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docx

    • 资源ID:845270       资源大小:27.7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docx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一、综述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隶属建筑设备与市政工程学院,1987年,煤炭部在学校成立环境监测专业,并下拔20万元专业建设经费,于当年招生;1997年,在原专业基础上开办了环境污染与治理专业;我校升为高职院后,2000年招收环境工程专业学生,2005年按省教育厅要求,专业名称改为现名。该专业2004年被评为院级特色专业,2009年又被学校列为院重点建设专业,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水处理工程技术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课程。20多年来,培养环境监测、环境污染与治理、环境工程、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毕业生2000余人。本专业现有专业专职教师14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11人具备“双师素质”,中青年比例为7:6;校外兼职教师7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成员2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近五年,完成水处理、噪声控制工程等技术服务20余项;发表教科研论文60余篇(核心期刊29篇);主持、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18项;获省部级、市级和学院教科研成果奖励18项。校内建有以化学检验、环境监测、室内环境检测、水处理等4个专业实训室为主体的环境工程实训中心,在保证专业实训开出率100%的条件下,与企业共建环境监测实训室,对外开展环境监测等技术服务。中心内设有“环境保护教育基地”,承担全院学生的环境科普教育工作。校外先后在徐州市环保局、宜兴科技园管委会等建设了11个紧密合作的教学型实训基地,为同学们提供了优越的教学和实训条件,并与合作单位共同开发了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随岗实训1+顶岗实习”的课程体系,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证融通的“4.5+1.5”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特色鲜明。校外有20余家稳固的实训实习基地,为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形成校企联合设计和组织实训教学的模式。专业实行“双证书制”,学生必须取得本专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才能获得毕业证书,毕业生“双证书”获得率100机毕业生在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专业综合能力与素质,继续学习、提高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与人际交往等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受到用人单位较高的评价,近三年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99.6机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在全国数模竞赛、江苏省数学竞赛、江苏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节创业设计大赛、江苏省第二届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江苏省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大赛、全国高职高专环保类专业环境监测技能大赛、江苏省暑期社会实践、江苏省美境行动优秀方案设计奖取得优秀的成绩,获得中华环保基金会环保公益活动小额资助项目1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项目2项。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技能操作熟练,岗位适用能力强,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二、基本信息(一)二级学院/系简介建筑设备与市政工程学院是学校龙头教学单位之一,是江苏省、徐州市先进单位,己有29年的办学经验,主要培养建筑设备类、市政工程类和水利环境类高技能人才。现开设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空调与制冷方向)、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水利工程8个专业。其中,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现有在校生1550余人。建筑设备与市政工程学院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能够提供一流的教育教学服务现有专业教师60人(专职36人,校内双肩挑4人,校外兼职20人),专职教师中教授4人、副教授14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工程师实验师等中级职称6人,“双师型”教师24人、硕士16人、在读硕士生1人,另聘有6名客座教授。专职教师中有3名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骨干成员、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术团队骨干成员、江苏省建筑节能工程技术中心骨干成员。建筑设备与市政工程学院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积极推进教学和课程改革,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近年来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教科研课题20余项、院级教科研课题40余项,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编著出版教材30余部。通风空调与制冷技术和水处理工程工程技术两门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供热工程和室内采暖系统安装为江苏省精品课程,另有15门学校精品课程。先后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江苏省建设科技奖2项、淮海科技奖3项,徐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多项,优秀学术论文奖1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完成工程设计300余项,技术服务20余项。教学设施齐全,实验实训条件良好。建筑设备实训中心,是江苏省建筑技术实训基地组成单位之一,其它还建有环境监测、水处理、水利等实践教学场所。校外在多家企业建立了多个稳定的实训实习基地。建筑设备与市政工程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岗位要求为质量标准,联合企事业单位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重点加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学生毕业就能就业,就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顶岗,绝大多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能带薪实习,由于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基本素质好,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和好评,拥有稳定的就业市场,历年就业率均高达99%以上。(二)专业基本情况1.本专业师资基本情况(数量、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本专业共有教师14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2名,同时具有(高级)工程师系列职称3名,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师2名。