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重难点易错点详细梳理【核心素养系列】.docx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重难点易错点详细梳理【核心素养系列】第一单元一、填空题1、酶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噩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2、彝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是国家根本法它规定国家的I根本制国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I基本义务。3、我们享有人身权权、财产权权、I受教匍权。4、法律、O纪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颁布,具有I强制力I和权威性。5、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6、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丝月&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我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7、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管理国家。二、问答题1、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一是彰显宪法权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宣誓仪式体现了对宪法的尊崇,让国家工作人员明白权力来自宪法,宪法高于一切,从而强化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二是强化责任意识。通过公开宣誓,使宣誓者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宣誓词中包含着公正执法、廉洁奉公等诸多要求,时刻提醒宣誓者依法履行职责,为人民服务。2.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怎样树立宪法权威?答:(1)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2)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3)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一、填空题第二单元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2、1954年颁布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1982年颁布的宪法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3、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皿国籍。4、公民身份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公民的身份号码由地位数字组成,其中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是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46周岁以上的公民,身份证长期有效。5、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一印件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6、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7、中国是全世界第亘个掌握深潜技术的国家,深海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万米的载人下潜深度记录。8、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B8并为古罗马所沿用。9、公民的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志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国籍取得了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审堂加入的方式取得。10、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邕住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11、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12、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二、问答题L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把你知道的写下来。答:(1)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2)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3)1仰扶助父母的义务(4)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2.活动园相关知识:情景1:今年6周岁的叶知秋成为一名小学生。情景2:崔Vl程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情景3:吴立敏家搬进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涉及的权利谁享有这种权利谁应该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情景1受教育权适龄儿童和少年国家、社会、学校、家庭情景2建议权全体公民国家、社会情景3物质帮助权符合条件的公民国家、社会第三单元一、填空题1、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2、全国人民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担)。3、(迪)、(E)(邮局)、(银行)等不属于国家机构。4、国家机构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6、国家的正常运转需要通过国家机构来实现,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国家机构来保障。7、(人民政府)是行政机关,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它代表国家在经济、社会等领域行驶(行政管理)职权,提供(公共服务);各级(监察委员会)是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其中(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8、(I)是解决社会争议的重要手段。9、每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总数不超过(三千)人,每届任期(五)年,每年在(第一)季度召开会议。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11、每年召开的全国人大代表会议,(国务院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都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1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空),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金)行使国家权力;一府一委两完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13 .国家机关必须在鳄范围内行使职权,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行政机关要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约束,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14 .办理户口应当去当地的公安机关;办理居民医疗保险应当去户籍所在地的医疗保障部门。15 .公民参政议政是(权利),也是(责任)。16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17 .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诉讼。二、问答题1 .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人大代表职责有哪些?他们怎样履行这些职责?答: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大代表应当依法行使代表职权,积极履行代表义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人大代表要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认真行使大会期间的各项职权。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选民的意见和要求。2 .对有关国家大事、社会生活问题建言献策的方式有:暹政府网站留言)、(给人大代豪写信建言)、(参加听证会)还可以(参加民主评议)、(给相关机构发电子邮件)、(拨打政府热线打电话)。3 .请谈谈你对“国家的兴旺与每个民族息息相关,公民参政议政是权利也是责任。”的理解?答:国家的兴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公民参政议政是权利也是贵传,它不仅仅有利于政府听取广大人民的意见,更好的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管理好国家事务;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4 .小学生能参政议政吗?答:参政议政并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事,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生活中有很多和我们关系密切的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提出来。第四单元1、在我国,未满坦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2、与我国成年人年龄规定一样的国家有英、法、也。3、很多法律规定都涉及具体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义务教育小学入学的年龄是67周岁;准许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的最低年龄是(12)周岁;因违法行为受到处罚的最低年龄是及周岁;可以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的年龄是支周岁;考取公务员就当具备的最低年龄是(18)周岁。4、专门为保护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专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强调(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理念。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7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父理)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对未成年子女有(萱教)和(保虻)的义务;子女成年后,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8 .儿童权利公约旨在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儿童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是一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公约,我国政府于(1992)年批准。9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生活缺少照料)(学习缺乏引导)(心事无人诉说)、(安全无法保障)。10 .关爱留守儿童(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11、公民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选举权、被选举权等权利。12、下列现象应依据哪些法律来解决拖欠工资一一劳动法;被高层住户扔下来的物品砸伤一一侵权责任法民法典;被人偷走钱物一一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交警作出的罚款不服一一行政诉讼法;初中没上完被家长强行要求去打工一一义务教育法:妈妈经常因为小明学习不好而打他一一反家庭暴力法16岁的小华贩卖毒品被抓一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社区网吧经常对未成年人开放一一未成年人保护法二、问答题1 .未成年人依法维权的途径有哪些?答: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及时将情况告诉家长、老师或向学校报告;寻求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如向律师等专业人员请教,向居委会或村委会求助,向法律援助部门求助,向妇女儿童保护组织求助等;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如请求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办事,请求公安机关立案查办,向检察院提起控告、申诉,向法院起诉等运用法律维护我们的权利。2 .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的,可采取哪些措施?由父母学校管教由公安机关治安处罚;由政府收容教养;由法院追究刑事责任。3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该怎么办?答:我们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大家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4 .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答:当遭遇侵害时,应当冷静应对,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报警求助,以保证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