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

    • 资源ID:714740       资源大小:1.99MB        全文页数:7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

    医院内感染定义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住院病人、探视者和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症状者。2、医院 感染流行病学三大要素 感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感染分类 ()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指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医务人员之间的直接感染或通过水、空气、医疗器械等间接感染。()内源性感染:由病人自身携带的病原体引起寄居在病人体内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通常是不致病,只有在病人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引感染加强无菌操作技术管理加强无菌操作技术管理 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其操作规程是根据科学原理制定的,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不允许违反操作要求,否则就可能造成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所有医护人员都必须精确熟练地掌握这一技术,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保证病人的健康。无菌技术是一项非常严密的操作技术,必须考虑和杜绝多方面的污染因素,才能达到保证无菌,实施无菌操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明确三区、空气消毒、洗手、使用防护用品 2.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 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一人一用一灭菌。3.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一人一用一消毒。4.医务人员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的基本原则,熟练掌握无菌持物钳、无菌容器、无菌包的使用和戴无菌手套、取用无菌溶液等基本操作技能,并保证无菌操作技术的效果。5.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更换时容器必须同时灭菌。常用无菌敷料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糟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应注明开启时间,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使用无菌干操持物钳及容器应每4小时更换。6.抽取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无菌液体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瓶装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提倡使用小包装。7.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8.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u清洁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u清洗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u消毒剂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u高效消毒剂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u中效消毒剂 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u低效消毒剂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u高度危险性物品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u中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u低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 高水平消毒 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中水平消毒 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达到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已定碘等)、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低水平消毒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方法以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采用季铵盐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氯已定)等,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消毒、灭菌方法选择原则 选择原则(1)u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的方法: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中度危险性物品,应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作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消毒、灭菌方法选择原则 选择原则(2)u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的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消毒、灭菌方法选择原则选择原则(3)u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耐高温、耐湿的诊疗器械和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物体表面消毒,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手术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灭菌前准备灭菌前准备清洗、包装、装载遵循WS310.2的要求u灭菌方法1.耐热、耐湿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2.不耐热、不耐湿手术器械 应采用低温灭菌方法。3.不耐热,耐湿手术器械 应首选低温灭菌方法,无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灭菌剂浸泡灭菌。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u灭菌方法4.耐热、不耐湿手术器械 可采用干热灭菌方法。5.外来医疗器械 医疗机构应要求器械公司提供清洗、包装、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并遵循其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的要求进行灭菌。6.植入物 医疗机构应要求器械公司提供植入物的材质、清洗、包装、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并遵循其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的要求进行灭菌,植入物灭菌应在生物监测结果合格后放行;紧急情况下植入物的灭菌,应遵循WS310.3的要求。7.动力工具 分气动式和电动式,一般由钻头、锯片、主机、输气连接线、电池等组成。应按照使用说明的要求对各种部件进行清洗、包装、灭菌。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手术敷料的灭菌 灭菌前准备 手术敷料灭菌前应存放于温度1822,相对湿度3570的环境。棉布类敷料可采用符合YYT 0698.2要求的棉布包装;棉纱类敷料可选用符合YYT 0698.2、YYT 0698.4、YYT 0698.5要求的医用纸袋、非织造布、皱纹纸或复合包装袋,采用小包装或单包装。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手术缝线的灭菌u手术缝线分类 分为可吸收缝线和非吸收缝线。可吸收缝线包括普通肠线、铬肠线、人工合成可吸收缝线等。非吸收缝线包括医用丝线、聚丙烯缝线、聚酯缝线、尼龙线、金属线等。u灭菌方法 根据不同材质选择相应的灭菌方法。u注意事项 所有缝线不应重复灭菌使用。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消毒方法l 口腔护理用具等耐热、耐湿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物品如体温计(肛表或口表)、氧气面罩、麻醉面罩应采用高水平消毒。l 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黏膜接触的器具如氧气湿化瓶、胃肠减压器、吸引器、引流瓶等的消毒方法如下:耐高温、耐湿的管道与引流瓶应首选湿热消毒。不耐高温的部分可采用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等以上的消毒剂浸泡消毒。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及配件宜采用清洗消毒机进行清洗与消毒。无条件的医院,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及配件可采用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等以上的消毒剂浸泡消毒。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注意事项u待消毒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应充分清洗干净。u管道中有血迹等有机物污染时,应采用超声波和医用清洗剂浸泡清洗。清洗后的物品应及时进行消毒。u使用中的消毒剂应监测其浓度,在有效期内使用。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l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患者生活卫生用品的清洗与消毒l患者生活卫生用品如毛巾、面盆、痰盂(杯)、便器、餐饮具等,保持清洁,个人专用,定期消毒;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可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消毒;便器可使用冲洗消毒器进行清洗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患者床单元的清洗与消毒l 应保持床单元的清洁l 应对床单元(含床栏、床头柜等)的表面进行定期清洁和(或)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与消毒;患者出院时应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应采用合法、有效的消毒剂如复合季铵盐消毒液、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或采用合法、有效的床单元消毒器进行清洗和(或)消毒,消毒剂或消毒器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l 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更换;患者住院时间长时,应每周每周更换;遇污染应及时更换。更换后的用品应及时清洗与消毒。消毒方法应合法、有效。l 间接接触患者的被芯、枕芯、褥子、病床隔帘、床垫等,应定期清洗与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更换、清洗与消毒。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患者、不明原因病原体感染患者等使用后的上述物品应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应合法合法、有效,其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或按医疗废物处置。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地面的清洁与消毒 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室内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的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与消毒,地面消毒采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地面或采1000mg/L2000mg/L季铵盐类消毒液擦拭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注意事项 地面和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当遇到明显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所用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清洁用品的消毒清洁用品的消毒手工清洗与消毒 擦拭布巾 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地巾地巾 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自动清洗与消毒 使用后的布巾、地巾等物品放入清洗机内,按照清洗器产品使用说明进行清洗与消毒,一般程序包括水洗、洗涤剂洗、清洗、消毒、烘干,取出备用。注意事项 布巾、地巾应分区使用。手生卫.什么是手卫生?什么是手卫生?手卫生手卫生是医务人员是医务人员 洗手洗手、卫生手消毒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总称。的总称。.1 1

    注意事项

    本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