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区碳储量调查技术规程.docx

    • 资源ID:1806166       资源大小:33.86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区碳储量调查技术规程.docx

    ICS13.020213DB1304邯郸市地方标准DB1304/T4752024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区碳储量调查技术规程Technica1.codeofpracticeforcarbonstorageinvestigationineco1.ogica1.restorationareaofopen-pitmine2024-12-01实施2024-11-10发布邯郸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提出。本文件由邯郸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河北工程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彩霞、王守超、赵怀涛、尤海舟、王超、胡东华、赵晓东、邵杭杭、李晓婿、张红薇、高梅忠、裴红霞、王长龙、路璐、李振科、高颖、李峰刚、张征、郑博、毕会达。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区碳储量调查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区碳储量调查的工作流程、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单元划分、数据采集与处理、碳储量计算、质量控制与资料管理。本文件适用于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区开展碳储量调查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3648主要树种立木生物量模型与碳计量参数1.Y/T2250森林土壤调查技术规程1.Y/T2416林业数表编制数据采集技术规程1.Y/T2988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指南NY/T1121.1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与贮存NY/T1121.3土壤检测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NY/T1121.4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NY/T1121.6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区eco1.ogica1.restorationareaofopen-pitmine依靠自然力量或通过人工措施干预,对因矿产资源露天开采活动造成的地质破坏、土地损毁和植被破坏等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修复,使生态系统功能得以重建、恢复和改善的区域。(本文件以下简称修复区)3.2修复单元rehabi1.itationunit对因矿产资源露天开采活动破坏的地形地貌进行修复,形成稳定的地貌环境,包括平台、斜坡、台阶、道路等区域。3.3调查单元investigationunit修复区中植被群落类型、土壤现状和场地特征相对一致的区域。8.1.1.1对样方(带)内所有乔木(胸径3cm)进行计数和编号,按照1.Y/T2416确定的要求分树种测量胸径和树高,并计算各树种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8.1.1.2生物量和碳计量参数获取采用以下方法:a)对GB/T43648中已发布立木生物量模型与碳计量参数的树种,按照GB/T43648中确定的二元模型计算;b)对GB/T43648中未发布立木生物量模型与碳计量参数的树种,至少选择1株最接近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的样木作为标准木。采用收获法测定标准木地上生物量(干、枝、叶等)和地下生物量的鲜质量。均匀选取干、枝、叶、根等各100g500g鲜样品,在80恒温下烘干至恒重,测定干物质率,计算生物量转换因子和根茎比,估算标准木生物量。8.1.1.3根据标准木胸高断面积与样方(带)胸高断面积的比值,核算样方(带)乔木层生物量;根据样方(带)面积与调查单元总面积的比值核算调查单元乔木层生物量。8.1.2灌木层8.1.2.1灌木层(包含胸径3cm的乔木)按树种分别测定样方(带)内每丛(株)灌木地径、冠幅、株高,并计算各树种相应的平均值。8.1.2.2根据平均值至少选出1株标准丛(株),采用收获法分别测定地上部分及根系的鲜质量。