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汽(电)车视障人士助乘系统技术规范.docx
公共汽(电)车视障人士助乘系统技术规范本文件界定了公共汽(电)车视障人士助乘系统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公共汽(电)车视障人士助乘系统的要求、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公共汽(电)车视障人士助乘系统的设计、检验与应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19951道路车辆电气/电子部件对静电放电抗扰性的试验方法GB/T21437.2道路车辆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第2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GB/T28046.3-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3部分:机械载荷GB/T28046.4-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4部分:气候载荷YD/T2313-2011信息无障碍术语、符号和命令3术语和定义YD/T2313-20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视障人士visua1.IyimpairedpeopIe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的视力残疾人群,包含低视力人群和盲人。公交助乘系统busassistancesystem一套适应视障人士的感官特征,将车辆的视觉信息转换为听觉信息,并提供车辆进站信息,辅助视障人士无障碍自主乘坐公交出行的信息系统。公交助乘后台系统busassistancebackgroundsystem部署在云端提供后台服务和接口的应用程序。3.4公交助乘手持终端busassistancehandheIdterminaI为视障人士提供公交助乘服务的应用终端设备。注:可以是安装公交助乘应用程序的智能手机,也可以是为视障人士定制的带按键的手持功能设备。3.5公交助乘手机应用程序busassistancemobiIeappIication安装在智能手机上,为视障人士提供公交助乘服务的系统程序。3. 6公交助乘车载智能终端busassistanceinteIIigentterminaI安装在公交车的嵌入式终端,可直接触发车辆外扬声器播报线路语音,或由接口电路通报车辆调度终端或报站器(适用于已经装有卫星定位信息终端的公交车辆)以触发车辆外扬声器播报线路语音。注:包括嵌入式处理器、可感知通信模块、卫星定位模块(可选)、移动通信模块、供电模块、功放电路以及音频电路等组成部分。3.1 7公交车辆电子标识buse1.ectronicIabeI安装在公交车上对公交车进行唯一身份标识的可感知通信电子设备,可被公交助乘手持终端感应。3.8车辆调度VehiCIescheduIing根据客流量的情况,指挥公交车辆运营,对公交车辆进行监控管理,调整公交线路各时段的发车次数、发车间隔和发车时刻表。3.9调度终端busscheduIingterminaI能实现自动调度逻辑处理、线路运营信息下发等功能的设备。4要求4.1总体要求4. 1.1系统组成公交助乘系统由公交助乘后台系统、公交助乘手持终端(以下简称“手持终端”)、公交助乘车载智能终端(以下简称“车载终端”)、公交车辆电子标识(以下简称“车辆电子标识”)组成,其组成结构及相互之间的交互通信如图1所示:I1I公交静态信息和;I公交动态效稔II(外部数据)III公交数据服务云端接口服务公交车载助乘智能终端可感知短程通信模块远程无线通信模块云端统计云端监控服务公交助乘后台系统公交车辆电子标识公交助乘手持终端(公交助乘APP)公交助乘系统图1公交助乘系统结构图5. 1.2系统功能公交助乘系统为实现视障人士自主乘坐公交车,应具备下述乘车辅助功能:a)通过手持终端查询公交线路和公交站点信息;b)通过手持终端查看候车线路的实时动态数据;c)当候车线路的公交车即将进站,手持终端进行预播报;d)当候车线路的公交车进站时,手持终端通过语音提示车辆正在进站,车载终端控制车辆外扬声器持续播报车辆进站语音,引导用户上车;e)当候车线路的公交车在站台时,视障人士通过手持终端主动触发车辆外扬声器播报。4.2公交助乘后台系统要求4. 2.1功能要求5. 2.1.1公交运营数据系统应具备从城市已建设公交调度系统中获取公交运营数据,数据至少包括公交线路数据和公交站台数据。