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
池州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 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根据安徽省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池 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编制 了池州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 是未来五年池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第一章发展形势第一节"十三五"时期气象主要成就过去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安徽省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池州气象现代化建 设取得新的成就,气象保障池州经济社会和人民安全福祉取得显著效益,气象整 体实力进一步提升。气象监测预报和预警传播能力稳步提升。长远谋划,补齐短板,集聚最大资 源和力量,如期实现池州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目标。市县级预警中心全部建成并 投入使用。东至国家基本气象站、青阳国家气象站完成搬迁,并成功入选中国气 象局第二批百年气象站"目录。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实现自动化。完成池州L 波段低对流层风廓线雷达的选址工作及可行性研究。全市124个区域气象站的 日常维护保障实现社会化。依托"十三五信息化项目提升了网络防护能力和高 清视频会商系统升级改造;依托山洪项目优化了交通气象站的布局;依托高速公 路项目实现了业务平面升级改造和数据共享。天气预报实现了从站点、落区向格 点、数字的跨越,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最小分辨率达到1小时1公里,定点时序 图、流域面雨量、逐小时短时临近预报等新产品在全市防汛抗洪中起到了重要作 用。气象服务社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按照市政府颁发池州市基本公共气象服 务均等化实施方案,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气象服务覆盖城乡、全民共享。推进突 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成立突发事件预警发布中心。加强与应急管理、 交通、旅游、自然资源、水利、住建、生态环境、农业、林业等部门的合作,实 现信息直通共享,发展基于影响的专业气象服务;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 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责任人实现村级全覆盖。完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体系建设;完成基层防灾减灾六个一"建设,每年更新 防灾减灾预警责任人;完成决策气象服务支持系统,推进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的 精细化服务;持续推进"惠农气象、聚农e购、爱上农家乐”平台在基层的广泛 应用,提升服务影响力;开展农业重大气象灾害影响调查评估,深入开展农产品 品质评价服务,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开展乡村气象灾害风险识别,强化贫困地 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提升贫困地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打造安徽避暑旅游目的 地、“中国天然氧吧”等品牌。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开展常态化岗位练兵活动;联合市总工会、市 人社局举办三届市级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选派优秀业务人员参加省气象局和 中国气象局交流学习。推动气象科研项目获得地方政府支持,公开发表论文50 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组织申报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1项,安徽省气象 局预报员专项3项,新技术集成项目2项;1项目获得2018年池州市科学技术 二等奖。气象发展环境得到优化。地方气象法规体系得到完善,气象标准在社会管理 中的支撑作用得到彰显。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水平稳步提升,防 雷安全监管体制与机制进一步完善,在池开展防雷检测业务的社会企业达80% 以上,服务市场开放度大幅提升。大力推进重点改革任务,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得到加强,“十三五"期间财政总预算规模为“十二五”的2 倍。市气象局和所辖县气象局全部实现业务用房及配套设施标准化,基层台站面 貌极大改善。副高级职称人数增加10人,为"十二五"末的5倍。5人取得专 业技术七级岗聘任资格,4人次入选全省气象部门第四批优秀业务科技人才,其 中1人次获“中青年科技骨干称号、3人次获"基层台站青年业务技术骨干 称号。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党的领导和党 的建设全面加强。持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推进党风廉政 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大力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政治 功能不断增强。五年来,全市气象部门获地方党(工)委表彰的先进集体8次、 先进个人10余次。多次获地方党建调研优秀成果奖,首次获全国气象部门优秀 共产党员、全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市五一劳动奖章、全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等称 号。市气象局顺利通过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复核,蝉联第十二届安徽省文明单位、 第九届池州市文明单位。市局机关党总支多次荣获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党 建创新品牌先进基层党组织;风云守护365”荣获第四批安徽省文明单位 创建十佳品牌。十三五”期间,全市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气 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对照全省先进水平和我市高质量发展需求,仍然存在一 些亟待解决的突出困难和短板。一是气象监测站网布局需进一步完善。相较全省 先进地市,特别是沪苏浙,全市无中小尺度强天气系统垂直观测设备,地面监测 覆盖度在长江池州段、牯牛降等重点区域还不够,现场应急监测服务手段缺乏。 二是灾害性天气预报精准性仍需提高。突发性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气象灾害影 响预报和灾害风险预警、评估技术存在短板;农村地区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及防护 基础薄弱。三是气象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比较突出。生态、旅游、农业、 交通、林业等专业气象服务技术和保障能力需要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 有待加强。四是气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成果缺乏,对气象业务支撑不足。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还不够。五是公共财政保障不足。 与先进地市相比,支撑气象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投入还有较大差距。第二节十四五时期气象面临的形势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扛起推动池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了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成气象强国的战略目标。迈入新发展阶段,中国气象局明确提出到2035 年基本建成气象强国。市委发出了全面开启现代化"三优池州建设新征程的动 员令。重任在肩,时不我待。