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环境廉政教育讲稿.docx
-
资源ID:1810509
资源大小:19.25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环境廉政教育讲稿.docx
一、何谓廉政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深化标本兼治,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2013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202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也明确指出,“必须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上述重要论述和重要要求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一)文化所谓文化,就是文治教化,是指人类社会创造的全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文化何来,由人化文;文化何用,由文化人。文化的关键在“化工这个“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就像冬去春来时的冰雪融化,风吹草木后的大地绿化,风吹岩石叫山体风化。文化,说到底,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内心标准。我们有两种食粮,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物质食粮用来喂饱我们的肚子,精神食粮用来拓展我们的认知。其中,精神食粮就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集体记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有关文化的提法,最早出现在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中华文化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人文”一词。中华文化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从古到今,从3300多年的殷墟、3200多年的三星堆、2500多年的曲阜孔庙、2200多年的秦始皇陵,到1700多年的敦煌莫高窟、1300多年的布达拉宫、1000多年的苏州园林,再到930多年的西安碑林、600多年的紫禁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正是基于此,中华文明才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的文明。应该说,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始终匡合九州,屹立东方。(二)廉政文化所谓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的一种文化,是关于廉洁从政和廉政建设的文化,包括廉政知识、信仰、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其中,廉政知识体现人的素养,廉政规范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廉政信仰推动人们形成良好的廉政修养和生活方式。廉政文化,大致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是清正廉洁、昌明有序的政治文化,表现为掌握公共权力的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淡泊名利,恪守宗旨,勤政为民。二是崇尚法纪、公正乐善的社会文化,表现为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洁从政文化氛围,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以健康向上、追求清廉的廉政文化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三是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的职业文化,表现为各阶层的从业人员勤奋工作,克己奉公,遵纪守法,求真务实,勇于创造。四是团结向上、诚实守信的组织文化,表现为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国有企业等公共组织依法行政,公道正派,公正透明,诚实守信,廉洁高效。廉政文化,大致有九个功能,即舆论导向功能、规范约束功能、生成教化功能、浸润渗透功能、辐射影响功能、鼓舞激励功能、凝心聚力功能、评判矫正功能、审美陶冶功能。廉政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是廉洁从政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它以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廉政理论为统领,以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廉政文学艺术为载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二、历史上哪些人参与了廉政文化的创造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内容。那么,历史上究竟有哪些人参与了廉政文化建设呢?我认为,主要是三类人,他们是古代开明的皇帝、有见识的思想家、有远见的普通官员和平民百姓。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污吏,对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二是制定了整肃贪污的纲领大诰。朱元璋把自己亲自审讯、判决定案的贪污案例汇总,加上自己惩治贪官的“训导”及颁布的法令,形成了一部特别刑事法规,并下令在全国广泛宣传。三是发明了“剥皮擅草”的残酷刑罚处置贪官。朱元璋认为对贪官处以斩首,以及挑筋、断指、断手、削膝盖等酷刑都太便宜他们了,为此还发明“剥皮擅草”的残酷刑法。将剥下的人皮制成鼓或者制成人皮稻草人,立于衙门门口或者当地土地庙门口,用以警告继任官员,切勿贪赃枉法。四是敢于从身边的“高干”开刀,对自己培养的官员也决不姑息迁就。一些元朝的旧官吏、一些造反起家的功臣,以及一些朱元璋自己培养的官员,皆因贪腐事发而纷纷成为刀下鬼。据记载朱元璋在位31年间,处死了超过15万的贪官。第三,反腐倡廉最果决的皇帝一一雍正皇帝。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稹,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克服各方面阻力,采取了非常彻底的反腐措施,对待反腐态度果敢,雷厉风行。一是成立了类似现在“审计署”的反腐机构。雍正派钦差大臣查办地方官的贪污案件,同时抽调一大批候补州县协查案件。并对查出的贪官就地免职,从参与查案的官员中选派同级官员接任。这样一来,接任的官员就不会为前任官员打圆场,填补亏空,遏制了“前腐后继”的歪风。雍正还成立了帝,派来送礼的老太监执意要面见包拯,要他接旨受礼。这下可难住了包贵,万岁送来的礼不收,这不是抗旨不遵吗?可父亲之命他又不敢违,只好请老太监将送礼的缘由写在一张红纸上转呈父亲。老太监提笔在红纸上写了一首诗:“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包贵让王朝把诗拿到内衙呈给父亲。不一会儿,王朝带回原红纸交付老太监。只见原诗下边添了四句:“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操劳为官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明代有名的清官于谦,是一个廉洁奉公、敢于担当的人。