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悬灸技术技术操作规范流程图.docx

    • 资源ID:280342       资源大小:72.1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悬灸技术技术操作规范流程图.docx

    悬灸技术悬灸是采用点燃的艾条悬于选定的穴位或病痛部位之上,通过艾的温热和药力作用刺激穴位或病痛部位,达到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治疾病的一种操作方法,属于艾灸技术范畴。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寒型疾病及寒湿所致的疼痛,如胃脱痛、腰背酸痛、四肢凉痛、月经寒痛等;中气不足所致的急性腹痛、吐泻、四肢不温等症状。二、评估1.病室环境及温度。2 .主要症状、既往史及是否妊娠。3 .有无出血病史或出血倾向、哮喘病史或艾绒过敏史。4 .对热、气味的耐受程度。5 .施灸部位皮肤情况。三、告知1.施灸过程中出现头昏、眼花、恶心、颜面苍白、心慌出汗等不适现象,及时告知护士。2 .个别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艾灸部位可能出现水泡。3 .灸后注意保暖,饮食宜清淡。四、物品准备艾条、治疗盘、打火机、弯盘、广口瓶、纱布、必要时备浴巾、屏风、计时器。五、基本操作方法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4 .备齐用物,携用物至床旁。5 .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6 .遵照医嘱确定施灸部位,充分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护隐私及保暖。7 .点燃艾条,进行施灸。8 .常用施灸方法:(1)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约23cm,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为宜,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2)雀啄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约23cm,一上一下进行施灸,如此反复,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3)回旋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方约2cm处,反复旋转移动范围约3cm,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9 .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10 施灸结束,立即将艾条插入广口瓶,熄灭艾火。11 施灸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如有艾灰,用纱布清洁,协助患者穿衣,取舒适卧位。12 .酌情开窗通风,注意保暖,避免吹对流风。六、注意事项1.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和腰髓部、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处,有出血倾向者不宜施灸。空腹或餐后一小时左右不宜施灸。2 .一般情况下,施灸顺序自上而下,先头身,后四肢。3 .施灸时防止艾灰脱落烧伤皮肤或衣物。4 .注意观察皮肤情况,对糖尿病、肢体麻木及感觉迟钝的患者,尤应注意防止烧伤。5 .如局部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自行吸收;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泡液,用无菌纱布覆盖。附:悬灸技术操作流程图(青岛市中医医院)附:悬灸技术操作流程图

    注意事项

    本文(悬灸技术技术操作规范流程图.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