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小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 论文.docx
重视小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摘要:性格是指一个人在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不同社会实践活动和环境熏陶下,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是在后天的经历社会环境与教育中逐渐形成,并随着个人的实践活动和经历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由于人们的生活经历不同,每个人的性格就会有不同的特征,它一经形成以后便影响和制约着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生活实践活动,也可以控制和支配与调节人的气质特征。一个人的儿童和少年时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培养良好的性格首要因素是宽容。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其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还未定型性格发展有较大的可塑性,在这个阶段重视培养学生优良宽容的品质习惯尤为重要。关键词:性格、宽容、和谐、学生、培养。心理学家李玫谨曾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性格比智力更决定命运。”我以前有个叫陈康的学生,小学成绩很好但性格孤僻内向,后来考入省重点高中,可以考上大学改变命运给一个农村家庭带来希望的孩子,但是在高二时与老师发生冲突,毅然退学外出打工,任凭家人和学校怎么劝说,还是毅然退学外出打工,从此人生走向另一条不同的道路。在为这个学生惋惜的同时,我也对我平时的教学进行反思,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关注焦点多是学习和安全,以为学生的性格教育是家长的事。通过生活中的痛心事例,真正感受了性格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作用。随着课堂改革、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长远发展,对待学生的教育角度要全方位,教学理念也要不断更新。依据小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他们对他因材施教,从小培养他们的具备良好个性品质,也是素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一、让学生学会宽容是培养良好的性格的前提。性格是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离不开与人相处,与人相处首先要做到的是宽容。爱、感恩和宽容是人生最大的修养,教育要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宽容点亮爱心和慈心,这才是学生成就事业之基立和立身做人之本。我们学校的特殊位置,孩子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没有正式职业,基本上靠打工谋生计,孩子大部分都是爷爷奶奶带。在家无形中养成了他们自私自利的坏习惯,这也是当今小学生存在/的通病。在学校里,学生为了一件东西、一件小事吵架打架,互不相让,也是令老师非常头疼的事情。我今年刚接二年级班有个马心宇同学性格暴躁,曾创下两天打三架的纪录。培养良好的性格学会宽容,已经是课堂教学中刻不容缓的事情了。有一次早读时间班长检查他背课文,背了几遍不合格后开始暴躁起来,怪班长故意刁难他,又拍桌子又摔凳子,班长制止他时又和班长打起来。我到教室问情况的时候,马心宇仍然情绪很激动的和我说是班长故意刁难他,委屈的不得了。看来一时间情绪平静不了,于是把他拉到门外,告诉他先冷静一会,等不哭了再把课文背给老师听,如果班长刁难你,我会批评班长的。过了十分钟左右,我和他开始谈话,首先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班长牺牲自己早读的时间来检查你背课文,对你严格要求是对你好,你的学习成绩才会提高。如果换作是你,你用心对别人做了好事,别人对你不感激反而怨恨你,你会不会难过伤心呢?告诉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发脾气情绪激动时容易做错事,发脾气的时候明白遇事不要一味责怪别人,自己也可能有错,得先反思自己,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换位思考,就是宽容的美德,孩子听了之后承认了错误并向班长道歉。经过多次耐心教育马心宇认识到自己性格上的缺点,学会控制脾气考虑别人的感受,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少,主动负责班级里卫生区检查工作。在期末总结班会上,马心宇同学第一个举手发言,说感谢老师对他的教育和照顾,帮助他改掉坏脾气,学习越来越进步,以后会更加努力学习。其次,要教会学生宽容,需要老师宽容的人格榜样的示范。不仅需要对学生讲清楚道理,更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如果当时对待马心宇的做法是简单的训斥压制、批评指责,可能会激起孩子逆反的心理而达不到很好教育的效果。在老师的训斥下学生虽然认识了错误,但过不了几天,错误问题会再次出现,就是平时经常说的屡教不改。宽容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教师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产生烦躁情绪,更应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以宽容温和、平等和善的态度对待出现问题的学生,从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努力做到屡犯屡教,以一切为了孩子长远发展的眼光,来处理现阶段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要拥有一颗仁慈宽容的心,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点,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二、和谐的班级氛围是促进良好性格的关键。费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说“性格是在后天形成的社会行为方式。”环境对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把创建尊重平等、宽容和谐、团结互助、友好合作的班级氛围当做管理理念。今年班里有个叫胡宇的同学,是一个老师们评为教他一年少活十年孩子。上课不听课,作业高兴就写不高兴就撕着玩。一会儿谁翻眼看他了,一会儿谁做动作鄙视他了,不管是不是上课,就和同学干起来。根本不听老师劝说,影响正常上课,被送到办公室是常事,问他原因每次全是别人惹他的,成了明星人物。开始几次批评教育讲道理,不起作用,同学也不敢和他玩了,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后来再被送来,我想不能老站着呀,就给他布置点作业,抄写古诗生字等。意外的是他每次都乖乖地写完,而且挺高兴。