只有加快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才能充分发挥 好气象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因此必须要 增强担当意识,立足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落实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 部署,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认真分析市情、局情,加强前瞻性思考、战略性 布局,明晰主攻方向,科学编制池州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整体性推 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聚焦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三 优池州"提供有力支撑。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明晰池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坚持 创新发展,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紧紧围绕 "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战略任务,利用池州加速融入长三角T本化 发展、美丽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机遇,加快气象科技创新,努力在大气环境立体 探测、生态气象、旅游气象、农业气象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在业务、服务和 管理创新上取得新进展。坚持协调发展,把协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认 真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气象保障行动方案的相关任务,协同提升 长三角T本化发展气象保障能力,着力解决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 不可持续问题。坚持绿色发展,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围绕打好长 江生态保护攻坚战、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气象科技支撑,提高气象服务保 障能力。坚持开放发展,把开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充分利用政府、部 门、社会资源,构建省市县联动、多部门共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机制。 坚持共享发展,把共享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面向人民美好生活,大力发 展智慧气象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提高现代化三优池州建设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将“生态气象综合观 测平台"、"湿地涵养人工增雨作业工程列入"重点水利工程项目专栏,气 象领域应急系统建设列入池州市重点领域三大系统建设内容。这都需要围绕 新需求,优化气象服务业务布局,坚持天气气候并重,趋利避害并举,充分发挥 政府和市场两个作用,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保障国家战略、 普惠精细的气象服务体系。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聚焦 河流湖泊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城市防洪安全、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不 断提高气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要聚焦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构筑生态文明屏障,努力提升气象服 务的供给水平。“十四五时期,是开启池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要 以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 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形成池州 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到2025年,我市基本建成适应池州经济社会高质 量发展需要的气象现代化体系,监测精密度、预报精准度、服务精细度显著提高, 气象现代化水平位列全省第一方阵,气象服务现代化”三优池州建设能力显著 增强。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 精细要求,聚焦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 定位,把握池州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美丽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机遇,以 推进池州市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 根本目的,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 生态美的现代化"三优池州"提供优质气象保障。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对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导, 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体 现在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池州市气 象事业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坚持创新驱动。突出科技引领,坚持创新在气象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Jl质应信息化、智能化趋势,聚焦短板弱项,强化研究性业务,不断提升科研创新 能力。坚持深化改革。进一步健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体制机制,激发气象发 展活力;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聚焦服务需求,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坚持开放合作。加强气象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推动气象与经济社会各领域 深度融合;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与交流,积极融入长 三角区域一体化气象发展。第三节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气象现代化业务体 系,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充分发挥,气象服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能力显著增强,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更加深入,科技创新 对气象现代化的贡献率、依法履行气象社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气象现代化综合 实力进入全省前列,在生态气象、旅游气象等领域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具体指 标见附表)“十四五时期气象发展主要指标序号指标2020 年2025 年1气象灾害监测率(%)80852智能网格预报准确率(%)83853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分钟)38454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分)>90>905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99保持99以上6人工影响天气保障率(%)901007气象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人)018气象科技成果转化率(%)45609气象标准化水平(分)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