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宏观经济学导论.ppt

    • 资源ID:180547       资源大小:1.83M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宏观经济学导论.ppt

    第 1 章宏观经济学导论宏观经济学导论Chapter 1Slide 1010102030409091929394959697989900主要内容1.1 1.1 经济学基本知识回顾经济学基本知识回顾1.2 1.2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宏观经济学的特点1.3 1.3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 :流派与方法之流派与方法之争争1.4 1.4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1.5 1.5 本书的体系安排本书的体系安排Chapter 1Slide 2一、什么是经济学(一、什么是经济学(EconomicsEconomics)?)?Mashrell Mashrell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究个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活动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有关的那和社会活动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有关的那一部分。一部分。Paul SamuelsonPaul Samuelson 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Joseph StiglitzJoseph Stiglitz 生产什么、产量有多少?产品怎样生产?产品为谁生产?生产什么、产量有多少?产品怎样生产?产品为谁生产?谁以什么程序作出决策?谁以什么程序作出决策? Chapter 1Slide 31.11.1经济学基本知识回顾经济学基本知识回顾经济学的定义:稀缺与效率稀缺性稀缺性: :相对于人的无限欲望,供给总是有限的。相对于人的无限欲望,供给总是有限的。效率:最有效地使用资源。效率:最有效地使用资源。经济学的实质:承认稀缺性、研究有效组织的方经济学的实质:承认稀缺性、研究有效组织的方法与原则,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法与原则,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Chapter 1Slide 4二、学习经济学的生活意义 “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的一条最重要的理由是,在你的一生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的一条最重要的理由是,在你的一生中中从摇篮到坟墓从摇篮到坟墓你都会碰到无情的经济学真理。作你都会碰到无情的经济学真理。作为一个选民,你要对财政赤字、税收、自由贸易、通货膨胀为一个选民,你要对财政赤字、税收、自由贸易、通货膨胀以及失业等问题做出判断,而对这些问题只有在你掌握了经以及失业等问题做出判断,而对这些问题只有在你掌握了经济学基本原理之后,才能够得以理解。选择终身职业,也许济学基本原理之后,才能够得以理解。选择终身职业,也许是你要做的最重大的经济决策。你的前途不仅取决于你的能是你要做的最重大的经济决策。你的前途不仅取决于你的能力,而且还取决于你所不能控制的经济力量如何影响你的工力,而且还取决于你所不能控制的经济力量如何影响你的工资。此外,经济学也许还可以帮助你将自己从收入中节省出资。此外,经济学也许还可以帮助你将自己从收入中节省出来的储蓄转化为投资。当然,学经济学并非要让你变成天才;来的储蓄转化为投资。当然,学经济学并非要让你变成天才;但若不学经济学,命运就很可能与你格格不入。但若不学经济学,命运就很可能与你格格不入。” 保罗萨缪尔森 Chapter 1Slide 5Chapter 1Slide 6名人名语! 经济学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数学家、历史学家、国务活动家、哲学家像艺术家那样冷漠和正直”。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事件或公共政 策时,总是记着各种模型。” 格里高里.曼昆Chapter 1Slide 7三、经济学的研究逻辑 经济学采用经济学采用科学的科学的方法研究经济现象,方法研究经济现象,如对事件的观察、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历史的如对事件的观察、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历史的整理与分析。整理与分析。 经济学经济学经济科学经济科学 Nobel Memorial Prize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in Economic Sciences Sciences 1970 -1970 - Paul A. SamuelsonPaul A. Samuelson Chapter 1Slide 8科学研究需要注意的三个逻辑谬误之一? 后此谬误(后此谬误(post hoc fallacypost hoc fallacy) 如果仅仅因为一件事情发生在另一件事情之前,就想当然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就犯了后此谬误。Chapter 1Slide 9科学研究需要注意的三个逻辑谬误之二 ? 不能保持其它条件不变(不能保持其它条件不变(hold other hold other things constantthings constant) 考察一个经济事件的影响,必须排除其它因素的可能影响。Chapter 1Slide 10科学研究需要注意的三个逻辑谬误之三?合成谬误(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fallacy of composition) 对局部成立的事情,对总体未必成立。Chapter 1Slide 111.2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一一、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 以单个企业或家庭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供求行为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1.2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之一:长期经济增长 (Economic Growth)n 增长源泉v 劳动人口增长v 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美国1900-2000年人均实际GDP 1.2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研究内容之二: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n 商业周期的不同特征n 各种对周期波动的解释1.2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研究内容之三:失业(Unemployment)n基本概念v有劳动能力并寻求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现象n度量方法v失业人口除以总劳动人口美国1900-2000年失业率 1.2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研究内容之四:通货膨胀(Inflation)n 基本概念v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n 产生原因v发行货币过量、投资消费需求过旺、工资等成本上升美国1900-2000年通货膨胀率 