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南省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技术规范(试行)》.docx

    • 资源ID:630323       资源大小:605.26K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南省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技术规范(试行)》.docx

    河南省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技术规范(试行)1总体要求1.1 适用范围91.2 基本规定91.3 规范性引用文件102系统一次2.1 总体原则122.2 分布式电源承载力122.3 接入电压等级及场景132.4 并网点选择142.5 主要设备选型153储能推荐场景3.1 总体要求193.2 技术要求4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4.1 总体要求204.2 涉网保护配置要求204.3 涉网保护的校核及备案内容215调度自动化5.2 数据采集范围235.3 远动系统245.4 功率控制要求255.5 安全防护255.6 其它要求256系统通信6.1 总体要求276.2 通信通道要求276.3 通信方式276.4 通信设备供电286.5 通信设备布置287计量7.1 总体要求297.2 计量点设备配置原则298涉网性能8总体原则328.2 频率适应性328.3 电压适应性338.4 功率因数348.5 电能质量及防孤岛359分布式光伏典型接网方案9.1 380/220伏接网方案379.2 10千伏接网方案419.3 35千伏接网方案47附录1相关定义53附图1并网点、公共连接点和产权分界点示意541.1 适用范围1.1.1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能新能(2013)433号)、国家能源局关于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19)49号),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在用户所在场地或附近建设运行,以用户侧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网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主要包括户用光伏发电项目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两大类。1.1.2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以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未尽事宜按照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执行。1.1.3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系统接入方案、设备选型、涉网性能、调度自动化、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系统通信、计量应遵循的技术原则。1.2 基本规定1.2.1 分布式光伏开发应优先就近消纳、就地平衡,避免远距离、跨区域送电,与开发区域内电网建设发展、用电负荷增长相协调。1.2.2 各县(区)进行光伏开发应编制整体开发方案,并取得电网企业消纳意见,其中分布式光伏开发总规模应满足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导则(DL/T2041-2019)等国家和行业4标准要求,避免向220千伏及以上电网反送电。1.2.3 分布式光伏应当落实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等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承担起成为合格电源的责任和义务,参与电力系统运行调节,并按照“光伏+储能”等方式进行开发,确保具备一次调频等相关调节能力。1.2.4 为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制造商、集成商、安装单位均不得自行预留远方控制接口、保留相应能力。1.3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37408-2019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要求GB/T33593-2017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要求GB/T29319-2012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GB/T 19939-2005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 19862-2016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GB/T1454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5543-2008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24337-200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GB/T 36572-2018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GB/T 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33982-2017分布式电源并网继电保护技术规范GB/T17215.322-2008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NB/T32004-2018光伏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DLfT2041-2019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导则DL“5003-2017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规程DLfT584-2017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fT448-2016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fT 614-2007多功能电能表DL 