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篇 在全市2024年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材料.docx
-
资源ID:1796218
资源大小:26.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4篇 在全市2024年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材料.docx
在全市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在全市2024年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区在2024年全市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市发改委在全市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在全市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尊敬的*市长,各位领导,同志们:近年来,*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XX”攻坚行动,促进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跃进蝶变,成功走出了一条新旧动能转换的实践之路。202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XX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XX亿元,规上工业新兴产业产值XX亿元,连续两年获得一'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曾经的*,凭借印染化工等传统产业先发优势,书写了许多高光时刻,但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也逐渐遇到了“成长中的烦恼”。*区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审时度势,科学决断,实施印染化工企业向周边区县集聚提升行动,开创了“传统产业跨域整合”先河,为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空间。谋定顶层设计。协同市、区两级部门、周边区县及属地街道力量,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明确项目地价、建设标准、配套建设、金融支持、员工保障等内容,运用“企业码”对推进中的难题按“大中小”实行分级分类协调,推动企业由观望转向积极、从“要我搬”转到“我要搬”。为XX家印染企业和XX家化工企业量身定制集聚提升方案,按照“先印染后化工”的思路,实现产能有序跨域接转,印染企业以“兼并重组、整合集聚、征迁退出、转型发展”四种类型分类推进,化工企业以“关停退出、提升集聚、转型发展”三种类型分类推进,五大印染组团全部在柯桥区建成并投产,集聚化工企业全部在上虞区落地并开工建设,实现腾退土地空间近万亩。坚持先立后破。为消除企业顾虑,因地制宜出台过渡性生产预案,在不突破排污、能耗、产能总量前提下,允许新厂建成后再关老厂,最大程度确保企业产能延续性。建立市区化工产业集聚提升专项基金,减少企业资金压力。打破区域壁垒,允许搬迁企业跨区域1:1平移相关指标,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或直接收购排污指标等方式扩大产能,积极以省重大项目申报突破要素难题。探索“容缺审批+并联审批+桩基先行”模式,五大印染组团从项目用地摘牌到开建时间均未超过1个月,较原计划提前3个月投产。同时,为使搬迁企业能在*继续转型发展,专门出台“砺鹰计划”,鼓励企业以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研发中心等形式留下“二次开发”。深化全域治理。构建“亩均+”综合评价体系,瞄准亩均税收5万元以下用地,对所有工业门类开展低效土地治理。实施“整治提升、拆除重建、关停退出、功能转型”四个一批,对评价结果实施差别化资源要素配置,引导企业淘汰落后、节能降耗、节水减排、技术创新,并实施末位淘汰制度,每年对排名末位企业进行重点整治。按“优地优用、应收尽收”原则制订土地统一收储方案,推动占地100亩以上低效工业用地连片改造更新、低效企业连片腾退。成功承办全省新一轮制造业“xx”攻坚行动现场会暨“415X”产业集群推进会。2024年15月,全区规上工业亩均税收增速、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增速分别达52.9%、33.1%,居全省第4位、第6位。二'以敢为人先的魄力,推动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在腾出超百亿级“旧笼子”的同时,如何养出“吃得少、下蛋多、飞得高”的金凤凰,关键在把握大局、看清大势,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系统布局产业体系。深耕集成电路细分领域。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错位嵌入长三角产业分工,找准MEMS器件、功率半导体、宽禁带半导体、图像传感器等特色工艺四大细分领域,成功引进中芯国际(芯联集成)、长电科技、豪威集团三大链主型企业,集聚上下游相关企业近百家,开辟了设计、制造、封测到应用的区域IDM模式,产业规模呈现百亿级增长,连续四年在“万亩千亿”平台考核中位列全省前二。芯联集成在科创板正式上市。重点推进芯联三期项目,预计在年底形成4万片月产能,芯联系列项目建成后,将在功率半导体、射频前端、传感信号链三个方向上达到世界第一梯队的技术水平和产能规模。打造创新驱动核心引擎。纵深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推出举荐制、双聘制、免评审、放权职称评定等改革举措,创新集成电路人才乐居工程,探索“先租后售”模式,以“房源”换“才源”、以“人才”稳“产业”。聚焦打通产学研“最后一公里”,构建“研究院+综合体+创新中心”多元服务体系,集聚*大学等知名高校共建研究院11家,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5家,建成全省唯一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为企业提供应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服务XX余项。与XX大学联合打造XX实验室,2024年5月首批38人科研团队入驻,目标三年内创成全国重点实验室,中长期形成千人规模的高端团队。抢占低空经济新兴赛道。碳化硅芯片被誉为低空飞行“动力核“,集成电路产业形成规模效应后,*从“芯”出发、向“天”而行,找到低空经济这一新突破口。把20平方公里、蓝绿空间占比达40%的鉴水科技城作为主承载地,成功引进总投资50亿元的一电航空华东总部研发制造中心项目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加速形成涵盖芯片制造、软件开发、卫星通信、气象雷达、安全保障等领域的全产业链。构建全国领先、全省唯一的“1+N”专业平台体系,*低空经济综合服务中心已建成投用,空域融合管理研究科技转化中心、区域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验区、无人机信息采集实验室、无人机公共安全管理试点区等4个省级专业平台已集中挂牌,中国航科院*省无人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中国航协*省低空飞行培训与会展中心也将于近期揭牌。2024年下半年,还将承办全国低空经济主题无人机会展。三、以革故鼎新的理念,推动营商环境增值优化坚持把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作为改革攻坚“牛鼻子“,把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作为关键性抓手,着力打开“稳进立"新局面、激发“创改开”新动能、塑造“生产力”新质态。提升政务增值力。构建以“主动发现、高效处置、举一反三、晾晒评价”为核心的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推动涉企问题分级分层分类办理落实,确保“企呼我应”,连续3年位列*省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前10强,获评2024年度全国企业营商环境十佳城市。