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长制工作总结.docx
河湖长制工作总结一年来,XX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总体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开展系统治理,河湖水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发展。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抓住着力点,强化体系夯牢基础。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将“党政领导、河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共治”的机制落到实处,召开县总河长全体会议1次、河湖长制工作推进会8次、培训会1次。县级河长巡河318次,乡级河长巡河3992次,村级河长巡河12738次,发现并列入台账管理问题56个,完成整改54个,2个未完成问题已制专项整改方案,正按计划有序整改。二是织密管护网络,依托“县一乡一村”三级河湖长制实现县域管理全覆盖,现有县级河长25名、乡级河长122名、村级河长389名,切实把河湖长制工作延伸到基层最小工作单元,打通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三是激发基层治理,率先在全市推广村级河湖管护“解放模式”,建立村(社区)河长工作室402个,成立“乡风文明生态超市”7个。通过“专业管护+群众护河”的模式引导群众治河爱河,组建乡镇护河队33支,河湖保护协会13个、发展会员1500余人,开发河湖管护公益性岗位IOXX个,群众参与积极性不断提升。(二)找准结合点,促进管护突出实效。一是紧扣重点环节,坚持以“六个一”为抓手,实行一日一统计,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评比,一季一督查、一季一例会、一年一考核,通过“天上看、水上巡、地上查、网上管”的方式将日常考评科学纳入年度考核,完成金家河等14条河流健康评价。二是深化综合治理,全县共建成污水处理厂(站)69个,其中县城污水处理率达90%,建制镇达85%。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Io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设施设备配套率达Io0%,256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占比66.8%o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工业污水“三排”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强化流域共治,加强与毗邻县(市、区)的合作,深入开展联合巡查、联合会商处置13次,签订XX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公益诉讼跨区域协作机制(试行)关于共同建立灌区XX片区相关区县河湖保护公益诉讼示范区的合作协议等,实现上下游、左右岸的水域共治局面。(三)紧扣立足点,创新载体打造示范。一是探索依法治水新动能,在全市率先探索推行“河湖长+警长+检察官+法官”联动协作机制。今年以来,制止非法采砂3起,侵占河岸线行政处罚1起,罚款50万元并进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查处各类违法捕捞和违规垂钓案件XX起,其中移交司法机关6件,行政处罚案件14件;提交检察建议书5份,有效打击破坏河湖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创新基层管护新举措,XX镇洞湾村、金家村等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经验,为XX县河湖管护模式作出示范引领;“XX江流域'4+2'模式破解河道清理难题”基层河湖管护经验,成功入选水利部(20XX)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典型案例。三是营造爱河护水新热潮,以“全民参与爱河护水,共建共享幸福河湖”为主题,在XX镇洞湾村高质量承办了“XX省20XX年河湖长制进乡村暨贯彻XX省总河长令(第4号)宣传活动"全年累计开展河湖长制“七进”宣传活动240余场;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乡河湖”主题摄影、书画和文学作品征集活动,征集作品122篇(幅),群众参与度不断提高,爱河护水热情分外高涨。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年以来,虽然XX县在河湖管护治理上取得一定成绩,但仍暴露出一些短板问题。一是生态环保意识有待加强,河湖水域岸线及周边废弃农作物秸秆、建筑垃圾乱堆乱倒乱扔现象依然存在,河流上下游、左右岸互联互通、协同治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乡、村两级河湖治理管护力度还不够,溪河沟渠、塘堰水库等治理管护责任还需进一步压实,管护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三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等有待进一步提升。三、下一步工作计划算下一步,XX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将进一步压紧压实河湖长制各项重点工作,持续改善河湖生态质量,以治水兴水的实际成效助力绿美XX建设。一是进一步创新举措完善机制,持续深入探索河湖治理管护新机制,总结完善村级河湖管护“解放模式”,凝聚广泛力量,提升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二是深入推进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持续开展河湖岸线保护修复,深入推进城乡水环境治理,着力抓好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三是狠抓突出问题治理整改,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和妨碍河道行洪等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开展水污染源头治理,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四是强化目标考核,进一步增强考核办法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健全工作机制,促进全县河湖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为加快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幸福河湖奠定坚实基础。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