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法(试行)》全文及解读.docx
-
资源ID:1813308
资源大小:12.0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海南省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法(试行)》全文及解读.docx
海南省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了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野生植物保护、发展和利用等活动,适用本办法。药用野生植物和城市园林、自然保护地、湿地内的野生植物保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条本办法所保护的野生植物,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长的珍贵植物和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领导,将保护野生植物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规定和野生植物名录分工,分别主管本行政区域职责范围内野生植物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野生植物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和监督。其他有关部门依照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植物主管部门应当开展保护野生植物的宣传教育,普及野生植物知识,增强公民保护野生植物的意识。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志愿者开展野生植物保护知识宣传活动,营造保护野生植物的良好氛围。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义务,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植物及其生长环境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第七条野生植物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制定和公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由省人民政府林业、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商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等有关部门制定,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报国务院备案。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植物主管部门可以在国家级或者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类型保护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建立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点或者设立保护标志。禁止破坏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点的保护设施和保护标志。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植物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其生长环境的调查、监测和评估,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外分布区域、种群数量及结构、生境类型、生态状况等进行调查、监测,并采取措施,维护和改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长条件。由于环境影响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长造成危害时,野生植物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调查并依法处理。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植物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对生长受到威胁或者濒危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应当采取生长环境修复、人工扩繁、野外K归等拯救措施,保护或者恢复其生长环境,必要时建立野生植物繁育基地、种质资源库或者采取迁地保护措施。鼓励单位和个人建立野生植物繁育基地,开展野生植物人工培育和开发利用。第十一条建设项目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长环境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提交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应当对此作出专项评价;生态环境部门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时,应当征求同级野生植物主管部门的意见。野生植物主管部门应当对上述专项评价进行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对建设项目提出具体意见。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当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意见,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环境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第十二条禁止采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因科学研究、人工培育、文化交流等特殊需要,采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有关规定办理。采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应当向采集地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申请办理采集证。第十三条重大工程建设应当避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因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无法避让或者无法有效保护,确需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建设单位应当提交工程立项文件及工程实施相关背景资料;需要移植的还应当提交移植原因、移植方案及移植后管理措施说明材料,并应当优先考虑就近移植。移植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第十四条采集野生植物应当按照批准的种类、数量、地点、期限和方法进行,并接受采集地野生植物主管部门的监督O禁止超采和采用灭绝性方式采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植物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应当加强对采集野生植物行为的监管,对违法违规采集野生植物的行为应当予以制止,并及时将涉嫌行政违法问题线索移交给所在地执法机关处理。第十五条出口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应当经省人民政府野生植物主管部门批准。出口人工培育野生植物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培育场所所在地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野生植物主管部门办理备案。第十六条执法机关依法没收的野生植物及其制品,应当移交给同级野生植物主管部门按规定处置,或者经野生植物主管部门同意,交由相关科研机构用于科学研究。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范围内执法机关依法没收的野生植物及其制品,应当移交给同级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机构按规定处置。对于执法机关移交的野生植物,适宜回植野外的,野生植物主管部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及时组织就近回植,无法就近回植的则回植至其他适宜生境;对于不适宜回植野外的野生植物及其制品,野生植物主管部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可以采取公益捐赠、调配、变卖、公开拍卖等方式依法处置;对于存在生物安全、生态安全或者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的野生植物及其制品,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公益捐赠、调配的对象应当是国有单位,公益捐赠、调配的野生植物仅限用于科学研究、种质资源保存、科普宣教、展示、公益利用或者人工培育等公益性活动,不得用于经营性活动,且双方应当签署协议;变卖适用于需要办理行政许可的限制流通的野生植物及其制品;公开拍卖适用于不限制流通的野生植物及其制品。第十七条本办法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人民政府林业、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分类解释。第十八条本办法自2025年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三年。国家和本省有新规定的,按照新规定执行。海南省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法(试行)政策解读一、工作背景野生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海南拥有独特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是我国最重要的热带野生植物物种基因库,全省本土野生维管束植物有4689种,其中列入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27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海南特有种有31种,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为维护全省生态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海南面临的生物生态安全维护压力同样巨大,物种多样性和脆弱性并存。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制定我省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法,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法规的具体实践,也是保护我省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客观要求。二、制定依据海南省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起草,同时参考陕西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浙江省野生植物保护办法重庆市野生植物管理办法等已出台野生植物保护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省份。三、主要内容办法共十八条,不分章节,主要内容如下:(一)明确野生植物主管部门职责。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按照条例规定和野生植物名录分工,分别主管本行政区域职责范围内野生植物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野生植物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和监督。(二)建立野生植物名录管理制度。野生植物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制定和公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由省人民政府林业、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商生态环境、住建等有关部门制定,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报国务院备案。(三)建立野生植物调查监测制度。办法规定县级以上野生植物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其生长环境的调查、监测和评估,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外分布区域、种群数量及结构、生境类型、生态状况等进行调查、监测,并采取措施维护和改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长条件。(四)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项目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长环境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提交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对此作出专项评价;生态环境部门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应当征求同级野生植物主管部门的意见。(五)明确野生植物采集要求。因科学研究、人工培育、文化交流等特殊需要,采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采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应当向采集地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申请办理采集证。(六)建立人工培育野生植物自主备案制度。为更好地服务出口企业,办法规定出口人工培育野生植物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培育场所所在地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野生植物主管部门办理备案。(七)明确野生植物罚没处置方式。办法对罚没财物管理办法作了细化规定,明确野生植物主管部门对执法机关移交的野生植物及其制品,可以采取公益捐赠、调配、变卖、公开拍卖等方式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