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032.docx
-
资源ID:1847971
资源大小:23.9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5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032.docx
2015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032(总分:1.00,做题时间:120分钟)申论1.二、给定资料1.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目前,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教育引导干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着力解决“不严不实”的问题。为官固然不易,但却必须有为。既然从政为官,就应一心为民,筑牢公仆情怀,把自己当成人民的勤务员。只是时下一些官员不思进取、作风散漫,满足于“混日子,守摊子”,不作为或乱作为、慢作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就是要推动领导干部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用权律己的基本遵循、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是从根本上解决庸官懒政问题的良方。O作风建设不仅需要制度“硬杠杠”,还离不开触及思想灵魂的自省。其实,庸官懒政现象之所以频频出现,其根子就在于价值观上出现了问题。“三严三实”从党性修养、为人准则等方面对作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可谓领导干部为政核心价值观。在“四个全面”蹄疾步稳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应对“三严三实”努力做到“坚守一辈子”。O地位观问题就是要解决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个人处在什么位置、担任什么角色问题,说到底还是解决谁为谁服务问题。毕竟“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既然为官就必须有为、有担当,而不能“庸懒散奢”甚至做“甩手掌柜”。“三严三实”有助于解决地位观问题,为党员干部修身做人、用权律己、干事创业提供基本遵循和行为准则。O权力既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也能被用于搞特权甚至牟取非法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说,领导干部如何正确对待权力、行使权力,怎样做到严以用权、为人民用权,已经成为一个必须回答好的问题。“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更是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使其不为私欲遮望眼,在行使行政执法权的过程中“慎于思、慎于行,三思而后行”。由此可见,“三严三实”,更将筑牢庸官懒政“防火墙”。领导干部当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强化党性观念、增强实干精神,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难群众之所难,在以身示范下推动工作向前发展,筑就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他还就“为官不为”这一引起社会强烈关注的现象提出了严肃批评。毋庸讳言,党的十八大以后,尤其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面对反腐败和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的确有一些领导干部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把“不干事”作为“不出事”的应对之策,谋发展“心灰意懒”,抓项目畏首畏尾,干工作消极被动,甘于当无所作为的“撞钟和尚”,乐得做既懒又庸的“太平官”。这一风气的形成和蔓延与“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背道而驰,是“四风”问题的另一“变种”。必须指出的是,“干净”与“干事”非但不矛盾,而且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长期以来,干部队伍中涌现出的优秀典型,包括焦裕禄、柴生芳等都是既廉政又勤政的典范。廉政显本色,勤政见真情。为民务实就是要为老百姓多干事、干好事,就是要婵精竭虑推动发展,就是要建功立业惠泽百姓。不言而喻,在其位就要谋其事,不能以任何借口敷衍塞责。从某种意义上讲,“贪污受贿”是腐败,以懒庸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为官不为”也是一种腐败,这种腐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损害一点不亚于其他腐败。在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他指出,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并强调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而在年初的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李克强也强调:“身在岗位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干事,庸政懒政怠政,也是一种腐败。”尽管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困难不容低估,特别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在经济新常态下,要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真正释放市场活力,实现经济稳中有进的大业,显然离不开领导干部积极作为,敢于担当,来激发新常态下的经济活力。李克强总理在东北三省经济工作座谈会上痛心疾首地说:“去年批给的土地,70%仍然处于闲置状态!土地给了,一直闲着;钱下拨了,仍然'趴'在账上;项目批了,迟迟未见开工!政策再好,不干有什么用?政策千条万条,不干就等于白条'!"从中不难发现,尽管中央的政策到位了,但向地方下达之后得不到官员的支持和配合,不能落到实处。当前,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很多领域都是蓝图已绘,只待落实。公共治理者身系公众的委托与期望,其一人之无为,牵连的是万千百姓的问题得不到改善、一地一域得不到善治。当今之世,全球竞争、区域竞争陷入白热化,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进得不够快也是退。对公共治理者而言,改革的步伐赶不上时代要求就是失职,工作的成果没达到人民期望就是失败。3 .