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docx
“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水安全是水旱灾害总体可控,城乡用水得到有效保障,水生态系统基本健康,水环境状况达到优良,涉水重大安全风险挑战可有效应对,其他重要涉水事务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安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把水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解决新老水问题、保障水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十四五”期间,区水利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市水利局的坚强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主线,围绕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健全水利改革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夯实农村水利基础等领域的主要任务,积极推进民生水利、水资源开发利用及节约保护、防洪减灾等工程建设,水利投资持续增长,水利建设长足发展,依法治水管水能力进一步提升,圆满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规划实施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水安全保障。9.3节水措施方案与节水效果评价100第十章保障措施11210.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11210.2 加大政府投入,保障水利建设11210.3 强化执行力度,确保项目进度11310.4 调动公众参与,听取公众意见11310.5 强化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1131。.6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工作合力114第一章概况.M.a区位于市主城以西,是四川及渝西地区到主城的交通要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06o02106o21北纬29。1729。53。区东邻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接江津区,西连铜梁区、永川区,北接合川区、北硝区;东西宽15.5km,南北长66.5km,幅员面积914.42km2o区区位示意图见图I-IoS例I京市主W区外区II地级打R中心M在地,存外)LT至庆市界卜4庆E区县(由治县)界I主K区范&及IeIa泊州行政中心地区.行政公所在地一一4图Ti区域地理住置图区下辖15个镇街,其中有璧城、璧泉、青杠、来凤、丁家、大路6个街道,以及大兴、正兴、八塘、七塘、河边、福禄、广普、三合、健龙9个镇,区行政区划见图1-2。八塘镇七塘镇铜;梁福禄镇.大兴镇永正兴镇Jll丁家街道三合镇广普镇图121.1.2B区地处川东南弧形构造带,大路街道沙河边镇坪坝璧城街道璧泉街道璧山J九、-龙青杠街道,坡来凤街道健龙镇江/津区行政区划华羞山复式背斜中的温塘峡背斜与沥鼻峡背斜之间。温塘峡背斜在区境内称东山,东翼陡西翼缓,核部地层为三叠系嘉陵江灰岩,沥鼻峡背斜在区境内称西产教融合生态区(大学城西区),引进一批应用研究型本科高校力提升取得显著成效,5级及以上河流堤防护岸达标率达到85%o水旱灾害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明显增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优化配置目标。水资源刚性约束能力明显增强,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基本建立,全社会节水护水惜水意识明显增强,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均衡协调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规划至2030年,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1.9亿m3数据引用市区十五五节约用水规划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19年均下降16%、9%,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25o加快建成以大型引调水工程为主、中小型水库为辅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城乡供水保障和抗旱应急能力明显增强,质量明显改善,水利工程新增年供水能力4000万m3,规模化供水覆盖程度明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o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目标。涉水空间管控制度基本建立,50km2及以上河流、湖库管理范围基本划定,河湖库水源涵养与保护能力明显提升,重点河湖生态流量基本得到保障,水环境状况明显改善。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全区水土保持率提高到80%。涉水事务监管目标。河长制法治化、长效化推进,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河湖水域岸线得到有效管控,重要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达到90%o水文水资源、河湖生态、水土流失、水灾害等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建立,智慧水利初步实现。大中型水利工程安全监测全覆盖,水工程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明显提升。政府本解决工程性缺水、城镇防洪保安、农村饮水安全、城市应急水源、水管理薄弱等五大问题,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现代高效灌溉、防洪减灾、水资源保护和河库健康保障、水管理服务等五大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为区率先实现同城化、新型城镇化及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3)建设节水型社会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积极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落实市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通过发展节水农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建设节水型机关、节水型单位,打造节水型城市,加强再生水循环利用,推广家庭节水器具等措施,着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市下达目标值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合理下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逐步提高,2030年末全部区级机关和50%的区级公共机构建成节水型单位。建设,彰显乡村民俗文化,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做大做强水文化旅游产业和休闲度假产业。三是针对“十五五”规划染房水库、河道治理等工程,在工程的前期设计或实施过程中尽量把人文风情、河流历史、传统文化等元素融合到水利工程设计中,着力建设一批公共生态水文化空间,实现水利与园林、防洪与生态、亲水与安全的有机结合,从单纯防洪提升为防洪、生态和景观综合推进,实现既保障工程安全又展现建筑美学。