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账实操-免税和0税率的区别以及账务处理分录.docx
-
资源ID:1862415
资源大小:14.0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做账实操-免税和0税率的区别以及账务处理分录.docx
账务处理会计实操文库做账实操-免税和O税率的区别,以及账务处理分录免税和O税率主要有以下区别:一、概念方面1.免税免税是指对某种应税行为或应税商品在特定环节或全部环节中免于征收增值税。这意味着在免税情况下,销售方相应的进项税额是不能抵扣的,如果已经抵扣的需要转出。例如,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对于销售农产品的农民来说,他们不需要缴纳增值税,但是其购进用于生产农产品的农资(如果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2.零税率零税率是指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服务实行零税率,即不仅在销售环节不征收增值税,而且在之前环节已缴纳的增值税还可以通过抵扣和退税等方式退还给纳税人。比如,国际运输服务适用零税率,企业提供国际运输服务时,不仅自身不需要缴纳增值税,而且对于其购进用于国际运输服务的飞机、燃油等产生的进项税额可以申请退税。二、发票开具方面1 .免税销售免税货物或者提供免税服务开具发票时,税率栏一般标注为"免税"字样。这表明该笔交易不征收增值税,购买方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取得该发票后,不能抵扣进项税额。2 .零税率提供零税率应税服务开具发票时,税率栏为,0%对于购买方来说,如果符合相关规定,有可能用于抵扣进项税额,特别是在跨境贸易等复杂业务场景中,对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有重要意义。免税账务处理示例购进免税货物用于应税项目(以购进免税农产品为例)假设企业购进免税农产品,收购发票注明价款为100OO元,用于生产加工应税产品。按照规定,购进免税农产品可以按照买价的9%计算抵扣进项税额。可抵扣进项税额=100OoX9%=900元农产品成本=100OO-900=9100元会计分录为:借:原材料91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00贷:银行存款10000购进免税货物用于免税项目(以销售免税图书为例)企业购进图书用于免税的图书零售业务,购进图书支付价款20000元,取得普通发票。由于用于免税项目,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全部计入成本。会计分录为:借:库存商品20000贷:银行存款20000销售免税货物(以销售免税农产品为例)企业销售免税农产品,取得收入30000元。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3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零税率账务处理示例(以出口货物为例)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税办法购进原材料用于生产出口产品企业购进原材料,价款100OOO元,增值税税额13000元,用于生产出口产品。会计分录为:借:原材料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0贷:银行存款113000出口产品时(假设退税率为13%)出口销售额为200000元。首先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假设出口货物征税率为13%,退税率为13%,则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000(13%-13%)=0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X出口货物退税率=200000×13%=26000元假设企业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10000元,因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10000元<当期免抵退税额26000元,当期应退税额为10000元。会计分录为: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16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6000外贸企业实行免退税办法购进用于出口的货物外贸企业购进货物,价款80000元增值税税额10400元,用于出口。会计分录为:借:库存商品8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400贷:银行存款90400出口货物时(假设退税率为13%)出口销售额为120000元。应退税额=购进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X退税率=80000×13%=10400元会计分录为: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104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0400会计做账流程原始凭证的收集与审核1 .收集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凭证,包括发票、收据、银行回单、报销单、入库单、出库单等。例如,企业购买办公用品,会取得办公用品销项;员工出差回来,会提交差旅费报销单及相关车票、住宿发票等。2 .审核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和正确性。检查发票上的发票专用章是否清晰、发票金额与实际业务是否相符等;查看报销单填写是否完整,相关人员签字是否齐全等。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记账凭证的编制1 .确定会计分录: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分析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确定应借应贷的方向和金额,编制会计分录。例如,企业销售产品收到货款,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y科目。2 .填制记账凭证:将确定好的会计分录填写在记账凭证上,包括凭证日期、凭证编号、摘要、会计科目、金额、附件张数等内容,并由制单人、审核人、记账人等相关人员签字盖章。账簿登录1 .设置账簿:根据企业的规模和业务特点,设置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账簿。总账用于总括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明细账用于详细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日记账如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用于序时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支情况。2 .登录账簿:根据记账凭证,将经济业务逐笔登录到相应的账簿中。登录总账时,可以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进行登录;登录明细账时,要按照经济业务的发生时间和明细科目进行逐笔登录。例如,将销售产品的业务登录到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和总账的"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下。成本计算与核算1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如产品品种、批次、步骤等。2 .归集和分配成本费用: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按照一定的方法归集和分配到各个成本计算对象中。例如,对于生产企业,要将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中。3 .计算成本:根据成本计算对象和归集的成本费用,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财产清查1 .确定清查范围:对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等进行全面或局部的清查。例如,定期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对银行存款进行对账等。2 .进行清查盘点:通过实地盘点、核对账目等方法,确定各项财产物资的实存数,并与账面数进行核对。3 .处理清查结果:对于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毁损等情况,要查明原因才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调整账簿记录,使账实相符。财务报表编制1 .编制调整分录:在结账前,需要对一些跨期摊配项目、预提项目、折旧计提等进行调整,编制调整分录,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2 .结账: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录入账后,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3 .编制财务报表: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的记录,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纳税申报与税务处理1 .计算税款: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税法规定,计算各种应纳税款,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2 .填写纳税申报表: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填写各种纳税申报表,包括主表和附表,如实申报企业的纳税信息。3 .申报纳税: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将纳税申报表和相关资料报送税务机关,并缴纳税款。可以通过网上申报、上门申报等方式进行纳税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