2 .本专业在校生基本情况(生源类别、第一志愿与报到率、生源分布与背景、现班级与学生人数等)本专业共有在校生144人,其中12级65人、13级41人、14级38人。生源类型有两种:环测12-1,环测13-1,环测14-1为普招生,环测12-2为对口单招。3 .本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实验室数量、生均设备台数)校内专业实训场所:金工实训中心、化学检验实验室、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室、水处理工程实训室、室内环境监测实训室、环境监测实训室(校企合作)、职业卫生检测实验室(校企合作)等。(化学检验实训室包括基础化学室、分析化学室,开设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芒硝中氯化钠的测定、涂料中甲醛含量的测定、化肥中氮含量测定、化肥中有效磷含量测定、化肥中钾含量测定、水泥中二氧化硅的测定、水泥中氧化铁氧化铝的测定、水泥中的氧化钙氧化镁的测定、工业碳酸钠的质量检验、工农业用氯化钾的质量检验等11个实训项目。环境监测实训室包括光学分析室、电化学分析室、原子吸收分析室、原子荧光分析室、气相色谱分析室、环境监测综合分析室、大气与噪声测量室,可开出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水中硝酸盐氮的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交通噪声测量等水质、大气、噪声、固体100余项实验实训项目。室内环境检测实训室可开出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可吸入颗粒物、菌落总数、噪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放射性物质等项目。水处理实训室包括微生物分析室、水处理实训室,可开出微生物形态观微生物察、粪大肠杆菌的测定、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测定、微生物记数、卫生细菌的检验、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镜检、水中细菌学测定、污水混凝沉淀、清水曝气充氧、过流、消毒、气浮水处理、序批式污水处理、厌氧消化、污水可生化性测试等实验实训20余项。对外开展水质化验与分析、固体样晶化验与分析、大气监测、噪声与振动监测、煤的热值和硫碳含量测定等技术服务。)校外实习基地:20多家大中公司。4 .本专业课程建设基本情况(国家级、省级及校级重点课程与教材情况)(三)专业就业岗位与培养目标1 .就业岗位:环保局系统岗位:环境监理技术员、环境监测站化验员及其它相关管理工作岗位;环境工程设计及施工岗位:设计院(所)、环保公司从事水处理工程、大气控制工程、噪声控制工程等设计、施工岗位;企业单位环境保护岗位:各类企业单位环境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化验分析和其它相关管理工作岗位;城市污水厂、自来水厂岗位:技术员、化验员及其它相关管理工作岗位;环保产业岗位:环保设备(包括水处理、大气控制、噪声控制等设备)的销售、设备组装、售后服务岗位。2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面向环境保护行业以及相关企业,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岗位综合能力。能全面掌握环保工程施工与运行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了解清洁生产、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及环保行业新法规新技术,从事环保工程施工与运行管理、环境监测、环保咨询服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3 .主要课程:分析仪器使用与维护、化学检验、室内环境检测与治理技术、环境监测技术、水处理工程技术(国家精品课程)、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噪声控制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备、环境工程施工技术、环境工程预算、市场营销等。三、培养过程质量(一)课堂教学1 .生均理论课课时(公共课、职业基础课、专业课)公共课:736职业基础课:258专业课:6022 .生均实践课的课时(实验、实训、设计、顶岗与毕业设计等)实验:232实训:384顶岗与毕业设计:4323 .在校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学校或麦可思调查)非常满意占50.5%满意占32.6%基本满意占16.9%不满意为0。4 .毕业生工作后对所学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满意度与评价(学校或麦可思调查)非常满意占55.2%满意占28.5%基本满意占16.3%不满意为0。(二)学生活动1 .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比例2012-2014年度,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参加社团的比例为35%,主要分布在晨曦社、青年交际协会等志愿服务类社团,其次分布在环测技能协会等专业社团。2 .在校生对社团活动的满意度与评价(学校或麦可思调查)2013届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参与度最高的社团活动为“公益类”(高职高专为26%),其次为“体育户外类“(高职高专为22%)。有30%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没有参加任何社团活动。在对参加的各类社团活动进行评价时,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满意度最高的活动为“公益类”(85%)o(三)学生服务1.接受就业服务的比例(列出学校推荐的就业单位)2012级环测专业学生每人都有就业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学校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讲座、大型招聘会、专场招聘会、专业招聘会等接受就业服务,服务的比例为100%。3 .毕业生对就业服务的有效性评价(学校或麦可思调查)就业服务有效性评价:非常满意占55.38%满意占26.15%基本满意占18.46%不满意为0。4 .在校生获得国家助学金的比例(各班按年、学期)在校生获得国家助学金比例2012级为20除2013级为23%;2014级25%(四)教学改革(1)专业建设持续发展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是学院主干专业之一,2000年开办高职以来,初步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2001年10月被列为学院首批产学研结合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3年11月通过了我院专业评价委员会评估;2004年11月被学院确定为特色专业;2009年7月被学院确定为重点建设专业;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2)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稳步推进2000年构建了“一主线、二阶段、三层次、四模块”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以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分岗位群通用职业技能和具体岗位职业技能二阶段进行培养;按通用技能、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三层次递进训练实践能力;包括环境监测与化学检验、环保工程设计、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和环境管理四个能力模块。采用“2.5+0.5”的教学模式,实施半年顶岗实习,学生职业能力较强。2007年,创新工学结合的“4.5+1.5”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双证融通的项目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2009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被学院列为重点建设专业,6门项

    注意事项

    本文(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