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的个案研究 论文.docx
重度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的个案研究摘要:本案例是对一名重度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的个案研究,通过对丁某某基本情况的了解和入学前八大领域能力的评估,重点是语言能力的评估,制定相对应的训练措施并展开训练。再次评估训练后的能力情况,进行讨论与反思。关键词:自闭症语言训练个案研究一 .基本情况:丁某某,男,2017年3月13日出生。学生母亲患有癫痫,怀孕时一切正常,足月剖腹产。出生时不会哭,出生两天后才会睁开眼睛,其它情况都良好。两周岁时才会走路,走路时经常会摔倒。两周半时,家人发现学生不愿和小朋友一起玩,不说话,于是带学生到上海医院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是发育迟缓。在后期的生活中观察发现,学生的情况不对,经人介绍到南京脑科医院行进检查,。2020年8月被确诊为重度孤独症,医院建议到南京进行康复训练,但家庭条件不允许,遂放弃。之后咨询残联,2020年9月到某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学习训练。学生家庭居住环境舒适安静,家人相处融洽,与邻里相处和谐。家庭成员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父亲长期在外工作,陪伴学生时间较短。其母亲身体不好,在家与学生奶奶照顾学生。学生父母对学生比较温和,对学生期望值低,在训练中基本不参与。奶奶是学生的主要监护人,照顾学生的衣食起居,对学生期望值较高,但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认知不够,对孩子比较溺爱。二 .入校时基本情况分析:从八大领域对学生进行初次评估。I三 .训练措施:针对学生在各大领域的评估结果,作为个训老师的我,制定适合学生的短期训练目标和长期训练目标。在个训课课程设置上,基于学生八大领域的评估情况,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评估时学生需要辅助才能完成的项目,根据学生的发展与个性特征,对学生欠缺的领域进行训练和辅导。正所谓“跳一跳,摘个桃”,难度不会太大,学生也有学习的能力和动力。本次个案主要针对学生的语言展开训练。1 .第1阶段(1)口部动作模仿从被动辅助完成动作到能听从指示模仿完成动作。主要是为了锻炼舌头的伸缩能力和舌部肌肉转动能力,增强舌头运动的力量和灵活性,为正确的舌位和发音打好基础。上课前的口舌操动作有:张大嘴、闭上嘴、打哇哇,伸缩舌,舔唇,咬唇,卷舌等。因为学生的舌部肌肉较僵硬,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采用适当方法。如练习伸缩舌时,学生完全不会,我就会拿出学生爱吃的棒棒糖,放在嘴巴前面,学生想吃糖就要伸出舌头,慢慢的学生就会伸出一点舌头了。学生不会舔唇,就将海苔撕成小块贴在嘴唇四周,想吃海苔就必须得舔,舔唇这个动作就慢慢学会了。(2)气吸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锻炼呼气肌肉群和吸气肌肉群的力量,锻炼学生说话用气和控制气流的能力。如:吹哨子吹气球,吹蜡烛,吹风车。(3)交往动作模仿学习模仿并明白模仿动作的意义。如:听指令拍拍子表示高兴,摆摆手表示再见、拱拱手表示感谢、伸出手表示要东西、拉拉手表示友好等。(4)模仿发声仿哭声,抓痒令发出大笑声,张大嘴巴发声“啊”,即使在训练过程中出现无意义的叫也要给其强化,鼓励发声。2 .第二阶段训练发单音、叠音时期。这个阶段要注意刚建立的注视及对视,使学生学会模仿老师的口型发音,此时不需刻意纠正儿童发音的正确性,以防止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及学习兴趣。(1)要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的物品转化为对训练者面部的注视,提高目光对视时间和注意力,使学生能较好的模仿口型发音。(2)让学生知道听叫他名字时会产生反应,如回头、抬眼看老师等,学习应答“哎(3)模仿单音节发音,如:a、i、u、o、e、b从儿童最亲的人物母亲开始,学习发唇音“妈"。(4)满足学生的动机需求,由物体强化物到社交强化物的转变,在学生表现良好的情况下拍一拍,亲一亲,抱一抱,等的动作中学习发爆破音“拍、打、抱"。(5)采用“轰炸式”方法,对能发出的音,老师进行多次的重复刺激和训练,巩固加强。(6)看图片,练习发音,模仿说出单韵母,说出物品名称如:马、八、拔等。(7)看仿真玩具,模仿声音,动物叫声,汽车、火车及打枪的响声等。如小猫“嘀嘀”叫,小狗"汪汪"叫,汽车"滴滴",火车"呜呜”.3.第三阶段学习发双音节词语。这个阶段让学生学会模仿两个音节的连续发音,它是标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可以将认知渗透到教学中。(1)利用学生已学会的单音节开始学习迭音如“爸爸、妈妈、杯杯、瓜瓜、包包”等。(2)在会发的音节的基础上学习双音节词语如:"杯子、西瓜、面包”等。(3)利用实物和图片,帮助学生进行双音节词语的发音学习。