四是继续加强水利文物、史料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工作,加强水利遗产的科学有序开发利用。持续打造水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提高民众对水生态文明的认知水平,全社会形成以节水、护水、爱水、亲水为核心的水生态价值观。专栏6水文化重点建设任务巩固现有一传统涉水文化弘扬工程,提升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进一步推进秀湖公园智慧景区创建;结合农村环境工作、农村水系整治等项目,持续推进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乡村、水美乡村的建设;结合“十五五”规划水利工程,着力建设一批公共生态水文化空间;开展涉水文化遗迹调查保护工作,深入挖掘保护区内历史景观遗迹。4.5<“十五五”期间区将根据建设网路强国、数字中国、智慧水利的战略部署,加快智慧水利信息化建设,对标规划区墙情采集升级改造、区水质自动检测设备升级、水质监测中心升级改造等工程,项目总投资5499万元源开发利用。全面完成用水统计调查制度改革,积极开展水资源费改革准备工作,强化饮用水源在线监测维护。推进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工作,做好现有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收集,加强地下水监测站网运行维护。5.4*以守住水利工程特别以水库安全为底线,坚持建管并重,推行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监管,压实各方主体责任,加强安全规范运行监管,建立良性运行管理体制机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实现水利工程综合效益最大化。抓好水利工程建设监管,加快规范建设管理制度,积极引入BIM等智能化、大数据管理手段,推行水利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全要素智慧管理。严格工程建设质量考核,强化工程施工监管,建设周期内全过程跟踪审计。加强水利工程征地移民安置工作。加强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和服务,强化水利工程建设稽查。加强对水利建设资金监管,严格执行水利财政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制度。强化水利工程建设信用信息管理。加强水利工程安全规范运行监管,建立良性运行机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工程管护主体、管护人员和管护经费落实情况的监管。推动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改革,合理选择管护模式,推进信息化、标准化、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运行。三是探索推进水权交易试点,按照不同用水类型,完善水资源使用权管理制度,尝试开展水权交易试点。鼓励和引导地区间、流域间、行业间、用水户间开展水权交易;鼓励将节余农业水权、水量以市场交易方式向新增的二三产业用水户交易。继续加强流域上下游、重要水源地、重要水生态修复治理区等水生态补偿机制。6.4.2ft一是继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将农业供水价格管理纳入政府价格管理的范围,推行农户终端水价制度。结合区境内大沟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善农业供水计量设施,制定农业灌溉用水基础价格,夯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基础。对农作物灌溉用水实行定额制,超出定额部分按高于基础价的价格收取,切实加大农业灌溉设施改造力度,对末级渠系改造进行试点。改革农业供水管理体制和水费计收方式,转变农村集中供水管理模式,由福利水逐步向商品水过渡。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二是全面实行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全面实行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在充分考虑居民和企业经济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对居民生活用水、工商企业用水、机关事业团体用水实行不同的水价。同时,要严格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全面实现分户装表,计量收式的人才交流,促进水利和其他行业融合发展,加快人才流动速度。二是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创新。在培养壮大优秀科技人才队伍的同时也要注重大力引进高水平、高素质人才,做到人才资源的开发、调配、利用与重大发展项目、重大工程项目、重大工作布局一起抓。研究完善人才引进配套政策,解决引进人才任职、社会保障、户籍、子女教育等问题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做到既能引进人才,也能留住人才。对于急需紧缺的人才,开辟专门渠道,实行特殊政策,实现精准引进。三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以解决水利重大问题为目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要整合培训资源,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为重点,科学制定实施人才培训计划,积极与高校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采取定向或委托培养方式,着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从而引领带动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针对基层水利人才匮缺问题,根据基层水利工作实际和需求,开展针对性综合培训、业务培训和在职学历教育,通过脱产培训、网络培训、电大开放教育等方式,不断提高基层水利职工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在培养和引进人才同时也要注重实施后备人才梯队建设计划,建立后备人才储备队伍。四是加强宣传引导。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加大对创新行动的宣传力度,及时总结报道先进经验、典型做法和第七章投资规模及实施效果7.1根据“十五五”水安全保障的目标和主要建设任务,在总结“十四五”规划完成情况及投入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突出重点、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分析中央、市级、区级的财力和投入可能性,在确保“十四五”续建项目建设投资需求的前提下,结合“十五五”规划拟建重点项目筛选情况,按不同工程类别投资及其可能来源测算“十五五”时期水利投资规模。经统计“十五五”时期共规划实施64个水利类项目,总投资约42.61亿元,见表7-1o主要为防洪减灾重点项目21个,投资5.06亿元;骨干水源工程重点项目3个,投资21.12亿元;城乡供水重点项目U个,投资9.1亿元;节水工程重点项目6个,投资4.67亿元;水生态重点项目4个,投资0.32亿元;水利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4个,投资0.54亿元;其他项目3个,投资1.8亿元。本规划从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出发,针对我区当前经济发展和水安全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进行了规划部署,明确了“十五五”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