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儿童福利机构防控呼吸道传染病管理规范.docx

    • 资源ID:1796008       资源大小:58.27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儿童福利机构防控呼吸道传染病管理规范.docx

    儿童福利机构防控呼吸道传染病管理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儿童福利机构防控呼吸道传染病的基本要求、预防控制、应急处置、检查与持续改进的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儿童福利机构防控乙类及以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管理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9193疫源地消毒总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呼吸道传染病respiratoryinfectiousdisease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注:以下简称“传染病”。3.2预防控制preventionandcontroI按照传染病发生和发展情况,及早发现病例,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控制疾病传播,减少传染病感染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3.3隔离观察iso1.ationobservation在传染病暴发或流行期间,将存在潜在传染病风险的儿童及工作人员,与健康人群实施空间隔离,安置在符合传染病隔离观察条件的指定地点。3.4预检precheck对进入儿童福利机构的人员进行有关传染病方面的甄别、检查、登记等过程。4基本要求4.1 组织管理4.1.1 应成立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儿童福利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并组织落实。4.1.2 领导小组应由儿童福利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为分管负责人,成员为各科室(部)负责人,主要负责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组建应急队伍、开展监督检查等工作。4.1.3 工作小组由分管业务负责人任组长,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成员为相应专业技术人员,主要负责专业领域工作内容,保障儿童生命安全与机构安全运作。4.2 人员要求4.2.1 应配备与业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团队,并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包括:医生、护士、孤残儿童员等,并定期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培训。4.2.2 无卫生技术人员需参加相关职业培训,考核合格者在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或医疗机构的指导下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4.3制度建设建立儿童福利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流程等,包括但不限于:a)预检制度;b)儿童分餐送餐制度;c)儿童及工作人员健康监测管理制度;d)24小时应急值班巡查制度;e)患儿就医登记、跟踪、返院制度;f)隔离观察区工作制度;g)防疫物资管理制度等;h)消毒隔离制度。4.4设施设备4.4.1应设置隔离观察室(区),隔离室(区)应远离公共通道、食堂、儿童生活区,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有独立卫生间的区域,并处于儿童福利机构下风向。配备足量的防护用品和必备的生活用品,门前及专用通道处张贴明显标识。4.4.2应配备手卫生设施和用品,包括洗手液(或肥皂)、速干手消毒剂等,在洗手池张贴洗手法步骤图。4.4.3应配备与工作相匹配的防控设备,包括测温、防护、消毒等设备。4. 4.4应建立设备采购管理、维护保养、更新更换、发放、储备、督导检查制度。5预防控制5.1健康宣教5.1.1 应开展全方位、多层次传染病防控知识宣教和传染病防治政策的全员培训,提高防护技能,做到有效预防和积极应对。5.1.2 应对就学儿童进行传染病基本知识、预防措施等健康教育,提高预防控制意识和应对能力。5.1.3 宜通过网络平台、宣传栏、宣传册等形式,加强宣传力度,养成勤洗手、带口罩的卫生习惯,加强锻炼,健康饮食、增强体质。5. 2健康管理5.1.1 机构5. 2.1.1应建立定期体检制度,并为工作人员和儿童建立健康档案。5. 2.1.2应配合属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按国家免疫规定做好预防免疫接种。5. 2.1.3出现传染病病例时,应在属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指导下,落实防控管理。5.2.2工作人员5.2.2.1应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管理,每日体温监测,对共同生活的家属情况进行备案。5.2.2.2宜优先选择步行、单车、私家车等通勤方式上下班。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全程佩戴符合防控要求的口罩,做好个人防护。5.2.2.3与儿童直接接触的医护人员应全程佩戴医用外科或以上级别口罩。5.2.2.4 居家备班轮休人员,应按儿童福利机构及社区要求做好居家防护,每日主动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及时向单位报告情况。5.2.2.5 个人或家庭成员出现传染病病例,应及时向单位及社区报备,按社区要求做好隔离防护。5.2.3儿童1.1.1.1 1应由专人负责,每日早、晚对儿童进行健康监测,并填写健康监测表见附录Ao1.1.1.2 开展家庭寄养、类家庭养育工作的儿童福利机构,应由专人负责对儿童、家庭成员进行健康监测,并填写健康监测表见附录A,每日跟进健康状况及出行动态等。1.1.1.3 应引导、辅助儿童在饭前、便后、活动后勤洗手。1.1.1.4 应经常晾晒儿童被褥,勤换洗衣物。被褥应每两周更换、清洁,并做好记录。1.1.1.5 应以班组为单位,分区、分时段错峰开展个案、小组等户外活动,活动时限制人数,戴口罩。5. 2.3.6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见附录Bo5.3重点区域防控5.3.1区域设置5.3.1.1应按儿童福利机构总体布局,实行区域分层、分区、分道管理。