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水稻对褐飞虱抗性鉴定技术规程.docx

    • 资源ID:680554       资源大小:32.02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水稻对褐飞虱抗性鉴定技术规程.docx

    DB湖南省地方标准DBTXXX-2022水稻对褐飞虱抗性鉴定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identificationofriceresistancetobrownplanthopper,NilaparvataIugens(征求意见稿)2022-XX-XX 发布2022-XX-XX实施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I3术语和定义14苗期抗虫性鉴定与评价25成株期抗虫性鉴定与评价36附录4附录A5前言本文件按照GBZ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部分的起草和发布机构不承担相关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志,田冰川,何杨兰,李宙炜,吴云天,贾高峰。水稻对褐飞虱抗性鉴定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水稻对褐飞虱抗性鉴定技术规程。本文件适用于常规水稻资源、品种、品系等材料对褐飞虱苗期和成株期的抗性鉴定和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Fl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32T1286-2008褐飞虱生物型鉴定操作规程苗鉴法DB36/T952-2017水稻抗褐飞虱抗性鉴定技术规程DB42TT1376-2018水稻抗褐飞虱抗性鉴定技术规程T/ZNZ023-2020水稻对褐飞虱抗性鉴定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抗虫性Insectresistance水稻植株所具有的能够减轻或克服害虫危害的可遗传性状。3.2 抗性评价Evaluationofresistance根据采用的技术标准判别寄主植物对特定病虫害反应程度和抵抗水平的描述。3.3 感虫对照品种InSeCt-SUSCePtibIecontrolvariety对某害虫具有稳定的感虫性,可作为鉴定有效性判别使用的对照水稻品种。3.4 抗虫对照品种InSeCt-resistantcontrolvariety对某害虫具有稳定的抗虫性,可作为鉴定有效性判别使用的对照水稻品种。3.5 受害级别Victimizationgrade寄主.植物被害虫为害严重程度的数值化描述。4苗期抗虫性鉴定与评价4.1 虫源准备供试褐飞虱采集于田间自然种群,经过2个世代的饲养后获得的虫源,在室内养虫笼感虫品种台中本地1号(TNI)上饲养并繁殖到足够量种群。按照每份鉴定材料至少3株TNl苗的数量准备,当TNl苗长到分兼期时,每株接入怀卵褐飞虱短翅型雌成虫10头,每份材料共准备30头怀卵雌成虫。于接入成虫3-4天后拍出成虫,将带有卵块的水稻苗放于网室中,罩上80目尼龙网罩。待下一代2-3龄若虫出现备用。4.2 水稻材料播种和育苗以水稻TNl作感虫对照品种,RathuHeenati(RHT)作抗虫对照品种。将供试的水稻种子用清水浸种24h后,37C催芽20h至露白,播于事先装有营养土的秧盘中,行距3cm,株距1cm。每个秧盘待鉴定材料中间播感虫对照TNl。试验设三次重复,水肥正常管理。4.3 接虫待幼苗长到二叶一心至三叶期时,除去死苗和弱苗,每份材料保留15株健康苗。罩上80目尼龙网罩,每个植株接入5-7头2-3龄褐飞虱若虫,置于28C人工气候室,自然光照。接虫后第2d、第3d,观察虫口密度,对于虫口分布密集的稻苗,轻拍稻苗让若虫向周围扩散,确保待鉴定材料上的若虫分布均匀.水肥正常管理。4.4 调查接虫后观察稻苗的受害状况,7天左右,待感虫品种TNI受害级别达7级时,按照表1的分级标准,开始观察和记录各供试材料的受害级别,之后每H检查1次,宜至TNl全部死亡。表1水稻对褐飞血苗期鉴定受害级别划分标准受害状况受害级别未受害0受害极轻微,第一叶片黄化占叶片面积不超过30%1大部分植株第一、二片叶黄化且占叶片面积不超过50%3明显黄化,发黄叶片面积占比超过50%,近半数植株萎孺或枯死5半数以上植株枯死7全部植株枯死94.5 抗性评价以TNl达9级时各供试水稻的级别作为该水稻材料的抗级。计算各供试水稻材料3次重复受害级别的平均值,按表2的标准对其进行抗性级别和抗性水平的划分。表2水稻褐飞虱苗期抗性鉴定与评价标准抗性级别受害级别及抗性评价O免疫=O1 0高抗(HR)2.032.0抗(R)4.054.0C中抗(MR)6.076.0C感(三)8.09 8.0C高感(HS)5成株期抗虫性鉴定与评价5.1 虫源准备供试褐飞虱采集于田间自然种群,经过2个世代的饲养后获得的虫源,在室内养虫笼感虫品种台中本地1号(TNl)上饲养并繁殖到足够量种群。按照每份鉴定材料至少6株TNl苗的数最提前12个月准备。当TNl苗长到分藁期时,每株接入怀卵褐飞虱短翅型雌成虫1014头,每份材料共准备6080头怀卵雌成虫。于接入成虫3-4天后拍出成虫,将带有卵块的水稻苗放于网室中,罩上80目尼龙网罩。待下一代2-3龄若虫出现备用。5.2 水稻材料播种和育苗以水稻TNl作感虫对照品种,RathuHeenati(RHT)作抗虫对照品种。每份材料用种量5IOg,播前经2%福尔马林液或85%强氯精(三氯异鼠尿酸)300500倍液浸种12h消毒,再换清水浸种2d,每天换清水1次。按常规催芽,当芽长约0.5Cm后,播于试验秧田。每份材料播种行长50cm,播种宽5cm,行距10cm,各区组供试材料随机排列.播种后盖膜7T0d防鼠,播后2530d单本移栽。每份材料18丛,即3行,每行6丛,株行距为20CmX40cm。在测试材料小区四周种植2行感虫品种TNI作为诱发行,株行距与供试材料相同。试验设三次重复,田间水肥管理与常规生产一致,及时防治病害和草害,全生育期禁用杀虫剂。5.3 接虫待水稻秧苗长至67叶期,罩上120目白色透明尼龙网罩,向参试材料小区中开始人工接入褐飞DB/TXXX-2022虱虫源。用虫量为每18株材料均匀接入180对初羽化的褐飞虱雌雄虫,以及720头2-3龄褐飞虱若虫。接入虫源后,田间水肥正常管理,整个生长季,试验小区内均不施用任何农药。5.4 调查每周观察鉴定圃中各材料受害状况。当感虫对照TNl被福飞虱取食为害死株率达到90%以上,调查参试材料的死亡情况,记载水稻植株死亡率。5.5 抗性评价根据各参试水稻材料的平均死亡率,评价各鉴定材料成株期的抗虫性,其分级标准如表2所示。玄2水稻褐飞虱成株期抗性鉴定与评价标准抗性级别死株率及抗性评价01兔疫(I)=0OV高抗(HR)l0.0%357910.0%抗(R)30.0%30.0%C中抗(MR)50.0%50.0%感(三)70.0%70.0%高感(HS)6附录附录A水稻褐飞虱抗性鉴定调查表附录A(规范性附录)水稻褐飞虱抗性鉴定调查表表A.1水稻褐飞虱苗期抗性鉴定调查表材料编号/名称重复1受害级别重复2受害级别重复3受害级别平均受害级别表A.2水稻褐飞虱成株期抗性鉴定调查表材料编号/名称重复1死株率重复2死株率重复3死株率平均死株率

    注意事项

    本文(水稻对褐飞虱抗性鉴定技术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