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XX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范文.docx

    • 资源ID:563230       资源大小:24.6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范文.docx

    XX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范文根据XX省教育厅关于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XX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及XX市教育局、XX市教育局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宗旨,围绕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以课程为平台、课堂为主要途径,形成适合我校的立德树人教育机制,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二、评价原则(一)坚持以人为本,多角度评价的原则。(二)谁了解谁评价,多主体评价的原则。(三)重激励,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四)促发展,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五)易评价、易操作,公平、公开的原则。三、组织实施(一)学校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审议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具体组织实施评价工作,指导班级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对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结果进行公示、认定,受理咨询、申诉和复议申请。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学生发展中心主任、各学部主任、家委员会主任、班主任、教师和学生代表等组成,人数不少于13人,其中家长和社会人士代表不少于3人。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主任:XXX副主任:XXX成员:XXX教师代表:XXX家长代表:XXX学生代表:XXX社会人士:XXX(二)班级成立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对本班学生进行培训I,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指导学生做好成长记录,组织开展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对有关评价数据进行汇总整理,组织学生标志性成果的展示、交流及认定,解答学生和家长的咨询等。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成员由班主任、任课教师3名、学生代表3名和家长代表2名组成。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组长:班主任成员:任课教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三)学生发展中心主任要掌握各学部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各学部主任要掌握本学部各班级的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及时指导,定期督导,对于不符合教育法规、教育规律、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评价要及时制止。各班主任要对本班的日常管理评价负全责,要掌握对本班学生进行评价的各评价主体的评价情况,对于有失公平公正的行为,及时纠正,必要时向上一级反映。四、评价内容及依据(一)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学生在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重点是学生日常操行、参与团队活动等情况。评价依据: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学业水平。主要考察学生学习各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重点是国家课程的学习情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校本课程内容和成绩等。评价依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高新区智谷学校初中部社团实施方案。(三)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运动技能、身体机能和心理素质等。重点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完成情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等。评价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国家学生体质监测健康标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四)艺术素养。主要考察学生音乐美术课程的修习情况,在各类艺术活动中,如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的理解、鉴赏、表现等能力,重点是音乐和美术课程的完成情况、艺术特长项目、参加艺术类活动取得的成果等。评价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教育部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五)创新实践。主要考察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创新、创造和实践能力,特别是考察探究、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方面的情况。评价依据: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五、评价方式及评价时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由质性评价(写实性评价)、量性评价和一票认定(否定)三部分构成。(一)质性评价每学期期末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次,由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依据本方案中的评价标准,对学生本学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创新实践等方面进行真实性描述,并形成综合素质评价单。(二)量性评价(100分)量性评价包括思想品德(40%)(主要考察日常行为规范20%、标志性成果20%)、学业水平(10%)、身心健康(15%)艺术素养(15%)、创新实践(20%)o1.思想品德(40)(1)日常行为表现(20分)由学生评价小组、任课老师、班主任进行评价,日日有量化,每周汇总、公示一次。根据XX学校学生日常管理评价方案,各班制定班级日常管理评价方案,重点关注学生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2)标志性成果:(20分)每学期末学生对本学期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在班级进行交流展示,由班级评价小组负责统计、公示。