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docx

    • 资源ID:605817       资源大小:104.23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docx

    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制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建设区域和工程布局、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农田地力提升工程建设内容和技术要求、管理要求等。本文件适用于XX省范围内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活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GB/T12527额定电压I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GB/T14049额定电压IOkV架空绝缘电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T20203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210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30600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3469耕地质量等级GBfT40750农用沼液GB5005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ZT50085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微灌工程技术标准GBT50596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T50625机井技术规范GB/T50662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1018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DLT5220IO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范NY/T1119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NY/T3442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NY/T525有机肥料NY884生物有机肥SL368再生水水质标准DB51/T990小型泵站设计规程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30600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高标准农田well-facilitatedfarmland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电配套、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友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耕地。3.2高标准农田建设well-facilitatedfarmlandconstruction为减轻或消除主要限制性因素、全面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而开展的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改良、障碍土层消除、土壤培肥等农田地力提升活动。3.3田块整治工程fieldconsolidationengineering为满足农田耕作、灌'溉与排水、水土保持等需要而采取的田块修筑和耕地地力保持措施。注:包括耕作田块修筑工程和耕层地力保持工程。3.4土壤有机质soilorganicmatter土壤中形成的和外加入的所有动植物残体不同阶段的各种分解产物和合成产物的总称。注:包括高度腐解的腐殖物质、解剖结构尚可辨认的有机残体和各种微生物体。3.5有效土层厚度effectivesoillayerthickness作物能够利用的母质层以上的土体总厚度;当有障碍层时,为障碍层以上的土层厚度。3.6耕层厚度ploughlayerthickness经耕种熟化而形成的土壤表土层厚度。3.7耕地地力cultivatedlandproductivity在当前管理水平下,由土壤立地条件、自然属性等相关要素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3.8耕地质量cultivatedlandquality由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XX间基础设施构成的满足农产品持续产出和质量安全的能力。3.9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fieldinfrastructureoccupancyratio高标准农田中农EU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等设施占地面积与建设区农田面积的比例。3.10田间道路通达度accessibilityoffieldroads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田间道路通达的耕作田块数占耕作田块总数的比例。3.11平耕地horizontalfarmland地面坡度在6。(含)以下的耕地。3.12坡耕地slopefarmland地面坡度在6。25。(含)之间的耕地。3.13水田paddyfield用于种植水稻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3.14旱地dryland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3.15条田strippaddyfield在平耕地上建设的几何形状为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的条状水田。3.16梯田terracedpaddyfield在坡耕地上依据地形和等高线建设的阶梯状水田。3.17梯地terraceddryland在坡耕地上依据地形和等高线建设的阶梯状旱地。4基本原则4.1 规划引领。符合全省国土空间规划、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水资源利用规划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等,统筹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能排能灌、宜机作业、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目标。4.2 因地制宜。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生产特征及主要障碍因素,确定建设内容与重点,采取相应的建设方式和工程措施,什么急需先建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减轻或消除影响农田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限制性因素。4.3 绿色生态。遵循绿色发展理念,维护农田环境生态系统及保护生物多样性,保留足够的生物栖息地、生态通道和生态缓冲带,防止土壤污染,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相协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4.4 量质并重。通过实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农田地力提升工程,稳定和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有效提升农田建设质量,持续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耕地。4.5 多元参与。落实地方各级政府支出责任,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XX益,引导农民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各类社会资本有序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4.6 建管并重。