习近平总书记任职浙江省委书记时,撰写过一篇文章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提出“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当下,"为官不为”者就是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不是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作为党员干部,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但要做好分内的事,更要勇于承担难事、棘手的事、得罪人的事,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但恰恰有一些党员干部,违背党的宗旨,以为人民服务之名,行奢靡享乐之实,淡化责任,逃避责任,甚至漠视责任。责任缺失,贻害无穷。工作平铺直叙无亮点,思路因循守旧无看点,作风揽功诿过尽污点。所作所为与党的宗旨相去甚远,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差很大,成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绊脚石”。同时,一些干部没有胆识,保守固化,只能亦步亦趋,走别人走过的路,吃别人嚼过的馍;怕冒险,怕得罪人,怕媒体炒作;担心踩到红线,触犯规则,把“不出事”作为最大原则。不立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既立,方圆便成。一套严密的考核体系,一定要体现考核的精准性,必须解决考核什么、如何考核等问题。考核标准、考核方式、考核结果一定要有可量化的操作性。目前,我们的一些考核显失公平合理,导致干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使一些年富力强、敢想敢干的为官者心理失衡,激情耗尽,非为官不为,实则无心可为,最终从人民的公仆变为人民的“老爷”,成为懒政的另类标签。纵观各类问责制度,均聚焦于公共突发事件,造成重大损失、引发社会动荡的各类事件,对官员的过失、渎职行为有较为具体的问责条文,而对由懒政庸政导致党和政府形象受损、经济发展滞后、群众怨声载道等诸多的“慢性后果”缺乏有效的监督问责,一定意义上加剧了懒庸之疾的传染蔓延。一些党员干部在权钱方面永远不满足,总是眼睛向上,不断地与上面进行攀比,总觉得位置要再往上挪一挪,钱袋子要再鼓一鼓。如果心思只在权钱上,那么他就会没有心思花在工作上。私下活动,精神焕发,而一旦干工作,就精神恍惚,无精打采。至于如何讲宗旨意识,如何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与他无关。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庸官懒政”。一些领导干部,本来很有理想抱负,然而,由于社会道德、诚信在某种程度上呈下降的趋势,其心态受到不良影响。再看看周围,他们没有从全局和大趋势看问题,只看到腐败在周围比比皆是,于是,在抗争无效后就采取应付工作的消极办法。4 .很多专家都说过,“庸官懒政”的危害不逊于腐败。有时候,比起一些腐败官员的“胡乱作为”,“庸官懒政”带来的“不作为”危害,辐射的人群范围可能更广,产生的潜性影响往往更大,特别是对改革发展来说,“庸官懒政”制造的“中梗阻”现象,极大地破坏了效率和公平,损害了公共利益,也损伤了政府的公信力。也正因如此,治理“庸官懒政”从某种意义讲,才成为一个常谈的老话题。但又不得不承认,在治理“庸官懒政”问题上,现在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诚如一位官员所说,“很多整治活动,整治一阵就算了,并没有持续”。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治“庸官懒政”,无疑给人带来极大的期待,那就是希望能够像反腐败那样铲除“庸官懒政”现象,来真正提升政府行政效能。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催人振奋,媒体盘点发现,在此次报告中出现了不少“首提”。譬如首提“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并举”以及治“庸官懒政”。尽管“为官不为”是近20年来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但李克强总理谈“庸官懒政”却绝非第一次。从总理的会议表态,到政府工作报告的郑重提出,这是看得见的趋势:治理“庸官懒政”,至少已从“强调”上升为国家治理。5 .广西钦州市一位教师向媒体反映说:“我接触过不少机关的干部,能够坚持学习的很少,不少干部都认为,不学习照样能够干工作,整天迷恋在灯红酒绿中,穿梭于人际关系里,好于钻营,或者巴结领导,为升迁铺路,从中渔利。一谈到学习就自我开脱,我忙!我累!我没有精力!就是不愿意用心学习。有些干部就算是参加政府部门的学习班,也借口工作忙不去或者敷衍了事。”对此,有位领导严肃指出:“领导干部每天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需要用崭新的理论、创新的方法去面对、去解决,要把问题处理得合理合法合规律,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繁荣。不学习就会思想僵化、观念落后,办事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用老套套对待新事物,个人进步也因此而停止,还会患上'营养不良'症,'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成为干巴巴的空心笋'。”中纪委曾经发布河南、云南等地关于“作风建设”群众满意度的调查数据。多地调查显示,“办事拖延、推诿扯皮”已成为百姓最反感和诟病的问题。在人民群众中间,对“职责不清、推诿扯皮”解释最为生动的话语就是“七八顶大盖帽挡不住问题食品的道”。其实,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没有人管,从田间到餐桌、从养殖加工到市场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有“重兵防守”:农业、工商、卫生、海关、质检、药监等近十个部门都对食品安全负有监管职责,然而,这么一条严密的监管链条却一再断裂。一位专家说:“监管部门看似分工明确,但不同部门之间的监管职责实际上并不明确,有费可收、有利可图的事情多家监督、检验,有责无利或责大于利的推诿扯皮。”这不仅增加了食品监管执法成本,也容易造成管理的真空地带。给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市场创造机会。推诿扯皮的结果,必然是效能低下,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广西南宁市有关部门曾向村民潘雪瑛颁发了一本集体土地建设使用证,但“土地使用者”一栏将“潘雪瑛”的“雪”填写成了简体字。2004年,潘雪瑛去办理房产证时,被告知使用证和准建证上的姓名与她身份证上的姓名不符,不能办理。为了开一个身份证明,她在多个部门间四处奔走,耗时一年仍没结果。她先到津头乡政府要求查询,结果被告知应到新城区土地管理所查询;到新城区土地管理所,被告知应去南宁市国土资源局查询;到南宁市国土资源局一查,发现档案中她的姓名有的写成“潘雪瑛”,有的写成“潘三瑛”,有的写成“潘三英”,工作人员告诉她,必须到津头乡政府更改土地档案中的姓名。然而,当她再次到津头乡政府时,又被告知应到新城区土地管理所;新城区土地管理所又告知她,应去原郊区政府开证明。而此时,原郊区政府早已被撤并。无奈之下,她第三次来到新城区土地管理所,工作人员告诉她要重建档案,并给她开列了办理房产证所需的9个条件。“皮球”就这样被踢来踢去。对此,这位普通的村民十分不解:“既然是乡政府和有关部门把我的名字写错了,他们就应该承担责任、纠正错误,为什么还要我为开一个证明来回跑断腿呢?”6 .武汉市以“打造全国发展软环境最优城市”为目标的“治庸问责”行动,剑指吃、拿、卡、要等50种损害发展环境行为,以及得过且过、业绩平庸等10种“庸病”。这一行动在全市范围内迅速展开,并得到民众的热烈响应。当地开通“治庸”投诉热线,接受群众电话举报投诉庸官、懒官和散漫官。这部热线电话开通后,3天之内就接到了市民的投诉举报600余件次。武汉市还专门设置一个办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