可采用先指指"杯子",拿起"杯子",说出“杯子"三步骤学说词语。(4)学生学说双音节词语阶段,不易矫正发音速度及音质,需要增加说出词语的数量,鼓励学生敢于仿说,但要重视口型模仿发音时的音节数量。4.第四阶段简单问答沟通训练。这个阶段,让儿童能建立简单的问答对话。学习知道与自己有关的熟人之间的关系,会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也是我下个阶段将要进行的训练内容。三.训练后效果反馈:从八大领域对学生进行效果反馈,反馈结果见表三。训练前、后效果对照见表四。五、总结与反思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原来孩子对老师的语言不能理解,毫无反应,现在逐步地从单纯性的发音发展到双音节语言了,也从中得出一些感悟:1 .爱心、耐心、有效心缺一不可,坚持才会有胜利孤独症儿童训练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积累的过程,作为一名特殊教育老师,对这些特殊的孩子有爱心和耐心是最基础的,我们需要用我们的爱去温暖和感染他们。有效心更不可缺,那是我们的持续动力。在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让我们看到效果和进步,看到未来和曙光。2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运用合适的教育方法:正强化、惩罚法、消退法以及强化物、社交强化物的使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找到合适学生的教育方法。正强化技术的使用,首先找到学生喜欢的强化物,在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或反应时,给予奖励,从而使行为或反应强度、概率或速度增加。该技术的使用有效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个训的过程中,逐渐的减少强化物的使用,用社交强化物来替代,比如学生做的很好时可以给他一个"棒",或者抱抱他,摸摸他的头,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肯定。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爆发自己的情绪,经过后期的观察,学生情绪的爆发有时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消退的方法,漠视、不理睬来消除他这种行为。后来观察发现,学生的这种情绪爆发次数明显下降!在相处的过程中仔细的观察、思考和尝试,找到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摸索、探究。当学生爆发情绪时,首先要分析学生情绪爆发的原因,根据学生情绪爆发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制止:尝试制止孩子不恰当的行为,可以口头提示或以行动来制止孩子的行为。引开注意或专注转移:可提供或引导学生以一些合理或可以接受的方法来取替。例如:学生坚持要某些物件或做某些事情,而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时,分散孩子的执着,用其他形式的事情或物件取缔。任其发泄:当学生的情绪过分高涨,没法把有的情绪安定下来时,找个安全的空间或可接受的方法,让学生把不满的情绪抒发出来。正确的诱导,诱导学生用恰当的情绪表达。3 .老师和家长相互配合非常重要老师在学生的训练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家长在训练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制定相同的教学目标,运用相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学校与家长在今后的日子里需要继续的巩固与加强训练的成果,要注重学校训练与家庭训练的结合,老师与家长的密切配合,相辅相成,共同努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的效果。4 .困难不足和改进方法在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和困难,现在孩子的语言是出来了,但是语言的清晰度和准确度不够,不能主动与人沟通,这还需要我不断的学习专业的知识,多看各类书籍,充实自己,借鉴别人的经验,同时也要善于观察发现,探究适合学生的教育训练方法。参考文献孤独症儿童发展能力评估手册,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修订2张福娟、江琴娣:特殊儿童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9,58-66,140-142.3郭延庆:应用行为分析与儿童行为管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3(2020.10重印),63-66,39-46,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