标志性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各级综合荣誉及单项荣誉的证书;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各类比赛的获奖证书;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证书;校内外各种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如校报、校刊及校园社团刊物的主编、副主编,学校学生会及学术社团组织的优秀负责人,学校电视台和文艺活动的优秀节目主持人,在学校组织的校内外教育活动的优秀组织者等;按照国家、省、市、区、校分别给予5、4、3、2、1的赋分,区级及以上比赛依得奖奖次依次减0.3分,校级比赛不再区分奖次。所有音体美微类标志性成果不在此项计入;所有比赛及活动,都必须经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统一组织;所有标志性成果必须提供过程性材料,对于只有证书但并未真正参加、无过程性材料的,学校不予认定;同一作品按最高一项荣誉计分,总分最高不超过20分。2 .学业水平(IO分)由各学科老师和社团老师进行评价,每学期在期中、期末进行评价,共两次。从学生取得的学业成绩和成绩的进步两方面评价。成绩评价(5分):以期中和期末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道德与法治等文化科目检测成绩、校本课程(社团)成绩为依据,期中占40%,期末占60%,计入学生成绩。具体计算方法:以期中和期末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八个等级A+、A、B+、B、C+、C、D、E依次赋分为7、6、5、4、3、2、1、0.5分;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道德与法治等文化科目检测成绩、校本课程(社团)成绩,五个等级A、B、C、D、E依次赋分为5、4、3、2、1分。根据本学期学生所有科目的等级,置换成分数后相加,期中、期末分别乘40%和60%,根据两次成绩的和,班级内由高到低排序,前20%得5分,20%-50%得4分,50%70%得3分,70%-90%名得2分,其余同学得1分。进步评价(5分):以期末和期中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道德与法治等文化课目检测成绩、校本课程(社团)成绩为依据,期末成绩相较于期中成绩的进步幅度,计入进步成绩。具体计算方法: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八个等级A+、A、B+、B、C+、C、D、E依次赋分为7、6、5、4、3、2、1、0.5分;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道德与法治等文化科目检测成绩、校本课程(社团)成绩,五个等级A、B、C、D、E依次赋分为5、4、3、2、1分。根据本学期学生所有科目的等级,置换成分数后相加,期末总分减期中总分,得到一个数值,将该数值在班级内由高到低排序,前20%得5分,20%-50%得4分,50%70%得3分,70%-90%得2分,其余同学得1分。成绩评价和进步评价中,计算每个得分区间人数时,采取四舍五入方法。例如:某个班级38人,8人得5分,11人得4分,8人得3分,7人得2分,4人得1人。当班内同学按照各科分数由高到低排序后出现分数并列情况,且并列分数跨越得分区间时,分数并列的同学按照较高区间分数赋分,直到出现并列分数以下的分数后,再以下面分数所在的区间赋分,以此类推。3 .身心健康(15分)由学生评价小组、体育老师、班主任进行评价,根据日常表现进行评价,每学期汇总一次。体育健康课程评价(5分):由体育任课老师根据学生日常体育健康课程参与及表现进行等级划分,分为A、B、C三档,分别赋分5、4、3分。'体育活动评价(5分):由体育任课老师、班主任、学生评价小组根据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等级划分,分为A、B、C三档,分别赋分5、4、3分。体育比赛评价(5分):学生参加运动会、单项体育比赛等体育活动,按照国家、省、市、区、校分别给予5、4、3、2、1的赋分,区级及以上比赛依得奖奖次依次减03分,校级比赛只取前三名。此项可累计加分,满分5分。4 .艺术素养(15分)由学生评价小组、音美老师、班主任进行评价,根据日常表现进行评价,每学期汇总一次。音美课堂评价(5分):由音美任课老师根据学生日常课程参与及表现进行等级划分,分为A、B、C三档,分别赋分5、4、3分。艺术活动评价(5分):由音美任课老师、班主任、学生评价小组根据学生参加各类艺术活动、上交作品的情况进行等级划分,分为A、B、C三档,分别赋分5、4、3分。艺术类比赛评价(5分):学生参加各类艺术节、单项艺术比赛等活动,按照国家、省、市、区、校分别给予5、4、3、2、1的赋分,区级及以上比赛依得奖奖次依次减0.3分,校级比赛只取前三名。此项可累计加分,满分5分。5 .创新实践(20分)由学生评价小组、信息技术老师、创新课程老师、班主任进行评价,根据日常表现进行评价,每学期汇总一次。信息技术类课堂评价(5分):由信息技术老师根据学生日常课程参与及表现进行等级划分,分为A、B、C三档,分别赋分5、4、3分。创新类比赛评价(5分):学生参加各种创新类比赛,按照国家、省、市、区、校分别给予5、4、3、2、1的赋分,区级及以上比赛依得奖奖次依次减0.3分,校级比赛只取前三名。此项可累计加分,满分5分。校内综合实践活动评价(5分):包括创新实践类社团、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活动等方面,由相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老师、班主任、学生评价小组根据学生参加各类综合实践活动表现情况进行等级划分,从分为A、B、C三档,分别赋分5、4、3分。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评价(5分):包括人生规划实践活动、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等方面,从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和职业体验四个方面,根据学生上交的实践活动报告、设计制作成果、活动汇报展示等情况进行等级划分,分为A、B、C三档,分别赋分5、4、3分。(三)一票认定(否定)1 .一票认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直接认定为A等级的情形或行为:(1)获得一次市级或市级以上综合荣誉称号者(2)四次获得区级综合荣誉称号者综合荣誉称号指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美德少年,以上符合任意一种情况,并且综合评价中不低于B等的情况下,可直接认定为Ao2 .一票否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直接认定为D等级的情形或行为:(1)参与赌博、抽烟、酗酒、欺辱、敲诈同学、打架斗殴,受到学校处分两次及以上者。(2)侮辱、打骂老师而受到学校处分者。(3)有盗窃、故意损坏公物行为,情节恶劣的。(4)在考试中串通或协同集体作弊,参与人数超过3人的。(5)多次传阅不健康书画,造成不良影响者。(6)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品入校,三次及以上教育无效的。(7)有违法犯罪行为,受到法院拘役或民事拘留处理,受到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或行政拘留处理的。六、评价结果呈现方式及各等

    注意事项

    本文(XX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范文.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