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2篇.docx
-
资源ID:1799077
资源大小:13.2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在2024年全市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2篇.docx
在2024年全市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2篇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健全城市规划体系。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近年来,*区不断图强求变、创新思路,积极探索“一引领双融合三化”(坚持党建引领,健全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融合,构建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精细化服务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基层治理新模式,在夯实根基、搭建阵地、优化体系、完善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水平,切实激活基层治理“红色动能”。加强党的领导,完善运行管理机制。优化“全链条”指挥体系。建立由*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全区“一引领双融合三化”模式。搭建“街道党工委一社区'大党委'一网格党支部一楼栋党小组一党员中心户”五级架构,通过“第一书记”“双报到”、临时党支部、区域化党建平台等有效形式,实行“AB角”转换机制,确保各项指令直达基层、快速反应、及时落实。健全“全要素”治理网格。加强资源配置,把公共服务、社会服务、警力服务、市场服务、志愿服务下沉到全区4700余个网格内,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服务零距离”。配备专兼职网格员,分段管理责任到人,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完善“全成员”清单机制。摸排掌握各镇(街)、社区的老年人、婴幼儿、特殊困难群体等常住人口重点人群的基础信息,建立动态台账。同时深入挖掘具有医疗救护、网络安全、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等专业技能的辖区居民,完善“属地人才库”,实行资源、需求、服务三大项分类管理、精准匹配;各职能部门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伍,聚焦“一老一幼”、特殊人群,精准开展志愿服务,努力实现“全人员参与、全方位覆盖”。加强设施建设,升级党群服务阵地。完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全域打造升级“初心家园”党群阵地,各社区利用闲置物业等资源打造便民驿站、书香驿站、运动驿站、零工驿站、社工驿站“五大驿站”280余个,推动党群服务阵地和各类社区综合服务阵地、公共服务活动阵地、企业服务阵地等的综合利用。加快“10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着眼“一门式”综合服务,探索整合性服务模式,在学院南路街道、永红桥街道、文北街道探索“睦邻街区”建设,通过“睦邻合伙人”模式,引进第三方社会组织、志愿团体,打造“睦邻食堂”12个、家政服务室8个、学生自习室15个、便民市场8个、日间照料点85个,让居民日常生活越来越便捷,为社区聚集人气。在此基础上,将硬件设施、应急物资、人员保障作为基础性工作重点推进,聚焦扩容空间、丰富种类、专业性强三大要素,为应对各类公共突发紧急事件提供有力物资及人员力量。聚焦基层群众日常帮扶。“3+2”小组(“3”即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即网格员、志愿者)常态化开展“爱在*,上门行动”活动,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在精细化服务群众方面的优势,辅助市级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主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更好服务基层群众;延伸打造“微心愿我帮办”党建项目,精准服务4大类、16小类特殊人群,夯实平时联动基础,积蓄协作惯性,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居、难事不出镇(街),不断满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强社会动员,激活基层治理活力。党员带头干。*区依托市、区两级机关单位党组织和2000余名在职党员力量常态化下沉机制,以“双报到”赋能基层治理,协助社区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抓文娱,帮助解决群众身边烦心事,涌现出“红色帮帮团”“老帮老”志愿服务队、“共享爷爷奶奶”等典型团体,将党的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群众跟着干。建立街道、社区两级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居民碰头会,研究破解难题;组建由先锋党员、爱心企业、热心居民等多领域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为居民提供“爱心”雨具、医疗用品、健康义诊、理发按摩、家电维修、助残扶困等普惠性服务,形成和睦友爱的邻里氛围。绘就同心圆。建立“双报到”“手拉手”“共建单位”党建联盟,以“协议+合作+共建”的形式,将资源引入社区一线落地落实;通过梳理楼宇企业、小商户、人力资源产业园等企业党员分布、党组织设置、党群阵地等情况,创建“楼e家”党建联盟,实现“立体式”楼宇党建新布局;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领域,成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委员会和户外工作者“流动党员”党支部,进一步严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基层组织设置,织密基层治理“同心圆”。