698-2017电能表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Q/GDW11147-2017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Q/GDW1480-2015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Q/GDW11442-2015通信电源技术、验收及运行维护规程Q/GDW625-2013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标准化设计技术规定Q/GDW380.2-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管理规范Q/GDW10650.2-2021电能质量监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电能质量监测装置Q/GDW1650.3-2014电能质量监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监测终端与主站间通信协议豫发改新能源(2021)721号关于印发河南省加快推进屋顶光伏发电开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21)564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印发积极支持科学服务整县屋顶光伏开发工作指引的通知2系统一次2.1 总体原则2.1.1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电网电压等级的选取,应按照安全性、灵活性、经济性的原则,根据分布式光伏开发容量、导线载流量、上级变压器及线路可接纳能力、所在地区配电网情况、周边负荷分布和电源规划情况,经综合比选确定。2.2 分布式电源承载力2.2.1 分布式电源承载力评估应基于电力系统现状和规划,依据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导则(Dlyr20412019)开展,评估结果应至少包含评估等级、可开放容量、评估结果图。2.2.2 承载力评估等级为绿色的区域,推荐分布式光伏接入。2.2.3 承载力评估等级为黄色的区域,分布式光伏承载力已接近饱和,按照DL/T2041-2019要求,确需接入的项目应开展专项分析。2.2.4 承载力评估等级为红色的区域,按照DL/T2041-2019要求,在承载力得到有效改善前,暂停新增分布式电源接入。2.2.5 对于黄色、红色区域,通过加大电能替代力度、优化用电负荷曲线、合理布局储能设施、汇集升压接入等方式可提升接入能力。通过配置储能提升承载力的,一般黄色区域不低于项目装机容量15%、2小时,红色区域不低于项目装机容量20%、2小时。2.3 接入电压等级及场景2.3.1 装机容量在0.4兆瓦及以下时,采用220/380伏电压等级并网。根据居民住宅进户线载流量和可靠供电要求,合理确定接入用户内部电网的装机容量,充分发挥既有进户线作用;当装机容量超过进户线载流量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可将全部装机或超出容量部分,采用专线汇集就近接入配变低压侧母线、分支箱或低压主干线,一般不改造进户线。当同一配变供电范围内开发规模超过低压网用电负荷且引起配变反向重过载或用户过电压时,可采用专变汇集升压后接入10千伏电网。2.3.2 单个接入点装机容量在0.4兆瓦和6兆瓦之间时,采用10千伏电压等级并网。规模较大的整村光伏以及第三方开发的工业园区项目宜采用专线汇集升压方式接入K)千伏公用电网。2.3.3 装机容量在6兆瓦和20兆瓦之间,村庄规模较大或多个村连片开发、仓储物流园区等区域,经技术经济论证,可采用一回或多回10千伏线路接入公用电网变电站10千伏母线,也可通过一回35千伏专线接入公用电网变电站母线,或T接35千伏线路。表2.1分布式光伏接入电压等级建议表单个并网点容量并网电压等级0.4兆瓦及以下220/380伏0.4兆瓦-6兆瓦10千伏6兆瓦20兆瓦35千伏注:最终并网电压等级应根据电网条件,通过技术经济论证确定,规模化开发项目优先汇集接入。2.4 并网点选择2.4.1 35千伏并网点选择a)全额上网的分布式光伏,可通过一回35千伏专线接入公用电网变电站母线,或T接35千伏线路。b)余电上网(接入用户电网)的分布式光伏,可通过1回或多回线路接入用户35千伏母线。24210千伏并网点选择a)全额上网的分布式光伏可专线接入公共电网变电站10千伏母线,公共电网开关站、环网室(箱)、配电室10千伏母线等,可T接接入公共电网10千伏线路。b)余电上网(含全额自发自用)的分布式光伏可专线接入用户开关站、环网室(箱)、配电室或箱变10千伏母线等。C)当并网点与所接入用户母线之间距离很短时,可在分布式光伏与用户母线之间只装设一个开关设备,并将相关保护配置于该开关。2.4.3 380/220优并网点选择a)全额上网的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公共电网配电箱出线开关,T接接入公共电网架空线路,可接入配电室、箱变低压出线开关等。当并网点与公共连接点之间距离很短时,可在分布式光伏与公共连接点之间只装设一个开关设备,并将相关保护功能集成于该开关。b)余电上网(含全额自发自用)的分布式光伏专线接入用户配电箱/架空线路、用户配电室、箱变或柱上变低压母线等。2.4.4 分布式光伏接入用户内部时,光伏业主与供电用户应为同一主体,非同一主体时应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接入运营。2.4.5 在考虑设备承载力基础上,一个公共电网变电站宜选择部分10千伏线路集中接入,提升电网三道防线措施的适应性。2.5 主要设备选型2.5.1 配电变压器选择a)分布式光伏接入低压公用电网时,为保障用户供电安全和电能质量,原则上不更换现有公用配电变压器。公用配电变压器容量应根据供电区域内最大负荷选取,当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超出分布式电源承载力范围时,鼓励采用汇集后升压接入方式,当不能满足调压或电压质量要求时,可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b)分布式光伏采用汇集升压方式时,考虑变压器功率因数和适当裕度,场站内升压变压器容量一般按照光伏装机容量的1-1.1倍选取。c)分布式光伏接入用户内部电网时,用户升压变配置原则按照10国家有关标准执行;在接入重要用户或对电能质量要求高的用户内部电网时,可采用专变(隔离变、升压变)接入其内部配电系统。2.5.2 导线选择a)导线截面宜综合考虑分布式光伏开发潜力、负荷发展需求等因素一次选定,并与变压器容量、台数相匹配。b)分布式光伏送出线路导线截面选择需根据所需送出的容量、并网电压等级选取,并考虑分布式光伏发电效率等因素,接入公网时应结合本地配电网规划与建设情况选择适合的导线,一般按持续极限输送容量选择。C)汇集后接入主干线路的送出导线截面应根据各汇集线路持续极限输送容量之和选择。2.5.3 断路器选择a) 1035千伏断路器型式及要求分布式光伏并网点应安装易操作、可闭锁、具有明显开断点、带接地功能、可开断故障电流、具备失压跳闸及检有压合闸功能的断路器。根据短路电流水平选择设备开断能力,并需留有一定裕度,10千伏一般宜采用20千安或25千安,35千伏一般宜采用31.5千安或25千安。断路器宜具有“三遥”功能并满足相应通信规约要求。b) 380伏/220伏断路器型式及要求分布式光伏并网点应安装易操作、具有明显开断指示、可开断故障电流能力,具备失压跳闸、低电压闭锁合闸等功能的断路器。根据短路电流水平选择设备开断能力,并留有一定裕度,应具备电源端与负荷端反接能力。与电能表配套实现并离网控制的断路器,应同时满足Q/GDW11421-2020电能表外置断路器技术规范技术要求。c)当分布式光伏并网公共连接点为负荷开关时,应改造为断路器。2.5.4 并网逆变器选择a)并网逆变器应严格执

    注意事项

    本文(《河南省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技术规范(试行)》.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