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良好性格品质的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
-
资源ID:1836359
资源大小:11.2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良好性格品质的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良好性格品质的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良好性格品质的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良好性格品质越来越受到重视。性格品质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对其未来的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品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许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性格品质的培养。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如何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品质。二、研究目标L明确良好性格品质的内涵:定义何为良好性格品质,并列举应培养的具体品质(如责任感、团队合作、诚信等)。2 .分析当前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现状:调查目前学校在性格品质培养方面的现状。3 .提出有效的培养策略:设计一系列可操作的活动和课程,促进学生良好性格品质的养成。4 .评估培养效果: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对学生的性格品质进行评估,调整培养策略。三、研究范围本研究主要面向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设置:分析现有课程中性格品质的渗透情况。2 .课外活动:探索如何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性格品质。3 .家校合作:研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性格品质培养中的协同作用。4 .教师角色:分析教师在学生性格品质培养中的重要性。四、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分析当前学校在性格品质培养方面的现状。数据来源包括:- 问卷调查:面向300名中小学生、100名教师和100名家长,了解他们对性格品质培养现状的看法。- 访谈:与10名教育专家进行深入访谈,收集他们对性格品质培养的见解和建议。初步结果显不:- 90%的教师认为性格品质培养重要,但仅有30%的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进行相关教学。- 70%的学生表示希望在学校获得更多关于性格品质的教育。- 家长普遍认为学校在性格品质培养方面的努力不足。五、实施步骤L明确培养目标根据研究目标,明确需要培养的性格品质,具体包括:- 责任感- 团队合作- 诚信- 自律- 同情心2 .设计课程与活动课程设计 德育课程:在每周的班会课中,加入性格品质培养的内容。 跨学科课程:结合语文、历史等课程,引入性格品质的讨论和案例分析。活动设计 团队合作活动: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增强责任感和同情心。 诚信教育宣讲:邀请社会企业家或优秀校友分享诚信的重要性。3 .教师培训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性格品质培养的方法与技巧,提升他们的德育素养。4 .家校合作家长讲座:定期举办家长讲座,分享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性格品质。-家长志愿者: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增强家校合作。5.评估与反馈建立评估机制,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定期评估学生的性格品质变化,收集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实施方案。六、预算计划根据实施方案的需要,制定预算计划,包括:- 课程开发费用:约5000元- 教师培训费用:约3000元- 活动组织费用:约7000元- 评估与反馈费用:约2000元总预算约为17000元。七、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本方案,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学生的责任感、团队合作、诚信等良好性格品质显著提升。2 .教师在性格品质培养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增强。3 .家校合作更加紧密,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八、总结本课题研究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课程与活动设计,结合教师培训和家校合作,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品质。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学校教育提供实用的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