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申论模拟15.docx
四川省申论模拟15申论二、给定资料1.荆楚网2009年10月25日消息:在古城荆州,在寒江救人的英雄赵传宇的母校长江大学,又涌现出一个英雄群体。昨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该校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昨日下午2时许,在荆州宝塔河江段江滩上的两名小男孩,不慎滑入江中。正在附近游玩的长江大学10余名男女大学生发现险情后,迅速冲了过去。因大多数同学不会游泳,大家决定手拉着手组成人梯,伸向江水中救人。很快,一名落水男孩被成功救上岸,另一名男孩则顺着人梯往岸边靠近。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人梯中的一名大学生因体力不支而松手,水中顿时乱成一团,呼喊声一片。这时,正在宝塔河100米以外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施救,冬泳队员杨师傅、韩师傅、鲁师傅等人陆续从水中救起6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却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事发后,长江大学领导迅速赶到现场,当地消防、海事部门也相继赶到组织搜救。由于该处地处江水回流区域,水流湍急,坡陡水深,浅处有四五米,最深处达十几米,经过1个多小时搜寻,陈及时被打捞上岸,医护人员现场进行全力抢救,终因沉江时间过长,未能生还。至下午5时50分许,另外两名大学生的遗体也被打捞上岸。据目击者介绍,当时大家都忙着救落水的大学生,后来才发现获救的2名小男孩已离开现场。荆州市委书记应代明、市长王祥喜获悉此事后,对大学生舍身救人的事迹表示敬意,并指示该市有关部门妥善做好后续工作。昨晚,校方已成立专班处理善后事宜。2 .2009年11月5日下午,由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的“湖北省'1024,大学生英雄集体先进事迹研讨会”在武汉举行。来自大学、媒体、社科院等各界专家学者、青年学生代表20余人参与了讨论,深度发掘寒江救人的“人梯精神”时代价值和内涵。此次研讨会以“弘扬人梯精神,勇担时代责任”为主题,旨在通过对“人梯精神”的时代内涵和社会价值的深人研讨,引导全社会正确看待大学生英雄集体和“90后”一代,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进一步唱响时代主旋律,引领当代青年勇担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围绕研讨会的主题各抒己见。与会专家达成共识,认为“人梯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现代回归,“人梯精神”有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和社会价值,“人梯精神”提升了社会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人梯精神”是“90后”一代成长的宣言。3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冯桂林说:我所理解的“人梯精神”,一是他们展示了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通过这样一个正面对比,使我们感受到他们作为“90后”大学生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确实非常难能可贵,在历经磨难的进程当中,发展壮大的民族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靠这样的信心、勇气和力量。我觉得第二个“人梯精神”展示了齐心协力的品格。齐心协力是一种情操,是一种品德,是一个群体生存必不可少的要素。现在社会主张个性的彰显,但更加注重团体意识,也就是说注重个体利益,也注重集体利益。齐心的民族才能蒸蒸日上,齐心的国家才能繁荣富强。像动物界沙丁鱼有这样的本能,游到危险地段时候,队形通常是中年鱼群守在危险的路上,等到小的鱼群通过之后一半到前面探路,一半到后面守候。既然沙丁鱼有都有这样的认识,我们人就应该更加认八另外,“''"人梯精神”精神展示了舍生忘死的思想境界,表现的无私、无我、利他、利人的精神,这种精神构筑了民族的脊梁和灵魂。“1024”大学生英雄集体之所以说他们展示了舍生忘死的境界,因为脚下就是大江急流,时刻面临着死的危险,时刻面临着被吞噬生命的危险,如果没有这样的境界,就很难结成这样的一个人梯。4 .十多位大学生用他们稚嫩的臂膀连接起了一条通往生命的长梯,把生的希望让给了他人,将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在长江之畔奏响了一曲噫亮的时代壮歌。他们以青春无畏的人梯精神,诠释着“90后”新一代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用年轻宝贵的生命,传承着见义勇为、舍生取义一一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当代大学生、当代青年的崭新的精神风貌和优秀的整体形象,他们不愧为青年的骄傲和榜样。连日来,“1024”大学生英雄集体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三位优秀大学生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他们的事迹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这是荆楚大地上涌现出来的又一重大典型,是我们又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青年胸怀祖国、心系人民的崇高思想,不惧危险、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团结互助、众志成城的高尚情操。时代的风采酝酿出当代青年人的风采。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中形成的勤劳勇敢、自信善良、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等传统美德在每一代青年身上都得到体现。当代青年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特点、行为方式的多元性和选择性,都是由我们的时代所决定的。成长于改革开放时期的“90后”一代,曾经饱受各方的质疑,甚至有人认为他们是“垮掉的一代”、“崩溃的一代”。我们不否认这一代人身上的缺点、不足,这也是这个时代的诟病在他们身上的折射。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是奥运火炬海外传递还是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无论是志愿服务北京奥运会还是“1024”结梯救人,当代青年一次又一次在人民危难和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展现了这一代人的责任与担当。5 .谍战大片风声的片花里,有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个考验信仰和英雄的年代。”当人们再次为那些“因为信仰,向死而生”的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之举而感慨的时候,不禁思索:在远离战争的和平年代里,什么又是今天考验信仰和英雄的试金石呢?最近,在空军装备研究院某研究所举办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演讲会上,青年军人朴实真挚的心声让我们找到了真切的答案。他们一一新一代中国军人,深知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深知中国军人,为奉献而生,为信仰而死。