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石灰-碳酸钠激发矿渣混凝土密实度研究.docx

    • 资源ID:794929       资源大小:52.2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石灰-碳酸钠激发矿渣混凝土密实度研究.docx

    福州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新型建筑材料实验名称:石灰-碳酸钠激发矿渣混凝土密实度研究实验项目:混凝土密实性检测一、实验目的1 .掌握混凝土孔结构检测方法,学会分析孔结构实验结果,了解混凝土抗渗性与孔径的关系;2 .研究该种石灰-碳酸钠激发矿渣混凝土材料的孔结构,评判其密实度。二、实验材料(1)石灰(CaO):西陇化工有限公司生产,为粉末状,纯度大于99%。(2)碳酸钠:西陇化工有限公司生产,为粉末状,纯度大于99%。(3)矿渣:采用泰宇混凝土厂提供的矿渣,其主要化学成分及基本指标分别见表1、表2。表1矿渣主要化学成分氧化物SiO2CaOAkChMgc)TiO2Mnc)含量()32.8537.4413.0110.782.150.37表2矿渣各项技术指标基本指标碱度系数(MO)质量系数(KKC)活性系数(Ma)实测值1.0511.7310.39矿渣各项技术指标计算方法如式1、式2、式3所示。(a)碱度系数(1)k_CdO+coMrOmO="SiO.+Al2Ot(b)质量系数A4_CaO+MgO+AI2OyMKC=;SiO2+MnO+c0TtO2(C)活性系数SiO2碱度系数表示矿渣的材性,若M()>l则称为碱性矿渣,若Mo=I则称为中性矿渣,若MoO则称为酸性矿渣。如表2所示,该矿渣为碱性矿渣。质量系数反映了矿渣中活性组分与非活性组分之间的比例,此比值越大,活性越高。(4)粗骨料:所用普通石子按照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规定的方法对石子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其各项指标、级配见表和表C表3普通石子的技术指标表观密度(kg/n?)堆积密度(kg?)吸水率(%)压碎值(%)266015320.28.45%表4普通石子的级配表(分计筛余)粒径2.36mm4.75mm9.5mm16mm19mm分计筛余0(%)8.3682.98.740(5)细骨料:采用闽江河砂,根据标准建筑用砂(GB/T14684-2001)测得细骨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见。表1,颗粒级配见表。表1细骨料各项技术指标细度模数堆积密度(kgn)表观密度(kg/!?)粒径(mm)2.514812590<5表6细骨料的颗粒级配筛子孔径(mm)分计筛余()累计筛余()4.7500.02.360.50.51.182.83.30.604649.30.3045.194.40.155.199.5<0.150.5100(6)拌合用水:采用福州市闽侯县市政自来水。三、实验环境称量、拌合、入模等制备操作所处环境为室外自然条件,气温为263(C,空气相对湿度RH为7080机四、试验方案4.1 制备试块根据CaO+Na2CO3+H2O=CaCO3I+2NaOH,设计每组添加的石灰与碳酸钠摩尔比为1:1,两者的绝对掺量按照所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分别为总分量质量的5%、6%、7%)来确定,分别对各实验组定义命名为ST5、ST6、ST7。其中所有实验组混凝土水灰比固定为0.33,胶凝材料粉料定义为石灰、碳酸钠、矿渣三种。该石灰碳酸钠激发矿渣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见表7.表7石灰-碳酸钠激发矿渣混凝土的配合比(kgm3)编号水氧化钙碳酸钠矿渣砂石子ST5160.6520.4438.70426.20584.171168.36ST6160.6524.5246.44415.84584.171168.36ST7160.6530.6658.05397.7584.171168.364.2 孔结构试验孔结构采用的试验仪器为美国康瑞公司生产的压汞仪,试验的主要步骤如下:(1)样品制备。将达到测试龄期的混凝土试块放入烘箱内,在60温度下烘干,用锤头破碎混凝土试块,去除石子,并尽可能剥离砂粒,得到混凝土中的的若干较纯净浆体颗粒,颗粒直径尺寸约为5mm,然后装入洁净的样品管中。(2)样品测试。将制备处理完后的样品管安装到压汞仪测试区,按照仪器正规操作流程开始测试。五、试验结果及分析5.1混凝土孔结构试验结果及分析三个样品送样质量、经压汞仪测试其体积分别为:ST5:0.6952g,0.2885cm3;ST6:0.7854g,0.3259cm3;ST7:0.5938g,0.2464cm3;故其测量密度为2.41gcm30得到的孔径分布情况见表8、表9。表8不同孔径范围的总孔体积(mL/g)编号总孔体积总孔体积分布<50(nm)50-200(nm)>200(nm)ST50.018360.015230.000570.00256ST60.015100.013260.000360.00148ST70.017650.014930.000520.00220表9不同孔径孔隙的体积分布情况编号平均孔径(nm)各孔径所占比例()<50(nm)50-200(nm)>200(nm)ST58.2682.953.109.95ST67.3487.812.389.81ST77.8384.612.9212.4780-Dh(mm)图1石灰-碳酸钠混凝土孔径大小分布情况注:图中Dh表示孔径大小、Vh表示各孔径所占比例。从表8-9以及图1可看出,在总孔体积方面,ST5、ST6、ST7组分别为0.01836、0.01510、0.01765mLg,ST6组总孔隙率最低;并把孔隙尺寸划分为50nm、50-200nm、200nm三个区间,从表9各孔径所占比例数据可看出ST6组中50nm的无害孔所占比例最高,且其平均孔径为7.34nm,居三者最低。其总孔隙率最低且平均孔隙尺寸最低,表现出良好的密实性,与其各组的力学性能测试数据相吻合,并对其做出良好解释。六、结论由以上数据可得出结论,该激发剂通过激发矿渣生成大量致密的C-S-H凝胶,孔隙率小,孔径尺寸小。而生成的一定量碳酸钙晶体有相应的膨胀作用,可以填充和细化孔隙。两者共同作用致使本混凝土拥有致密的孔隙结构,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七、心得潘晓鑫这学期通过新型建筑材料这门课,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不仅仅是各种仪器的使用操作,更是培养了做科研的态度跟方式,以及跟同门的合作搭配,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L试验想成功,准备得充分。古人云,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期的相关知识储备、文献储备、材料准备、方法准备可以避免手忙脚乱,充分的预实验使你充满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就不必“从头再来”。最不能容忍的是在开始的几步偷懒,造成后面总有一些无法排除的障碍。2 .交流是最好的老师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而我们除了查阅相关的文献外,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不同的人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想法不同,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是得不偿失。3 .一半时间做实验,一半时间看文献。千万不能把时间全部消耗在实验台上。要首先搞清楚机理再去做实验则会事半功倍,看文献、看书、看别人的操作、听别人的经验、研究别人的思路,边做边思考。要学会比较,不要盲从。否则,会被一些小小的问题困扰许久。4 .记录真实详尽。人总是有一点虚荣心的。只把成功的步骤或漂亮的结果记到实验记录里,是很多人的做法。殊不知,许多宝贵经验和意外发现就这样与你擦肩而过。客观、真实、详尽的记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辛东升张山徐维张文樊静宜

    注意事项

    本文(石灰-碳酸钠激发矿渣混凝土密实度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