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30日北京市(结构化小组)公务员面试真题(东城区)精选.docx
-
资源ID:1847990
资源大小:11.54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03月30日北京市(结构化小组)公务员面试真题(东城区)精选.docx
2023年03月30日北京市(结构化小组)公务员面试真题(东城区)精选论述题第1题、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东城区168个社区中活跃着近3000名社区社会工作者,他们始终把社区和谐、居民幸福这一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里。在党建引领下,广大“东城社工”内练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升自身与社区的:协商力培育力行动力创新力合作力,通过服务居民百姓的万家幸福,为建设幸福东城贡献了无数点滴汇聚成的无限力量。请从以上“五个力”中选择两个进行阐述。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参考答案:本题是结构化小组中的多选题,需要我们根据背景材料,从“五个力”当中任意选择两个进行阐述,阐述中我们需要对选择的“力”进行解释,并谈谈它是如何促进社区工作的。下面结合题目进行具体分析:审题点1:“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东城区168个社区中活跃着近3000名社区社会工作者,他们始终把社区和谐、居民幸福这一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里。”题干中给出了背景,本题主要围绕社区工作进行,介绍了北京东城区有3000多名社会工作者,他们连接政府和群众,并且致力于社区的和谐和居民的幸福。社区的工作较为繁杂,要服务社区的管理,进行人口摸排、政策宣传等,这些事情都需要依靠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力量。而东城区很大,所以居住的群众也很多,大家的需求各有不同,更需要依靠社会工作者为他们及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审题点2:“在党建引领下,广大东城社工'内练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升自身与社区的:协商力培育力行动力创新力合作力,通过服务居民百姓的万家幸福,为建设幸福东城贡献了无数点滴汇聚成的无限力量”“东城社工”的工作是在党建引领下进行的,为了服务好广大社区居民,不断提升自身和社区的能力,题目给出了五个能力,我们可以逐一展开分析:协商力是基础,社区诸多事宜都需要通过协商来完成,比如加装电梯的问题,社区花园改造等,都需要大家协商,协商也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行使自身权力的重要方式。而要想提升社工和社区的协商力,我们还需要搭建平台,强化制度,做好调研,确保协商效果。培育力是为后续工作提供保障,通常培育的是志愿者、居民自治组织等,培育起来之后,不仅可以作为社区工作者的补充,更可以让大家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提升社区的活力和凝聚力。如何培育,需要社区不断挖掘居民骨干,组织一些公益性质的活动,让大家积极参与。行动力是落实的关键,收集到的群众需求和问题,只有尽快落实,才能转化为群众的满意度。而提升行动力,需要统筹安排好人员和财力物力,做好需求评估、规划设计,并在后续及时跟踪处理。创新力是发展的动力,创新工作方法可以提升效率,更有效地解决问题,让群众更满意。要想创新,可以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也需要吸收更多年轻人,用好当前的各种科技手段。合作力可以带来更多帮助,社区治理不是单打独斗,需要各方充分协商合作,尤其涉及到法治、城市管理等专业领域,更需要和有关部门积极协商共同处理。提升合作力,就需要我们加强内部的横向合作,又要日常多与相关部门联系互动。审题点3:“请从以上五个力'中选择两个进行阐述”本题需要我们从五个力中选择两个展开阐述,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两个进行阐述。另外,也可以思考这五个力的内在关系,协商力、培育力和行动力,都是做好当前工作的具体要求,而创新和合作,是推动社区工作更上一层楼的能力。所以在选择的过程中,也可以从前三个中任选一个,再从后两个中任选一个,从其重要性和如何提升两个方面展开。当然,答题后置位的同学需要注意,在选择的过程中尽量避免重复。本题以“协商力”和“创新力”为例展开说明。因此,本题的作答思路是,首先,明确自身选择;其次,说明其意义和提升办法。答案解析:第2题、基层治理面临3对矛盾:“多与少”,即治理需求多元与基层治理资源不足;“快与慢”,即摩擦冲突快速发酵与原有应急响应滞后;“粗与细”,即原有治理方式粗放与人民群众对服务精细化要求。请从以上三对矛盾中选择一个进行论述。