1.2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研究内容之五:国际经济 (International Economy)封闭经济开放经济v通货膨胀在国与国之间的传导v外贸盈余与赤字对一国就业与财政的影响出口商品总额增长率(出口商品总额增长率(%) 年平均增长率年平均增长率14.15%1.2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亿美元)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亿美元)19901990 620.9000 620.900019911991 718.4000 718.400019921992 849.4000 849.400019931993 917.4000 917.400019941994 1210.100 1210.10019951995 1487.800 1487.80019961996 1510.500 1510.50019971997 1827.900 1827.90019981998 1838.100 1838.10019991999 1949.300 1949.30020002000 2492.000 2492.0002001 2661.0002001 2661.0000102030409091929394959697989900011.2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研究内容之六:宏观经济政策n 财政政策v由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所组成n 货币政策v在中央银行的控制下如何决定和调整 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增长速度1.3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 流派与方法之争1.3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15c 初 -17c)(17c 中 -19c初)(19c 初 -20c30 年代)(20c30 年代 - )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高级前史资本主义初阶段阶段各种价值理论各种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批封建社会批封建社会边际效用价值理论边际效用价值理论无政府主义,自由竞争无政府主义,自由竞争鼓吹资本主义社会鼓吹资本主义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政府干预政府干预三次修改三次修改1.垄断(张伯伦等)-个量问题2.凯恩斯主义 -总量问题3.序数效用价值论 和一般均衡 -个量问题萨缪尔森萨缪尔森组装组装混合经济70 70 年代年代滞滞 胀胀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古典宏观经济模型v 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凯恩斯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货币市场的均衡劳动市场的均衡新古典综合派AD曲线(凯恩斯的)AS曲线(工资刚性)菲利普斯曲线宏观经济政策解释经济运行1.3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人物简介:Maynard Keynes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开创者继亚当斯密后的又一位西方经济学巨匠Chapter 1Slide 26人物简介:Milton Friedman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领域:v消费v货币史与货币政策v稳定性政策的混合使用人物简介: Robert E. Lucas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领域:v理性预期v货币中性理论v转型经济分析1.3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早期宏观经济思想古典方法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新古典和新古典综合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1.4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一、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市一、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市场综合为三个市场。场综合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金融市场:金融资产、政府债券、不动产:金融资产、政府债券、不动产商品及劳务市场商品及劳务市场:货物:货物劳动市场劳动市场:劳动力:劳动力Chapter 1Slide 301.4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二、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个体行为分析二、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个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之上。宏观变量的基础是家庭和单的基础之上。宏观变量的基础是家庭和单个企业在市场中的相互作用。个企业在市场中的相互作用。Chapter 1Slide 311.4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Chapter 1Slide 32 三、宏观经济学在观察现实经济现象的三、宏观经济学在观察现实经济现象的基础上,加上必要的假设,建立起理论基础上,加上必要的假设,建立起理论 模型,然后再用现实世界的数据来检验模型,然后再用现实世界的数据来检验模型。模型。1.4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四、宏观经济学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均衡四、宏观经济学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均衡 分析法,偏重于数量分析。分析法,偏重于数量分析。 经济学中的均衡(经济学中的均衡(EquilibriumEquilibrium)是指任何一)是指任何一个经济决策者都不能通过改变自己的决策以增加个经济决策者都不能通过改变自己的决策以增加利益时的状态。利益时的状态。 均衡分析(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Equilibrium Analysis)是在假定)是在假定各经济变量及其关系已知的情况下,考察达到均各经济变量及其关系已知的情况下,考察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和状况的分析方法。衡状态的条件和状况的分析方法。Chapter 1Slide 331.5 宏观经济学鸟瞰和本书的章节安排Chapter 1Slide 34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短期决定总需求曲线简单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IS-LM-BP模型总供给曲线劳动市场(和总量生产函数)国民收入长期决定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指标与核算体系AD-AS模型经

    注意事项

    本文(宏观经济学导论.ppt)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