5.3.1.2应采用物理隔离,明确人流、物流、隔离专用通道,设置明显标识。5.3.1.3应为在外就学的儿童划分独立的生活区域,为其配备专职人员提供服务,明确进出通道。5.3.1.4应对机构环境卫生进行清洁管理,由专人负责实施区域清洁消毒。5.3.2出入管理5.3.2.1入口应设预检点,对进入的人员开展健康监测、追踪登记、消毒防护,填写岗前预检登记表见附录C,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应进入:a)有传染病风险地区旅居史;b)与确诊或疑似病例接触史;c)体表温度连续测量2次均与37.3的;d)有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状;e)有其他可疑症状。5.3.2.2 儿童外出就医时,应专人陪护,由指定通道出入,返回儿童福利机构应留观隔离室。5.3.2.3 进入儿童福利机构时,应进行手部消毒,更换口罩,由指定通道进入。5.3.2.4 外来人员进入儿童福利机构,应履行报批手续,进行实名登记、测量体温,询问健康状况、接触史、查询健康码、行程等相关数据,进入时应进行手部消毒、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由相关科室工作人员从指定通道带入。全程不得接触儿童,完成工作立即离开,工作人员及时完成区域消毒工作。出入流程见附录Do5.3.2.5对进入的车辆、物资进行通风静置30min以上、消毒等处理,定点放置。5.3.2.6公函应消毒外包装并晾晒30min后转交收件人。5.3.3儿童生活区管理5.3.3.1室内应保持空气清新、环境整洁、无卫生死角,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5.3.3.2 室间应每日通风、换气不应少于2次,每次30min以上。5.3.3.3 非儿童生活区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进入儿童生活区,应进行手部消毒、穿鞋套、戴帽子、更换医用外科口罩。5.3.3.4 维修人员进入儿童生活区维修设备时,应将儿童暂时转移到其它生活区,待维修人员离开后对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开窗通风不少于4h后再转回。5.3.4食堂餐厅管理5.3.4.1操作间与餐厅物理隔断。5.3.4.2 工作人员应持有健康合格证明,出现有碍食品安全病症时,应离开工作岗位。5.3.4.3 工作人员上岗应穿清洁工作服,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做好手卫生。5.3.4.4 儿童用餐采用分餐送餐制,由餐厅服务人员送餐至生活区。5.3,4.5隔离观察区人员用餐应统一配送,由餐厅服务人员送餐至隔离观察区指定位置。5.3.4.6 餐厅就餐时,人员应实行分区域、分时段、错峰就餐、单独用餐,保持1m以上距离。5.3.4.7 应每日对餐厅进行空气消毒,每日处理餐厨垃圾,无积存。5.4防控物资管理5.4.1 建立防控物资的动态储备与资源管理台账,实行分类存放、专人管理。5.4.2 建立防疫物资申领、调配及使用管理台账,按区域、人数、工作量合理调配,实名登记。5.4.3 库存防疫物资应包括:防护用品类、消毒物品类、器械类。按儿童福利机构满负荷运转,供应量不应少于1个月,做好每日物资消耗评估。5.4.4 按传播途径,按表1配置四级防控物资。表1儿童福利机构防控物资配备物资级别区域物资一级预检点、门房医用外科口罩、护目镜、乳胶手套、医用防护服、一次性隔离衣、脚套、电子测温仪、手消毒剂、洗手液、含有效氯消毒液二级隔离观察区医用外科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乳胶手套、医用防护服、一次性隔离衣、帽、脚套、体温计、手消毒剂、洗手液、含有效氯消毒液三级儿童生活区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一次性隔离衣、工作服、帽、体温计、手消毒剂、洗手液、含有效氯消毒液四级后勤服务区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工作服、帽、含有效氯消毒液5.5清洁消毒5.4.5 5.1应熟练掌握手部清洗,具体操作见附录G05.5.2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方法见附录H。6应急处置1 .1逐级报告出现传染病疑似症状、病例时,应第一时间报告院领导,由院领导安排专人上报同级民政部门、属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做到不迟报、瞒报、漏报或错报。6 .2隔离观察6.1.1 出现传染病疑似症状、病例时,应由指定通道转入隔离观察区,进行隔离,床位间隔1.2m以上,配置的物品专人专用。6.1.2 儿童与工作人员配比宜1:1.5,实施24h专人护理,在隔离时限内不应与其他人员接触。6. 2.3隔离观察区的隔离时限不少于传染病的潜伏期天数。6.4.4 隔离观察期满无异常的,专项检查指标正常解除隔离。工作人员与儿童沐浴、更换衣物后返回生活区。6.4.5 人员离开隔离观察区后,应按照GB19193要求进行终末消毒。6. 3流行病调查出现传染病疑似症状、病例时,儿童福利机构应采取封闭措施,配合属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6.4 安抚6. 4.1通过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儿童和工作人员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做好正面宣传教育。7. 4.2耐心倾听、陪伴,采取暗示、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消除不良情绪、心理负担。8. 4.3结合个人兴趣、爱好,提供电视、广播、阅读等文化娱乐服务,借助电话、网络、微信视频等现代通讯手段缓解焦虑恐慌,引导保持正常作息生活。6.5 转运经有关部门排查后,对确需转运定点医疗机构的儿童和工作人员,儿童福利机构应由专人负责与定点医疗机构联系送医,或由专人负责联系属地疾病控制部门或卫生健康部门上门诊断。6.6 终末消毒当隔离观察人员离开观察场所后,在属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指导下,由专业人员对隔离观察区内的物品和环境进行终末消毒。7检查与持续改进7.1 应每季度开展自查,及时反馈检查结果,如当地被确定为风险地区或儿童福利机构出现传染病疑似症状、病例时,应每周进行自查。将结果反馈至相关部门并督促整改。7.2 应根据自查和外部检查发现的问题,分析产生不合格项的原因,制订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改进情况进行跟踪。附录A(资料性)健康监测表表A.1给出了健康监测表的样式。表A.1健康监测表填表单位:填表人:监测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序号姓名性别年龄现住址接触史体温主要临床症状主要临床症状123456712345671234567

    注意事项

    本文(儿童福利机构防控呼吸道传染病管理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