8.1.2.3均匀选取地上部分和根系100g-300g鲜样品,在80C恒温下烘干至恒重,根据样品干质量与鲜质量,测定干物质率,估算标准丛(株)生物量。8.1.2.4根据标准株(丛)生物量、灌木丛数(株数)核算样方(带)灌木层生物量;根据样方(带)面积与调查单元总面积的比值核算调查单元的灌木层生物量。8.1.3草本层8.1.3.1记录草本样方(带)内草本层的物种、盖度、平均高度等信息。8.1.3.2收获草本样方(带)内中的所有草本植物,分别称取地上和地下部分鲜质量。8.1.3.3地上和地下部分分别均匀选取50g150g鲜样品,在80恒温下烘干至恒重,根据样品干质量与鲜质量,测定草本植物干物质率,核算样方(带)草本层生物量。根据面积比核算调查单元的草本层生物量。8.2枯落物现存量8.2.1收集枯落物样方(带)内的枯落物,包括各种枯枝、叶、果、枯草、半分解部分等枯死混合物,剔除其中石砾、土块等非有机物质,用塑料网袋收集称取质量;8.2.2每样方(带)均匀选取50g15Og样品,在80°C恒温下烘干至恒重,根据样品干质量与鲜质量,测定干物质率;8.2.3根据干物质率核算样方(带)枯落物现存量;根据样方(带)面积与调查单元总面积的比值核算调查单元的枯落物现存量。8.3土壤有机碳附录A(资料性)调查取样记录表格A.1矿山基本信息调查矿山基本信息调查的相关信息见表A.1。表A.1矿山基本信息调查记录表修复区名称地理位置市县(市、区)乡(镇)中心坐标面积m2矿山修复年限a(以修复项目验收时年份开始计算)土地利用类型(根据国家最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记录类型及各类型的面积)地块编号坐标地块面积m2植被现状土壤现状场地特征注1:植被现状记录时应包括每个地块树种(或优势种)及林木树龄、栽植密度、生长状况等信息。注2:土壤现状记录时应包括每个地块的土壤质地、土层厚度及土源情况等信息。注3:场地特征记录时应包括每个地块类型、坡度、坡向、高程以及调查人员认为有必要记录的其它信息。注4:面积记录时单位应保留两位小数。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A.2调查单元划分表调查单元划分情况示例见表A.2o表A.2调查单元划分表调查单元编号所涉地块编号地块面积m2总面积m2植被现状土壤现状注1.总面积应包括每个调查单元所涉及地块的面积之和。注2:植被现状记录时应包括调查单元内所涉及的树种(或优势种)及林木树龄、栽植密度、生长状况等信息。注3:土壤现状记录时应包括调查单元的土壤质地、土层厚度及土源情况等信息。注4:面积记录时单位应保留两位小数。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A.3乔木层调查记录乔木层调查记录见表A.30表A.3乔木层调查记录表调查单元编号:样方(带)编号面积m2坐标木号树编树种树龄a胸径cm树高m胸高断面积m2生长状况注1:胸径测量时,如果树干在1.3m处以下分枝,测定所有分枝胸径,并记录相应株数;如果在1.3m以上分枝,在胸高处测定,只记录1株。在坡地时,检尺位置为树干离上坡根茎1.3m高度处。注2:树高测量时,如果树木已经倒伏但仍然存活,则将测杆放在倒伏树的根部测量树高,且必须按照树木的自然倾斜角度测定。注3:生长状况分旺盛、一般、较差、濒死。注4:面积记录时单位应保留两位小数;胸径记录时单位应保留一位小数;树高记录时单位应保留两位小数;胸高断面积记录时单位应保留两位小数。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HA.4乔木层标准木取样记录表乔木层标准木取样记录见表A.4表A.4乔木层标准木取样记录表调查单元编号:树种部位样段m总鲜重kg鲜样重g干样重g干物质率%总干重kg标准木胸高断面积m2生物量转换因子BEF根茎比RSR干枝叶根-+干枝叶根合计注1:样段、总鲜重、鲜样重、干样重、干物质率、总干重记录时单位应保留整数;标准木胸高断面积、生物量转化因子、根茎比记录时单位应保留两位小数小数。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A.5灌木层调查灌木层调查记录见表A5»表A.5灌木层调查记录表样方(带)编号坐标样本编号物种灌木型(单株、丛生)株数/丛数地径cm冠幅m×m株高m平均值注1.株数/丛数记录时,可计数的灌木填写灌木株数;丛状灌木填写灌木丛数。注2:地径记录时单位应保留一位小数,冠幅、株高记录时单位应保留两位小数。调查单元编号: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A.6灌木层取样灌木层取样记录见表A60表A.6灌木层取样记录表调查单元编号:样方(带)编号样本编号灌木型(单株、丛生)株高m总鲜重g样品鲜质量g样品干质量g干枝叶根干枝叶根

    注意事项

    本文(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区碳储量调查技术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