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复习题.docx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复习题一、单选题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376号令)什么时间公布实施的?(八)A、2003年5月9日B、2002年5月9日C、2002年9月5日D、2003年9月5日2 .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B)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B、预防为主,长备不懈C、反应及时,措施果断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3 .什么机构负责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B)A、国务院有关部门B、国务院C、军队有关部门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4 .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总指挥应由谁担任?(B)A、政府分管领导人B、政府主要领导人C、卫生行政部门分管负责人D、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5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哪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D)A、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B、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C、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D、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6 .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八)A、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B、卫生部制定发布C、国务院制定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B)A、国务院B、卫生部C、省级政府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8 .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C)A、30分钟B、2小时C、2小时D、12小时9 .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或发现可能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向哪个部门通报?(八)A、同级卫生部门B、同级政府C、上级政府D、下级政府1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B)A、国务院B、卫生部门C、中央宣传部D、省政府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对以下哪些环节采取控制措施。(B)A、食物B、食物和水源C、水源D、交通12 .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卫生部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法及时宣布为(八)A、法定传染病B、甲类传染病C、乙类传染病D、丙类传染病13 .甲类传染病由哪个部门决定?(B)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国务院C、省政府D、省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二.多选题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订的目的是什么?(ABC)A、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B、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C、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D、预防控制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2 .下列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描述正确的是?(ABC)A、突然发生B、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C、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和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D、冠心病经常突然发作,因此它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于国家应急指挥系统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些?(ABCD)A、由国务院设立指挥部B、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C、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D、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履行各自职责4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包括的内容的论述正确的是?(ABCD)A、部门职责B、监测与预警C、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D、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E、指挥部组成人员名单5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当履行职责的论述正确的是?(AC)A、依法做好日常防范工作B、开展应急教育C、建立和完善监测预警系统D、指定机构开展日常监测6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当履行职责的论述正确的是?(BD)A、依法做好日常防范工作B、开展应急处理培训,组织应急演练C、建立和完善监测预警系统D、指定机构开展日常监测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在应急储备工作方面,以下正确的说法是哪些?(ABC)A、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保证应急物资储备B、政府应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建设C、卫生行政部门应定期组织医疗机构和人员的培训、演练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置传染病专科医院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省级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情形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A、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B、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C、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D、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A、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B、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C、B)4 .省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B)5 .省级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卫生部报告突发事件情形.(八)6 .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均应在1小时内向本级政府、上级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B)7 .启动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由卫生部报国务院批准。(八)8 .省级启动地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由省政府决定,不须向国务院报告。(B)9 .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预案的规定,采取卫生防护措施。(八)10 .医疗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病人员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八)11 .医疗机构对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八)12 .接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病人员,医疗卫生机构内应当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八)13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措施,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予以配合。(八)14 .医疗机构收治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依法报告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立即对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进行调查,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