有无呼吸,如图7-5所示。侧头用耳听伤病员口鼻的呼吸声(一听),用眼看胸部或上腹部随呼吸而上下起伏(二看),用面颊感觉呼吸气流(三感觉)。如果胸廓没有起伏,并且没有气体呼出,伤病员即不存在呼吸。步骤六:人工呼吸。救护员检查后,判断伤病员呼吸停止,应在现场立即给予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口对呼吸面罩等人工呼吸救护措施。口对口吹气: 保持气道开放,救护员用放在伤病员前额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紧伤病员鼻翼,以防气体从鼻孔逸出。 救护员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病员口唇四周,再线慢持续将气体吹入,吹气时间持续1s,同时,观察伤病员胸部隆起,如图76所示。 吹气完毕,救护员松开捏鼻翼的手,侧头吸人新鲜空气并观察胸部有无下降,听、感觉伤病员呼吸情况,准备进行下次吹气,如图7-7所示O 连续进行两次吹气,确认气道畅通,再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 成人每56s吹气一次,每分钟1012次,每次吹气均要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人并使胸廓隆起,每次吹气时间1s。步骤七:检查循环体征。判断心跳(脉搏)应选大动脉测定脉搏有无搏动。成人及儿童触摸颈动脉,在5IOs内判断伤病员有无心跳。 对无反应、无呼吸的伤病员提供初始呼吸。 救护员侧头用耳靠近伤病员的口、鼻、看、听、感觉有无呼吸或咳嗽。 快速掌握伤病员的运动体征。

    注意事项

    本文(应急救援与现场急救.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