积极拓展企业服务半径,创新“中心+驿站”模式,围绕重点产业、园区、商圈设立企业服务驿站3家,实现涉企事项“全域通办”,全省一流的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将于9月底正式启用。谋划落地*特色“一类事”集成服务场景,梳理形成最新涉企增值服务事项279项,形成医疗器械企业开办一类事、集成电路企业孵化一类事。创新商圈既有建筑装修工程项目审管一体化、探索”最多挖一次”等4项案例入选全省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典型案例。提升招商原动力。立足*、滨海、镜湖体制机制调整优化,重建全域招商体系,重构规划发展空间,布局鉴水科技城、集成电路小镇、会稽山、黄酒小镇、千年古城等五大片区,每个片区由一名区领导牵头抓总,实现项目签约投产“一条龙”服务。重新打通招商渠道,设立“科创引智、集成电路、'415X,产业集群”三大百亿级母基金,创新“产业基金+资本招商”合作模式,全面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主导产业强链补链。首次聘请10位企业、高校、机构、乡贤等各行业领域顶尖人士担任招商大使,进一步做大招商“朋友圈”、拓宽招商“线索源”。2023年,全区招引5亿元以上项目46个、总投资1340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5个、100亿元以上2个,项目数、投资额均居*市首位。提升城市吸引力。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东运河文化园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施文化铸魂工程,凝练新时代*精神,精心策划“xx”主题活动,打造“茶饮、小吃、酒吧”等特色街区,带动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2023年,全区实现旅游人数2545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40%。创新城市精细化管理手段,围绕“席地而坐”的卫生环境、“杯水不溢”的通行环境、“满城飘香”的园林环境、”流光溢彩”的夜景环境,推行“xx”“xx”等机制,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深耕“契约化”共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特色做法,积极开展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省级试点,严密织牢平安稳定防护网,成功实现省级平安创建“十九连冠”,荣膺全省首批“xx”,持续厚植安居乐业、近悦远来的营商沃土。当前,正值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之际,*区将进一步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腾笼换鸟”拓空间、“凤凰涅槃”促转型,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注入新的强大活力,奋力在谱写新时代胆剑篇中争先示范。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在全市2024年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2024年,我市被国务院确定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最大、成效最好城市之一。当前,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坚定不移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一'聚焦聚力"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一)扎实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市本级46个部门、13个区县(市)358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对中央层面设定的523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分两批分类推进改革,取消审批68项,改为备案155项,实行告知承诺302项。探索跨部门“证照联办”,推动市场监管部门核发行业准入类许可证时一并发放涉及消防、环保、规划等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证件。实行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率先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度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程序。(二)大力推动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大厅。目前,全市已有高达94.7%的政务服务事项成功进驻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政务服务的覆盖率和便利性,使得市民和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各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此外,通过网上办事服务平台,全市累计提供的网上办事服务次数已经接近1亿次。这不仅大大节省了市民和企业的时间和精力,还有效缓解了政务服务大厅的拥挤状况,提高了办事效率。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全市政务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市民和企业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三)创新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建立市级政务大厅综合管理监督机制,制定市政务大厅综合管理监督办法,成立政务大厅运行监督中心,实行“首席代表”负责制和“窗口经理”负责制。开展政务服务效能第三方评估,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各区县(市)政务服务中心及市直有关部门政务服务情况进行考核打分。(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20条,在全国首创推出企业开办“零成本”服务新模式。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程序试点改革。积极落实国家降低社保费率政策,为企业减负17.7亿元。二'聚焦聚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切实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动力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决策部署,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推动国企改革走深走实。2019年,全市地方级国有资本总额达到2667亿元;资产总额达到3.3万亿元;营业收入达到632亿元;上缴税费达到35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05.8%o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6%o(一)总体进展情况。根据中央和省委的明确部署与要求,我市积极响应并制定了市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详细阐述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市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目前,我市已经完成了40多个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