在他们心中,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就是革命军人坚守的核心价值观。在世风浮躁的当下,新一代中国军人正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无论是排洪抢险,还是抗震救灾,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我们的三军精英!他们不仅为祖国筑起保卫和平的钢铁长城,更给了当代青年一种健全的、有信念、充满力量的人生启示。6 .由湖南电视台和长沙电视台联合拍摄的恰同学少年,以“同学少年”为主题,反映了毛泽东、蔡和森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莘莘学子的求学历程本是极平凡的,但恰同学少年所呈现出的朝气勃勃的青春力量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把这一切变得不平凡。这些青年学子,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只图民族之崛起复兴;他们书生意气,挥斥方道,只为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部剧以富有朝气、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激发了青年人久违了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观今日之中国,我们的青年,尤其是“80后”一代,缺失了青年应该有的激情,缺失了对这个社会所应有的责任感,却多出了青春的忧郁、满眼的茫然。很多这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浑浑噩噩地生活在一片奢华和浮躁之气中。他们有的花前月下,纸醉金迷;有的“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还有的“哈韩哈日”,对中国队的体育赛事充耳不闻,却为了某个自己很“哈”的国家摇旗呐喊。“天下兴旺,匹夫有责”,而青年一代则更应当勇于担起国家建设,社会进步之大任。梁启超先生在他的少年中国说一文中说到:“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如此雄壮的文章,道出了我们青年一代对国家的重要意义,更道出了我们青年一代应当承担起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社会责任。7 .“富二代”一词首先出现在鲁豫有约。“富二代”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代民营企业家“富一代”们的子女,如今他们靠继承家产,拥有丰厚财富。据调查,“富二代”分四类:第一类,知识成功型占20%;第二类,纨绮子弟败家型占50%;第三类,顺其自然型估计在18%左右;第四类,父衰子落型占12%o接二连三的负面事件,多次飙车案引发的血案,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在社会生活中,“富二代”经常以一种血腥、暴力和“炫富”的形象出场。要么是疯狂飙车,沦为斑马线上的杀手;要么闹市载女,言笑晏晏绝尘而去。“炫富”、“吸毒”、“调戏少女”、“打人”等贬义词汇少不了与“富二代”紧紧拴在一起,加深了社会对“富二代”的恶评。“富二代”群落挑战了中国社会的财富观和价值取向。“富二代”习惯于奢侈品消费。轻松致富,挥霍成性,产生恶劣的社会示范作用。这种示范效应引起一部分社会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质疑。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教育,社会确立了“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价值观。“富二代”的出现既挑战了核心价值观又挑战了其自身。8 .新民晚报2009年05月13日讯:近日,杭州骇人听闻的富家子弟飙车撞死浙大毕业生事件,引起强烈反响。民众不仅悲伤于鲜活生命的逝去,更愤慨于“富家子弟”罔顾他人生命的行为、撞人之后的恶劣态度。“富二代”的教育缺失问题,引发公众热议。富家子弟通常自我膨胀感强一些,令人见怪不怪。但如今“富二代”胡斌及其伙伴,撞死人后若无其事,还认为“用钱可以搞定一切”,却突破了公众的心理底线,每个善良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发问一一“他们的人性哪里去了?其父母是怎么教育的?”胡斌还是杭州师范大学大二学生,但在他身上,道德感、自制力、责任感等全无影子,这也不得不让我们质疑学校素质教育尤其是品德教育的9 .每每听闻大学生自杀事件,华中师范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陶宏开就痛心不已。前段时间,某重点大学2名学生相继跳楼自杀,让他感叹连连:“这些学生风华正茂,拥有无限前程,在他们纵身一跃的瞬间,一切化为乌有。令父母绝望也导致社会的损失”陶宏开说,他希望开通“自杀热线”,通过典型事例以及自己的经历,让大学生们明白生命何其可贵,要让对生活暂时失望者悬崖勒马,“给我陶宏开最后一个电话,我一定让你们懂得在面对宝贵生命时如何选择!”针对社会上对于“80后”、“90后”的争议,专家们也发表了观点,他们称,近年来,“80后”、“90后”见义勇为时有发生,这说明他们是值得信任的。全国道德模范、华中农业大学团委副书记徐本禹也是“80后”,他说,“80后”、“90后”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但他们同样拥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雪灾、地震以及奥运会中,他们用付出证明了自己是敢于承担责任的一代!10 .说起“90后”,有人认为是比“80后”更“崩溃”的一代。在人们印象中,他们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更为优越,个性张扬、思维活跃,但同时依赖性强、缺乏独立能力,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浮躁冷漠、缺乏责任感。实际上,从去年奥运火炬海外传递、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北京奥运会,到今年积极参与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庆各项活动,“90后”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和精神面貌,丝毫不逊于其他年代的人,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生命之梯”的出现再次说明,“90后”同样是有良知、勇担当、敢牺牲的新时代青年,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90后”鲜明的精神面貌,与他们所处的时代大背景紧密相关。当今中国,收获着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硕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社会转轨、民主政治进步、思想文化交锋、观念价值多元的复杂形势。虽然在这样一个所谓的商品化、物质化蔓延的时代里,个人权利、个人价值备受推崇,理性算计、锚铢必较无可厚非;甚至拜金享乐、奢侈浪费被视为时尚,但透过这些纷繁喧嚣的浮尘,有关良知、友爱、互助、奉献、责任、牺牲等等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依然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心中。一场“90后”的爱心接力再次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会在年轻一代的手中丢失,也不会被历史的泥沙所掩埋,它只会历久弥新,行远垂后,不断发扬光大。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