健全工程管护长效机制,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建立多元化管护经费保障机制,实现可持续高效利用。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应当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5建设区域及工程布局5.1 建设区域5.1.1 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障碍因素和水源条件等,将XX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划分为XXXX区、盆地丘陵区、盆周山区、攀西地区及川西高原区五个类区,具体划分见附录Ao5.1.2 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耕地应相对集中、土壤适合农作物生长、无潜在地质灾害,建设区域外有相对完善的、能直接为建设区提供保障的水源工程、骨干灌排工程等基础设施。5.1.3 重点建设区域包括: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优先保护类耕地。优先将大中型灌区建成高标准农田。5.1.4 限制建设区域包括:水资源贫乏区域,水土流失易发区等生态脆弱区域,历史遗留的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严重损毁且难以恢复的区域,安全利用类耕地,易受自然灾害损毁的区域,河湖滩涂等。5.1.5 禁止建设区域包括:严格管控类耕地,生态保护红线内区域,城镇开发边界内区域,自然保护区(地)区域、退耕还林区、退牧还草区,河流、湖泊、水库水面及其保护范围等区域。5.2 工程布局5.2.1一般要求5.2.1.1广泛收集行政区划图、地形图、水系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相关图件,以及水文气象、社会经济概况、农田基础设施现状、耕地质量状况、现代农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等相关资料。5.2.1,2通过实地踏勘、座谈与走访,充分了解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际需求,综合考虑项目区相关水源工程、灌排体系、道路体系、土地利用现状、耕作模式、土壤障碍因素等,认真分析项目区工程现状和存在问题,根据建设目标,做好项目选址,合理确定工程建设任务。5.2.1.3工程总体布局应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要求,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以流域、水系或灌区为基础,与当地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的农业、水利、交通等重大工程相衔接,对耕作田块、水源工程、灌排渠系、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农田输电线路等统筹布置,提高农田灌排和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实现水土资源合理、高效、持续利用,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5.2.1.4应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遵循集约节约利用耕地的原则,减少工程设施占地面积,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一般不高于8%。田间基础设施占地涉及的地类按照GB/T21010规定执行。5.2.1.5应采用(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进行测量测绘,工程建设区域测量比例尺不小于1:500,其余区域测量比例尺不小于1:2000o5.2.2田(地)块整治工程5.2.2.1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农田生态等因素,以主干路、干支渠(沟)作为骨架,按照“小并大、陡变缓、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的原则,合理布局田(地)块,提高田(地)块归并程度。5.2.2.2平耕地水田宜按条(格)田布局;平耕地旱地宜对高程基本一致、形状不规整的地块进行合并或调整。5.2.2.3坡耕地水田宜按梯田布局;坡耕地中的旱地宜按梯地布局,对坡度不大的旱地宜按缓坡地块进行布局。5.2.2.4田(地)块整治中水田不得改变原有耕地利用属性。5.2.3灌溉与排水工程5.2.3.1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水源分布情况、农田水利骨干工程现状、当地灌溉排水习惯等,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合理布局灌排系统,建立旱能灌、涝能排的“水网”体系。5.2.3.2项目区应具有可匏的水源保障。根据项目区种植结构、种植面积、灌溉制度等,应选择可供水量有充足保障的水源。现状水源可供水量不足的项目区,应加强小型拦、蓄、引、提水工程建设。5.2.3.3渠(沟)道、管道工程应按灌溉与排水规模、宜机作业和耕作要求合理布置,XX地区上下级渠道宜相互垂直,山区丘陵区结XX坡地形布置,并与库、塘、堰、池或骨干灌排沟渠充分衔接,其渠(沟)底高程与田块田泥面高程协调,确保渠道水能顺利灌溉至田间或田间水可顺畅排至沟渠。5.2.3.4田间渠道宜布置在其控制范围内地势较高处,满足自流灌溉要求。排水沟应充分利用原有的排水系统。灌溉水源有保障的项目区,灌溉渠和排水沟宜采用灌排分离布置,高灌低排。因地形限制或现状水利工程供水不足需充分利用排水沟拦蓄地表径流进行灌溉时,宜采用灌排兼用布置。5.2.3.5每个田(地)块应合理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在田块的上游侧设置进水口和制口,下游侧设置排水口,同一个田(地)块实现上灌下排。5.2.4田间道路工程5.2.4.1田间道路布置应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结合田、水、电等统一规划和综合布置,与现有乡村公路有效衔接,合理确定田间道路的布局。5.2.4.2机耕路、生产路应遵循路线最经济合理、保障农机安全行驶的原则布设,路线力求短而直,提高田间道路通达度,XX地区应满足大型农业机械作业要求,其它类区应满足中小型农业机械作业要求。6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要求6.1 一般规定6.1.1 应结合项目区实际,按照区域特点和存在的耕地质量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耕地集中连片,提升耕地质量。6.1.2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包括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及其他工程。按照工程类型、特征及内部联系构建的工程体系分级应按附录B规定执行,各区域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要求按附录C规定执行,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参考值见附录D。6.1.3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应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项目划分为多个片区时,各片区应分别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6.1.4 鼓励因地制宜采用绿色材料和工艺,建设生态型田城、护坡、渠系、道路等,避免大挖大填,减少对农田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持农田自然肌理,促进农田生态友好,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相协调。6.1.5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使用年限指高标准农田各项工程设施按设计标准建成后,在常规维护

    注意事项

    本文(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