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二十大精神从殷墟看中华文明的伟大旅程.docx

    • 资源ID:808248       资源大小:16.4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二十大精神从殷墟看中华文明的伟大旅程.docx

    学二十大精神从殷墟看中华文明的伟大旅程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力亲为,深刻论述并大力支持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阐述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又在百忙之中,考察访问了闻名中外的殷墟考古遗址,并发表重要讲话。下面谈一谈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体会和心得。一、中华文明的伟大旅程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市殷墟遗址考察。考察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文字是文明的重要载体,而殷墟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大量的甲骨文。早在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时就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殷墟甲骨文详细记录了商代晚期历史的诸多方面,印证了史记等大量后世历史文献对商朝记载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殷墟之后,中国考古人再接再厉,开展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包括三星堆、石郎遗址等众多新发现、新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时指出: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由此看来,殷墟和甲骨文不仅仅是记录了中华文明的伟大旅程,更是我们今天文化自信所赖以建立的参天巨柱之一。二、从疑古派到殷墟考古清末以来,随着中国的不断战败屈辱和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快速崛起,日本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否定中国上古历史的思潮。当时中华文明处于历史的最低潮,所面临的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国人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之下,自信心降到了极点。中国本土的疑古派也就应运而生。具体来说,疑古派对中国历史文献的研究,既不是本着科学精神就事论事,小心求证,也不是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相反,疑古派采用有罪推定,全盘打倒,即首先假定上古史完全是古人编造的,然后再为这个假定不择手段,寻找证据,最后硬生生把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打了对折,妄称东周以前的历史都是伪史。在这种背景下,1928年,中国考古人在河南安阳市小屯村开始的殷墟考古就恰逢其时,弥足珍贵,可谓石破天惊。近百年来,殷墟考古发掘几未中断,中国考古人薪火相传,殷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历史文献记载、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随着宫殿、王陵、甲骨文、青铜器等的惊世发现,让商代历史成为信史,把中国信史向前推进了近千年。无独有偶,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主持发掘河南仰韶遗址后提出仰韶文化西来说,并进一步扩展为中国文化西来说,几乎颠覆了中华文明的源头。这一学说提出后立即得到西方学者的大力支持。然而,随着中国考古人的不断努力探究,1945年,考古学家夏鼐通过对甘肃齐家文化遗址的研究,彻底否定了仰韶文化西来说。今天看来,从疑古派到仰韶文化西来说都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时代的历史产物,也是之后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重要源头之一。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肯定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时指出:“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和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千年奋斗所留下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今天开拓发展的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面临着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挑战与机遇。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是前所未有的,既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照抄,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只能通过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解决现实问题。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即是我们所共同拥有的宝贵遗产,又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也就自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取之不尽、历久弥新的思想和力量源泉。因此,我们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注意事项

    本文(学二十大精神从殷墟看中华文明的伟大旅程.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