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在2024年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年以来,*县通过实施党建领航“三项聚力”行动,从提标党建阵地、优化治理路径、提升服务品质三方面发力,着力破解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聚力“五型同建”,提标党建阵地强基固本。坚持系统布局,构建四级党群服务矩阵。*县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备、集约高效、开放共享”原则,坚持“示范带动、全域推进”工作思路,建设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有中心、小区有服务站的纵向贯通到底、横向有机联结的四级党群服务矩阵。将县级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红色地标阵地,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联动纽带,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基层堡垒,有效构建垂直贯通、左右联结、多方合力的党群服务矩阵。坚持提质升级,优化党群服务功能设置。以盘活、改善现有党建活动场所为主,以新改扩建为辅,依托镇(街道)、村(社区)及小区党组织综合服务场所,与政务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站(室)等场地共用、资源共享,将镇(街道)便民服务窗口下移至村(社区)、小区一级,在现有功能区基础上,突出“党建指导、宣传教育、社会治理、议事协商、便民服务”五大基本功能,打造“一站式”党群服务模式。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党建庭院”治理模式。通过“庭院+”工作法,建立“庭院+阵地”“庭院+机制”“庭院+课堂”“庭院+议事”等机制,把“红色堡垒”建在居民家门口,教育党员群众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鼓励居民建言献策,让党群关系有温度、组织生活有制度,让党员教育有平台、群众自治有渠道。聚力“一网统筹”,优化治理格局共建共享。选优配强“大网微格”人员力量。实施“划网定格”“派员定岗”“服务落地”“平急转换”“多网联动”五大行动,系统推进网格化管理水平整体提升。通过设置“综合+专属”网格治理层级,补充配足一级网格长和二、三级网格员“一长两员”网格队伍,全县157个村、18个社区共设置1400余个一级网格、3200余个二级网格、1100余个三级网格和480个专属网格,同步配备1900余名网格长、4500余名网格员A岗和13000余名网格员B岗,实现“全域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健全完善“大网微格”机制运行。将政法综治、民政等十余类单项网格整合成“一张网”,同步统筹网格职能、网格力量、网格经费,打造“全科网格”,做实治理单元,全面推广党建领航“五心”工作法(“红心”引领、“精心”打造、“齐心”共建、“倾心”聚力、“同心”共治),从组织建设、阵地提升、机制优化、服务升级、治理提质五方面发力,强化管理、优化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四级党群服务矩阵为核心,镇(街道)、村(社区)、小区多方共治的城乡综合治理体系。持续激发“大网微格”红色动能。按照“一级网格党支部、二级网格党小组、三级网格中心户”一贯到底的架构,选优配强网格党支部,全县共建立500余个一级网格党支部、900余个二级网格党小组、2300余个党员中心户,实现“支部建到网格上、党小组设到楼院里、党员走进千家万户中”,通过从党支部党员中“选”、在职党员中“请”、小区居民中“育”等形式,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让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真正把党组织建在群众身边。聚力“多方共治”,提优服务效能精准精细。抓规范运行,做强做优“双报到双服务”。创新“四联工作法”,持续深化“双报到双服务”活动,报到党员身到心到、精准对接,在社区搞调研、领项目、解难题;报到单位党组织做好定期轮值主席,在社区签协议、定计划、谋发展,把合格党员的标准融入日常。目前在*县有报到党组织173个,报到党员3000余名,帮助解决社区建设运行、治理服务中的困难和问题5000余件,形成党建共商、活动共办、资源共享的新格局。抓作用发挥,做稳做实“平急组合服务”。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整合街道、社区、包联单位、居民议事会、在职党员、志愿者六方力量,在全县200余个居民小区成立共驻共建应急党支部,切实筑牢以小区党员干部为主,包联单位机动力量为补充的应急管控防线,构筑起平时服务、急时应急的严密组织体系,形成一套“基层基础实、应急处突强、平急结合优”的运转架构。抓效能提升,做精做细”一核引领、同心'三办'"。持续开展“一核多方”进网格、同心“三办”促治理活动,延伸扩面“离退休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三官一律(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律师)”“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五老队伍”志愿者等多方力量6000余人,下沉一线、嵌入网格,通过“多点式”收集民意、“认领式”协调问题、“精准式”监督问效,切实为群众“办小事、办好事、办实事”4200余件,将党组织的关怀和服务延伸至基层治理末端,推动多方共治取得实效。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