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参考答案:条题是一道结构化小组题目,需要我们在基层治理面对的三对矛盾中选择一个,并具体展开说明,因此,可以在明确选择后,按照社会现象题目的答题思路进行细化作答。下面结合题目一一进行分析:审题点1:“基层治理面临3对矛盾”这里给出了题目的背景,题目是关于基层治理的话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基层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然题干中明确说明了是矛盾,也就是基层治理存在问题,我们就可以分析矛盾造成的危害或者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审题点2:“多与少,即治理需求多元与基层治理资源不足”这里给出了第一对矛盾,也就是群众对基层服务有更多方面的需求,但是基层由于权限、人员等原因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这必然会造成负面的危害,一方面,群众的需求无法得到实现和满足,肯定会损害群众的利益,时间长了也会让群众对政府失望、失去信任。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基层社会治理目标的实现,阻碍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不同维度获取基层治理的资源。其一,是信息资源,需要充分了解基层群众的情况和需求,才能更好地提供服务,可以通过入户走访收集以及和其他政府部门数据共享的方式。其二,是权限资源,需要有处理基层问题的权力,才能更好地解决群众问题。上级政府部门可以下放基层更多的查询、执法、资金调配等权限,也可以和其他政府部门进行联合治理。其三,是人员资源,只有拥有充足的人手才能更好地解决群众问题,可以由上级调配优秀干部到基层锻炼,也可以招募更多基层工作人员。审题点3:“'快与慢即摩擦冲突快速发酵与原有应急响应滞后”这里给出了第二对矛盾,也就是基层群众的摩擦冲突升级比较快速,但是原有的基层应急响应机制,解决办法比较滞后,无法及时解决问题。这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一方面,摩擦冲突无法快速解决,就会造成矛盾升级,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基层治理无法解决群众的矛盾,不仅会损害群众的利益,也会让群众对政府失去信任,影响基层公信力。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其一,想要更快速地反应,就得明确不同的问题由谁来负责,就要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划分不同问题的处理部门和人员。其二,还得在出现了问题时可以更快地反馈给有关的人员,所以,需要建立网格微信群,建立智慧社区平台通过线上反馈方式,将问题更快速传达到负责人员。其三,了解了问题必须得有能力尽快处理问题,也要加强对工作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的培训L培养他们更妥善快速地处理和反馈有关问题,实现基层治理效果。审题点4:“'粗与细即原有治理方式粗放与人民群众对服务精细化要求”这里给出了第三对矛盾,也就是基层原有治理方式比较粗放,多由政府包办,但基层群众又对治理方式有着个性化的需要。这也会造成负面的危害,一方面,无法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细化需求,也就是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另一方面,原有粗放的方式也耗费了精力、人力,但是却没有效果,也就造成了管理资源的浪费。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满足群众精细化需求的流程进行思考。首先,要完善顶层设计,健全基层治理制度体系,实现网格化、分级分层的治理模式,明确不同层级的管理重点。其次,要充分了解基层群众需求,可以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获取相关信息,也可以从其他部门进行数据共享。最后,为基层群众提供精细化服务,通过智能化手段,建立智慧社区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也可以多关注不同群众的个性化需求。审题点5:“请从以上三对矛盾中选择一个进行论述”这里给出了题目的问法,要求从三对矛盾中选择一个,因为三对矛盾都是基层治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优劣之分。因此,我们就按照题目要求选择一个我们最熟悉、最有话说的展开分析论述即可。本题以选择“粗与细”的矛盾为例展开论述。故本题的答题思路可以是,首先,说明选择“粗与细”的矛盾进行论述;其次,从侵害基层群众利益、影响基层治理效能两方面分析其危害;最后,从健全基层治理制度、充分了解基层居民诉求、全面提供精细化服务三方面提出对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