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8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

    • 资源ID:1807349       资源大小:36.1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8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

    第噌漳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I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应学生用书第108页)识记一基础梳理读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图,回答问题。看精彩微课1 .农业区位含义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2 .主要区位因素及变化特点区位因素主要方面变化特点自然因素地形、土壤、包偃、水源等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政府政策、科技等变化较快3.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导区位因素(1)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主要区位因素是气候。(2)千烟洲立体农业、横断山区垂直农业主要区位因素是地芨。(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变迁,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易误点拨影响农业生产的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是不同的光照条件主要与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有关,热量条件主要与气温(积温)高低有关。(2)对农作物品质造成影响的是气温日较差,而不是气温年较差西北地区一些瓜果品质好,糖分高,主要是因为气温日较差大。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理解一要点突破1 .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2 .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农业区位选择都有重要的影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分析的主导方向。具体如下表所示: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交通运输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政府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科技机械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技术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化肥促进了农业的产出良种使单产量提高冷藏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但可利用科学技术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运输条件、技术、市场、政策等)发展变化较快,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具体分析如下所示:知识拓展(教师备用资料)区别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区域农业发展受到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只有把影响农业的因素考虑周到,分析农业发展条件才会具体全面。概念说明举例主要区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符合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水源、位因素的所有因素(条件)。要求分析某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即要求完整、全面地列出某地发展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如政策、科技、劳动力、市场、交通等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该地地势低洼、易积水,当地人经改造成基塘形式进行农业生产,因此,地形是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少水,因此,水就成为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当这个制约因素得到满足,该因素就变成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运用一考向对练。考向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分析(2019海南高考)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据此完成13题。1 .1980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A.技术要求高B.劳动力投入大C.种子成本高D.单位面积产量低2 .乙类村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A.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B.开发特色旅游产品C.建设特色商品基地D.满足村民膳食需要3 .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推断目前()A.甲类村位置较偏僻B.乙类村坐落于山顶C.丙类村地形较平坦D.当地商品粮以旱地作物为主1.D2.B3.A第1题,根据材料提示,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可知由于种红米稻产量相对较低,所以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第2题,乙村是观光农业类村落,该村落种植的农作物主要目的是为了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第3题,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推断目前甲类村位置较偏僻,乙类村坐落交通便利的公路旁,横断山脉南部坡度陡,地形起伏大,丙类村地形起伏也大;当地商品粮以水田作物为主。考向2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2019安徽四校模拟)下图示意我国茶叶生产重心移动方向,读图回答45题。4.图中反映我国()A.茶园面积重心东移幅度最小B.名优茶产量重心西移幅度最大C.茶业产值重心西移幅度最大D.茶叶产量的重心东移幅度最小5 .我国茶叶生产重心移动的重要驱动力是()A.政策的支持B.科技进步C.劳动力廉价D.交通便捷4. B5.A第4题,读图可知,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的重心都在向西移动,排除A、D选项;读图可知,名优茶产量重心西移幅度最大,选项B正确;茶业产值重心呈东西往复移动。第5题,读图可知,我国茶叶生产重心,即茶叶产量重心存在向西移动的趋势,与我国2019年以来逐步推进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密切相关,故选A。再练一题(教师备用题)(2019洛阳模拟)花卉种植产业已成为海口市农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尤其是鲜切叶生产交易量,2019年就已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80%。2019年春节前,天猫、1的鲜切叶交易及物流配送异常繁忙。读图完成(2)题。(1)海口市发展鲜切叶产业的有利条件是()地形以丘陵为主,土地资源丰富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市场需求量大海陆运输便利A.B.C.D.(2)网络销售模式对海口市鲜切叶生产的最大影响是()A.改变了生产工序B.改变了种植模式C.降低了生产成本D.扩大了销售市场(I)C(2)D第(1)题,海口市周边地区海拔低于100米,属于平原地区;海口市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半年雨热同期,光热充足,有利于鲜切叶的生产;我国人口总量大,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鲜切叶的市场需求量大;海口市位于海南岛北部,海南岛四面环海,与我国大陆之间的陆路联系不便。综上可知,C选项正确。第(2)题,网络销售模式对鲜切叶的生产过程影响很小,影响的主要是鲜切叶的销售环节,即使鲜切叶的销售渠道多元化,可以覆盖的市场范围更广,故D选项正确。考向3农业的区位选择(2019全国卷11)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67题。6 .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7 .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8 .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6.B7.C第6题,从题目材料中“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可知,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具有知名品牌的农产品,故选项B正确。第7题,根据题目材料可知,庄园经济“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可使现代茶庄园产品更多,效益更高,故选项C正确;因庄园经济是依托知名品牌发展起来的,因此“品牌更多”不是突出优势,故选项A错误;现代茶庄园生产优质产品,产品价格较高,故选项B错误;现代茶庄园是集约化、生态化经营,往往投入更多,故选项D错误。规律方法农业区位分析与合理选择的方法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一般来说,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社会经济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导区位因素。(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分析和选择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再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具体分析如下:(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分析和选择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考点二I农业地域的形成及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应学生用书第HO页)识记一基础梳理1 .基本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2 .共同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具有相同的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特征。3 .典型案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1)分布:国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2)形成条件和主要特征。形成条件自然条件澳大利亚东南部气候暖湿,土地肥沃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地广人稀主要特征生产结构耕作业与畜牧业结合(小麦一牧羊带)经营方式家庭农场,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机械化水平高教材补遗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合理的强度,可以使土地资源永续利用。(2)不利影响不合理生产强度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不合理生产方式过度放牧和垦殖,引起土地退化、沙化;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壤盐碱化农业技术改革大量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广泛使用农药导致农产品和土壤受污染理解一要点突破1 .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2 .混合农业(以墨累一达令盆地为例)区位因素区位优势自然因素气候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东南部的墨累一达令盆地)土壤土壤肥沃水源灌溉条件较好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密度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交通交通发达、便利市场面向国际市场机械化机械化水平高科技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政策政府鼓励扶持看精彩微味(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澳大利亚墨累一达令盆地以小麦一绵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图所示:知识拓展(教师备用资料)我国典型的混合农业基塘农业基塘农业是我国珠江三角洲一种典型的混合农业类型。请结合下图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指出其生产的优点。(1)形成原因:珠江三角洲的居民将低洼且多洪涝灾害的地方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形成基塘农业。(2)优点:基塘农业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因而是一种具有生态特色的农业经营方式。(3)借鉴应用华北地区的“鱼塘一台田”治理模式。背景:华北地区中东部地势低洼,渍涝严重,加上频繁的旱涝气候

    注意事项

    本文(第8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