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厘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334020       资源大小:31.56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厘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厘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第一篇:厘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厘米毫米的认识山东省诸城市石桥子小学赵星梅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K)厘米,1厘米=10毫米。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或者一角硬币、丝带、橡皮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你们猜一猜,钱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钱老师的身高是1米80厘米。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画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普通用米作单位?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普通用厘米作单位?师: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吗?自己量一量。生:数学书的长是21厘米,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师: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长呢?你们想不想知道?生:想!师: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二、,探索体验,获取新知1、认识毫米。(I)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起直尺认真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又分成为了一些小格。)教师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提问:从O刻度到刻度1是几厘米?教师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在刻度O和刻度1之间有多少个小格?提问:从刻度1到刻度2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1和刻度2之间有多少个小格?提问:从刻度3到刻度4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3和刻度4之间有多少个小格?提问:这就是说,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得出:1厘米=10毫米教师让学生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量完后教师说明: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I毫米: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1分硬币,再用左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大约就是1毫米。教师结合课件演示说明:银行卡和电话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4)教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几毫米?(5)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普通用“毫米”作单位?(6)教科书第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2、认识分米。(1)引入分米。动手操作:用学生尺或者米尺量自己的课桌宽是多少?(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做单位时,地量很麻烦。)独立探索:你感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单位量课桌的宽比较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教师说明:像量课桌这样的物体长度时用米、厘米或者毫米做单位都不合适,我们就要创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互相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板书,把课题补充全:分米的认识)问: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表示出2分米的长度。学生观察米尺,回答: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4)练习。同桌互量从手腕到指尖有多长?教科书第4页“做一做''中的习题。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1、练习一的第1、2、3题。2、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蜡笔长6()跳绳长2()课桌高7()粉笔长75()钢笔长14()小明的身高是140()一块橡皮厚12()旗杆高9()3、量出2022和3分米的丝带。四、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1、量出数学作业本的长约是多少分米,厚是多少毫米?2、在作业本上画出1毫米、1厘米、1分米长的线段。3、拿一瓣蒜头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的盘子里。先看看它几天后开始发芽,再记录发芽一周内蒜叶的生长情况。(课外完成)第二篇: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教学策略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教学策略“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这节内容也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这课时教学中,我运用了以下策略:1、打乱原有教材安排的先认识厘米,再认识分米、毫米这样的顺序,重新组织教材.,让学生先认识分米,再认识厘米,最后认识毫米。这样教学之后,不需教师再花时间让学生去比较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大小。这样有利于学生有序的建立数量观念,为学生以后学习数量打好基础。2、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课一开始,从六一儿童节表演小朋友扎辫用的红丝带引入,使学生感受到长度单位与我们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消除对这一数学知识的距离感。教学活动中,也都注重数学知识跟现实生活相联系,如在学生认识了1分米、1厘米,1毫米之后,让学生日常生活中找一找哪些东西长度是1分米、1厘米/毫米,哪些物体可以用毫米作单位。数学知识学习之后,应该让这一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所以在练习中我让学生判断身边物体的高度、长度,如:旗杆高10米,铅笔长10厘米,课本长27厘米等等。3、本课时,采取看一看、数一数、猜一猜、量一量、摸一摸、想一想等实践操作和空间想像相结合的方法,亲身体验,从中感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第三篇:厘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厘米毫米的认识山东省诸城市石桥子小学赵星梅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或者一角硬币、丝带、橡皮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你们猜一猜,钱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钱老师的身高是1米80厘米。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画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普通用米作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普通用厘米作单位?师: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吗?自己量一量。生:数学书的长是21厘米,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师: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长呢?你们想不想知道?生:想!师: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二、,探索体验,获取新知1、认识毫米。(1)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起直尺认真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又分成为了一些小格。)教师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提问:从。刻度到刻度1是几厘米?教师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在刻度O和刻度1之间有多少个小格?提问:从刻度1到刻度2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1和刻度2之间有多少个小格?提问:从刻度3到刻度4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3和刻度4之间有多少个小格?提问:这就是说,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得出:1厘米=10毫米教师让学生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量完后教师说明: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1毫米: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1分硬币,再用左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大约就是1毫米。教师结合课件演示说明:银行卡和电话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4)教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几毫米?(5)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普通用“毫米”作单位?(6)教科书第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四、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1、量出数学作业本的长约是多少分米,厚是多少毫米?2、在作业本上画出1毫米、1厘米、1分米长的线段。3、拿一瓣蒜头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的盘子里。先看看它几天后开始发芽,再记录发芽一周内蒜叶的生长情况。(课外完成)第四篇: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青岛市实验小学薛亚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红点及绿点。【教材简析】本部份知识是在学生已经经历了大量的数一数的基础上开展的。“厘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教材以儿童感兴趣的卡通人物动画片的形式呈现了一组做衣服的测量活动,动态地呈现了在测量活动中问题的产生过程,较好地实现了数学产生于生活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情景图以连环画的形式,讲述了阿福做上衣的故事。要求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的过程,用“衣服为什么做小了?”引起学生的思量,体味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了解米尺,懂得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量、画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2、结合实际,经历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味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3、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4、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观看微课,课堂汇报1 .谈话:同学们,大家都在家里观看了认识厘米的微课,通过观看微课,谁能来说一说你都学习到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回答追问:哪位同学能来说一说:为什么阿福的衣服小了?学生汇报,生生互动提问。问题1:什么是一挂?挂是大拇指和中指使劲叉开,大拇指端到中指指端的最大距离。从这个点到这个点之间的长度就是一挂。问题2:怎样解决动画片中的问题?(1)师傅量,师傅做(2)徒弟量,徒弟做(3)用尺子做2、谈话:早在古代,人们就发现了统一测量单位的重要性,还规定使用统一测量标准的尺子,这样可以准确快速的测量出物体的长度。老师这有许多尺子,谁愿意来介绍一下?学生介绍拐尺、米尺、软尺、卷尺、学生尺等等。谈话:这些都是同学们常用的学生尺,子细观察一下,上面都有什么?学生介绍,生生提问。让学生

    注意事项

    本文(厘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