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监测.docx
环境卫生学监测一监测方法(一)监测分工及职责(1)医院感控专职人员负责拟订全院所有科室环境卫生学和消毒效果监测的采样计划、安排和监督,针对超标项目指导整改,必要时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随机抽查。(2)实验医学科工作人员负责准备全院各科室监测所需用物,负责采样和检测工作的具体开展,符合环节质量控制要求。(3)感控护士协助完成采样等监测相关工作,保证采样质量。科室感控小组负责对每次监测结果进行效果评价并将资料妥善保管,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达到国家规定要求。(二)采样方法1、医务人员手卫生采样方法(1)采样时间:采取手卫生后,在接触患者或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2)采样方法:用1支浸有无菌O.03mol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2次(一只手涂抹面积约30CnI2),同时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有IOnl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Cnl2)计算。若采样时手上有消毒剂残留,采样液应含相应中和剂。2、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采样方法(1)采样时间:潜在污染区、污染区消毒后采样。(2)采样方法:将5cm×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1支浸有菌O.03mol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在规格板内横竖主返各涂抹5次,同时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被采表面jv于100CnI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o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IO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对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采样。若采样物体表面有消毒剂残留,采样液应含相应中和剂。3、空气微生物污染采样方法(1)采样时间: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2)采样方法:I类环境可选择平板暴露法和空气采样器法,II类、III类、IV类环境采用平板暴露法。参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要求进行监测。空气采样器法:可选择六级撞击式空气采样器或其他经验证的空气采样器。监测时将采样器置于室内中央08l.5m高度,按采样器使用说明书操作,每次采样时间不超过30min房间面积者,每增加IonI2增设一个采样点。平板暴露法:室内面积W3011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室内面积30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直径9cm)放置于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I类环境暴露30min,11类环境暴露15min,III类、IV类环境暴露5min)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4、消毒剂采样方法(1)常用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检查方法:库存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含量应依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或产品企业标准进行检测;使用中消毒液的有效浓度测定可用前述方法,也可使用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消毒液浓度试纸(卡)进行监测。(2)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采样方法:用无菌吸管按无菌操作方法吸取InIL被检消毒液,加入9mL中和剂中混匀。醇类与酚类消毒剂用普通营养肉汤中和,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和过氧化物消毒剂用含0.1%硫代硫酸钠中和剂,氯己定、季镂盐类消毒剂用含0.3%吐温80和0.3%卵磷脂中和剂,醛类消毒剂用含0.3%甘氨酸中和剂,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复方消毒剂可在中和剂中加吐温80至3%;也可使用该消毒剂消毒效果监测时中和剂鉴定试验中确定的中和剂。5、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方法(1)紫外线辐照计测定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测定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辐照计探头置于被检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Im的中央处,特殊紫外线灯在推荐使用的距离处测定,待仪表稳定后,所示数据即为该紫外线灯的辐照度值。(2)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指示卡置于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I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Imin,紫外线照射后,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6、监测质量控制(1)采样前:采样人员应做好手卫生,佩戴帽子和口罩,核对采样物品是否在有效期内。(2)采样过程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采样前棉签应充分预湿;采样过程中棉签不应触碰到采样区域以外的任何区域;拔、塞试管橡皮塞前应用酒精灯消毒管口。空气采样前需关闭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30min0操作人员的手和头不能越过培养皿上方,行走及放置动作要轻,尽量减少对流动空气的影响。平皿盖应扣放于平皿旁,采样结束后,平皿应倒扣摆放送检。水样采集时,采样容器不能触碰到采样口。(3)采样顺序:使用棉签采样时应从距离采样人员近处至远处采样,避免采样过程跨过采样区域,防止污染。空气采样时,房间内应由里向外摆放平皿,收集平皿时应由外向里,摆放和收集平皿过程中手不得越过己打开的平皿区域,避免污染。(4)采样后应及时将样本置于送检容器中送检,送检时间不得超过4h;运送过程中试管应保持直立状态,禁止平放;培养皿应倒扣于容器中,适当固定,防止倒翻。使用标本运送箱运送标本,减少标本运送过程中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