当时,朝廷宦官掌权,腐败成风。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特产去吗?”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大意是,绢帕、蘑菇、线香这些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可是因为贪官污吏的搜刮,反而给人民带来灾难。所以我什么也不带,只带两袖清风去朝见天子,免得被人说长道短。第四,诫妻教子,共守清白。比如,白居易给妻子写了一首诗,名为赠内。在诗中,他强调生活中不需要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只要满足基本的衣食需求即可,重要的是保持廉洁、清白。诗中有这么一段:“人生未死间,不能忘其身。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缙絮足攀寒,何必锦绣文。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我亦贞苦土,与君新结婚。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陆游在儿子到吉州任职前,给他写了首诗,教育他要生活俭朴,清白自守,做个廉明的好官。诗中说:“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一钱亦分明,谁能肆谗毁。聚俸嫁阿惜,择士教元礼。我食可自营,勿用念甘旨。衣穿听露肘,履破从见指。山门虽被嘲,归舍却睡美。”第五,母教子廉,妻阻夫贪。我们讲个“陶母责子”的故事。东晋的陶侃,年轻时担任负责河道和渔业的官吏。利用工作之便,曾经把一陶罐腌鱼托人送给母亲。陶侃母亲对来人说:“这是哪里来的?”来人说:“是官府所拥有的。”陶侃母亲将腌鱼封好并且回信,责备陶侃说:“你身为官吏,把官府的物品送给我,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还增添了我的忧愁。”陶侃读罢非常后悔,自此将母亲的训导牢记在心,在其后为官中始终清正廉洁。明朝马皇后,是个管得住朱元璋的人,既是“贤内助”,又是“廉内助二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多次提出欲寻访马皇后亲族,以封爵禄,但均被马皇后婉言谢绝。她说:“爵禄私外戚,非法。且妾家亲属未必有可用之才。一旦骄淫,不守法度,其后果不堪设想,前朝外戚之覆政,皆由于此!”这叫什么清福呀?"胡九韶回答说:“我们有幸生活在太平之世,没有战乱。一家大小有吃的有穿的,没有饥寒。家中没有人病在床上,也没有人被关在监狱里,这不是清福又是什么呢?”我非常欣赏这么一段话:在你获得金钱的过程中,如果感到紧张或屈辱,那么,获得金钱之后就不要指望会生活得怡然自得,用起这些钱,你会感到恐惧和不安,这就是金钱本身固有的阴谋。古人说得好,“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就是明智的人在事端尚未出现征兆时就能预见,智慧的人在危险还未来临时就能规避。当今社会观念激荡,需常洗心灵之垢;物欲诱惑,应常敲警世之钟。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定要戒贪欲、懂知止,做好人生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是要坚守一种情怀,就是家国情怀。“二”是要结交两个知己,就是运动和阅读。“三”是要做好三种人,就是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白人和作风上的正派人。“四”是要做好人生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加”就是加强学习,提高素养;“减”就是减少应酬,活出自在;“乘”就是乘势而上,不骄不躁;“除”就是除去私心,廉洁自律。实际上在生活中,我们要用好“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做到在人生低谷时不放弃,在纷繁复杂中保持取舍,在乘风破浪中保持冷静,在世事更替中守住本心。“五”是要经受住人生的“五大考验”:一要经受住利益的考验,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二要经受住金钱的考验,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三要经受住权力的考验,要公开用权、公平待人、公正做事;四要经受住价值的考验,要正确估价自己;五要经受住交友的考验,一定要谨慎交友。“六”是要用好“六面镜子”,就是经常用“平面镜”照照自己,用“显微镜”查查问题,用“放大镜”论论危害,用“多棱镜”找找根源,用“透视镜”解决问题,用“望远镜”定定方向。“七”是要算好人生的“七笔账”:一要算好“政治账”,避免自毁前程;二要算好“经济账”,避免倾家荡产;三要算好“名誉账”,避免身败名裂;四要算好“家庭账”,避免妻离子散;五要算好“亲情账”,避免众叛亲离;六要算好“自由账”,避免身陷囹圄;七要算好“健康账”,避免身心憔悴。“八”是要做到八个“慎”,即慎独、慎微、慎言、慎行、慎欲、慎友、慎始、慎终。作为领导干部,一旦出了事就成了“四不”干部。哪“四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忠,就是辜负了党的培养,对不起党,是谓不忠;不孝,就是无法为父母养老送终,是谓不孝;不仁,就是把妻子、儿女给害了,是谓不仁;不义,就是把一些跟着自己的同事给害了,是谓不义。(二)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心理平衡廉政文化发展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有得有失,得失相当,大致呈现一种平衡的状态。没有只得不失的人,也没有只失不得的人,关键还是要看是否能换个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正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忍受了别人不能忍受的,才能享受别人所享受不到的。讲个故事。人们在山顶上修建寺庙时,将一块非常大的花岗岩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来做殿前石阶,另一部分用来做佛像。寺庙建好后,前来拜佛的人很多,香火很旺。于是,石阶的心里就不平衡了。一天夜里,它对佛像说,“咱们两个本是出自同一块石头,为何人们都要踩着我来供奉你,而你却高高在上接受人们香火。”佛像叹了口气,对石阶说,“你只经历了四刀就被做成石阶,而我却经历了千刀万副才被雕刻成佛像。”保持心理平衡,要守住我们身边的幸福。失去时不要过于沮丧,得到时也别得意忘形。要做到成功时保持冷静,失败时保持镇静,思考时保持宁静,烦恼时保持清静。保持心理平衡,还要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以出世的态度做人。我认为,最好的人生就是怀一颗孔子心,染一身庄子气。这是一种人生态度。怀一颗孔子心,染一身庄子气,在天作飞燕,落枝成麻雀,收放自如高下皆宜,既如君子般自强坦荡,又似隐士般自在逍遥。我们在工作中努力奋斗,在生活中闲情逸致,人生有张有弛,有滋有味。(三)可以帮助我们修炼心性廉政文化发展史告诉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只有安顿好我们自己这颗“心”,才能无惧风雨考验,才能拥有圆满人生。所谓“心兵不动,万事从容”,“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就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心性的重要性。作家周国平曾说:人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二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一个人的内心决定了他的生命轨迹。讲个故事。苏东坡在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