慢慢我发现胡宇特喜欢来办公室,只有我课上他听话些,其他老师的课是不是故意捣乱为了来办公室呢?于是我开始反思是我处理事情的思路不对,开始把焦点放在胡宇身上,认为是胡宇的问题。这孩子身上确实存在问题,可是我们的环境没有给他足够的安全感,老师忙于教学忽视他的感受,同学不喜欢他,在这样不合谐缺少关爱的环境里,胡宇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形成了恶性循环。老师对待一个学生的态度会严重影响到班里其他学生的态度,有些小学生身上出现问题只要我们老师拉一拉,就能转变成为好学生。如果老师稍有疏忽,或不注意方法,就能毁了一个孩子的一生,甚至酿成更为悲惨的结果。首先从我自身做起,在班里经常让胡宇帮我去送作业本拿粉笔等事情,帮他系鞋带整理衣服粘书皮等等。经常表扬他积极打扫卫生,不怕脏去倒垃圾,奖励他为班集体做好事。同时在班里倡导同学们一起帮助胡宇同学,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优点和缺点,发现胡宇身上的优点,学习他每天积极打扫卫生倒垃圾.要宽容对待一个人的缺点,让胡宇感受到老师关心他、同学喜欢他,他才能改掉缺点。经过一段时间,不仅胡宇和其他孩子干架的次数越来越少,在班里也有好朋友,也培养了学生之间互助友爱,在友爱、和睦的气氛中形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好品质。集体是锻炼人,培养人和改造人的大熔炉。为了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我利用课间把同学们的活动拍成抖音视频,发在班级群里,在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生学会了团结协作尊重他人,只有相互尊重才能互相宽容和谅解。老师温柔的微笑,对于大部分学生还是很有感化力,微笑可以让一节课生动温馨,而在学生犯错误时,往往用感化比斥责批评效果更好。教师一定不/能心胸狭窄,行为观念不能偏激,以批评训斥处罚来代替教育。当发现学生犯错误时,要耐心深入了解其犯错误的原因以及思想动态,本着尊重学生的人格的原则,消除学生疑惧心理及对立情绪,关心、关爱相信他们,对他们循循善诱,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使之从心里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要给学生讲道理,教给他们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学会自己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三、注重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引发家长的重视。一个家庭的氛围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对是一个孩子的性格养成起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农村学生家长文化水平基本较低,对孩子教育的新理念更是缺乏,一句话“老师你给俺好好的管”,“不听话给俺狠狠的打”,把教育孩子的事全托给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物质要求百呼百应,怕委屈了孩子。担心在学校吃亏被欺负,教了孩子一些自私自利的坏习惯,我没先惹他,是他先惹我的,我没干,不是我干的。”这是学生犯错误时经常听到的话。却不知不良性格不仅阻碍儿童的智力活动,影响儿童学习生活的效率,而且会导致儿童人际关系的不佳。很多孩子在成年之后工作上同事关系处理不好,生活上亲密关系处理不好,学习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处理不好等等。因此,利用微信群和家长建立良好地沟通渠道,主动联系家长,经常发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视频和文章,共同探讨激励的方法。用身边痛心的事例让家长明确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是关系孩子未来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家庭教育是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的关键。父母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帮助孩子发展良好的性格。首先,父母提高认识,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友爱宽容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教育孩子观念一致,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在一个健康和谐、友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在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孩子自然会逐步形成稳定的宽容忍让的良好品质。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最最重要的是家长要以身示范。父母把经常问孩子有没有人欺负你呀?可有人打你吗?改成“在学校和几个好朋友玩的什么游戏呀?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呀?”如果遇到孩子和其他同学发生矛盾或受到欺负时,先问清楚原因,教孩子会学到换位思考问题,不要和同学正面冲突,寻求老师的帮助解决问题。告诉孩子只有学会懂得宽容忍让才能有利于增进友谊,原谅别人的错误从而产生宽容的品格。必要时,让孩子体验一下不原谅别人的害处:因为总是与人斤斤计较小心眼,小朋友们不喜欢与你做朋友,遇到困难没有人帮助,不会原谅别人,同时也得不到别人的原/谅。其次,在家庭中,如果孩子在家庭中犯了错误,家长也不能一味的打骂孩子,而是应该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聊一聊,让他们自己说出不对的地方,让他们心服口服的进行改正。所以,我们不仅让每个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更要教会孩子怎样才能生活的幸福,感受到幸福。除了要享受呵护与关爱,还要要学会感恩与宽容,为他人和社会付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拥有宽广的心胸和格局,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成长的道路上遇到的困难与挫折,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自身才能也获得幸福快乐。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学生良好的性格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耐心的细致教育,我们教育者要从学生的终生发展着想,抓住有利时机结合实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宽广的胸襟和远大的理想,为孩子铺起一座渐进桥梁,为孩子一生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李玫谨讲座一孩子性格的养成方法2费洛姆爱的艺术32011年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