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水到哪里去了》教案.docx
-
资源ID:1814164
资源大小:11.1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水到哪里去了》教案.docx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水到哪里去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科学观念:了解水的蒸发现象。认识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2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问题。3 .探究实践:设计并进行水蒸发的实验。学会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4 .态度责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严谨的实验态度。增强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二、教学重点1 .掌握水蒸发的概念和影响因素。2 .进行水蒸发的实验探究。三、教学难点1 .理解水蒸发的微观过程。2 .设计有效的对比实验。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浅盘子、水、湿布、扇子、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等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2 .学生准备:科学活动手册、铅笔。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水的蒸发1 .导入(5分钟)问题导入: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湿的衣服会慢慢变干,水洼里的水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那么,水到哪里去了呢?引出水蒸发的话题。展示现象:展示一些水蒸发的图片或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水的蒸发。2 .新课学习(30分钟)水蒸发的概念(15分钟)教师讲解:讲解水蒸发的概念,即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举例说明:列举生活中更多水蒸发的例子,如烧水时产生的水蒸气、雨后地面变干等。水蒸发的特点(15分钟)观察讨论:让学生观察浅盘子里的水慢慢减少的过程,讨论水蒸发的特点,如缓慢、无声、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教师引导:引导学生思考水蒸发时发生了什么变化,从微观角度解释水蒸发的过程。3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内容:回顾水蒸发的概念和特点。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水蒸发的现象,并思考水为什么会蒸发。第二课时: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1.复习导入(5分钟)提问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水蒸发的概念是什么?水蒸发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2.新课学习(30分钟)提出问题(5分钟)教师提问:水蒸发的快慢一样吗?哪些因素会影响水蒸发的快慢呢?猜想假设(10分钟)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如温度、空气流动、表面积等,并提出假设。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的猜想假设。设计实验(15分钟)确定变量: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实验中的变量和不变量。设计方案:学生根据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方案,如探究温度对水蒸发快慢的影响,可以设置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进行对比。教师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指导和完善。3.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内容:回顾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和设计实验的过程。强调重点:强调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下节课进行实验。第三课时:进行实验探究1 .复习导入(5分钟)提问复习:回顾上节课设计的实验方案,提问学生实验中的变量和不变量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2 .新课学习(30分钟)进行实验(15分钟)分组实验: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分组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巡视:教师巡视各小组的实验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分析实验结果(15分钟)小组讨论: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实验结果和结论。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得出影响水蒸发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温度、空气流动和表面积。3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内容:回顾实验过程和分析结果。强调结论:强调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水蒸发的小短文,介绍水蒸发的现象、影响因素和在生活中的应用。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直观的现象、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让学生深入了解水蒸发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安全指导,确保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同时,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节约用水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