MZ/T1962023系统应支持获取公交线路的动态车辆信息,该信息获取有两种方式:对公交企业已建有公交卫星定位管理系统的,通过接口方式从已建管理系统中获取;a)对公交企业未建有公交卫星定位管理系统的,从车载终端上传的数据中获取。4.2. 1.2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功能应包括:a)用户管理:系统具备用户、角色、权限和日志管理功能;b)数据管理:系统具备对所有采集的有效数据进行系统和数据的备份并存储,为系统运行、服务器故障恢复和工作决策提供保障;c)设备管理:系统具备对车载终端和车辆电子标识的发行、回收、注销、更换,支撑完整的资产管理流程。4.3. 1.3系统监控系统监控功能应包括:a)运行监控:系统具备服务器运行状态监控功能,监控各种服务状态、服务器资源消耗;b)车辆监控:系统具备公交车辆监控功能,实时查看公交车的动态位置、监控公交车的进站及出站。4.4. 1.4统计分析系统统计分析功能应包括:a)用户数据:系统具备对用户使用频次、活跃度(日活、月活)、常用功能、常坐线路、常上下车站点的统计分析,按各时间段分析统计数据,并生成统计图表;b)运营数据:系统具备对车载终端、公交车辆电子标识的运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按公交企业(分公司)、按时间、按类型维度统计设备的故障数量、故障率和完好率。4.5. 1.5数据存储应在接收到车载终端、手持终端上传数据一天内,对数据进行保存并备份。数据存储时间不应少于6个月。4.2.2接口要求4.2.2.1数据接口系统应提供以下数据获取接口:a)公交站台和公交线路静态数据接口;b)公交车辆运营、实时到站动态数据接口。4.2.2.2功能接口系统应提供支撑手持终端实现出行规划、线路关注、线路收藏、站台候车提醒、车辆进站提醒、目的站到站提醒相关功能的接口。4.3公交助乘手持终端要求4.3.1一般要求公交助乘手持终端可以是安装了公交助乘手机应用程序的智能手机或定制型手持功能机。以智能手机结合公交助乘手机应用程序的手持终端,应提供视障辅助的触屏读屏及文字转语音功能。公交助乘手机应用程序应至少支持在AndrOid操作系统和iOS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上使用。以定制功能机为手持终端,应支持卫星定位、4G及以上移动通信、短程无线通信、语音合成和语音播报功能。提供物理按键功能,以满足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需求。4.3.2功能要求4.3.2.1公交出行规划应支持通过设定出发地和目的地,规划最佳公交出行线路和方案。4.3.2,2站台识别应支持自动定位匹配周边的站台,并查看该站台的所有途径线路信息,每一条线路最近班车的剩余站距信息。4.3.2.3线路详情查看应支持查看线路详情功能,包括线路名称、开往方向、首末班车时间、当前站、下一站、途径站点、车辆位置、车辆的无障碍属性(是否安装导盲设备)。4.3.2.4线路收藏应支持关注并收藏公交线路功能。4.3,2.5多路候车应支持同时等候多条公交线路,并提供各条线路的提示服务。4.3.2.6候车提醒应支持在候车过程中,推送等候线路的最近班车的剩余站距信息。4.3.2.7进站提醒应支持在等候线路的公交车辆进站时,触发语音和震动提醒。4.3.2.8语音引导上车应支持发送指令控制车载终端进行车辆线路进站语音播报,引导视障人士上车。4.3.2.9途径站点提醒应支持在乘车过程中,播报途径站点的信息。4.3.2.10主动触发提示应支持视障人士主动触发(如摇一摇)提示功能。通过主动触发,查看公交线路信息,包括线路名称、开往方向、下班车离当前站台的站数和距离;在等候车辆进站时通过主动触发,重听进站车辆的语音播报提示、车载终端进行进站语音的车辆外扬声器播报。4.3.2.11语音播报手持终端应具备语音播报功能,在公交出行过程中应播报以下信息:a)候车过程中播报候车线路最近班车的站距;b)车辆进站时播报车辆的进站信息;c)候车过程中播报候车线路最近班车的站距;d)车辆进站时播报车辆的进站信息;e)乘车过程中车辆进站时播报到站信息。4.4公交助乘车载智能终端要求4.4.1通用要求4.4.1.1外观终端的外观应无锈蚀、锈斑、裂纹、褪色、污迹、变形、镀涂层脱落,亦无明显划痕、毛刺;塑料件应无起泡、开裂、变形;灌注物应无溢出等现象;结构件与控制组件应完整,无机械损伤。终端的壳体上应有清晰耐久的铭牌标志,铭牌应安装在主机外表面的醒目位置,尺寸应与主机结构尺寸相适宜。4.4.1.2文字、图形终端面板的提示灯、接口等部位应有文字、图形等标志,标志应耐久、醒目。4.4.2功能要求4.4.2.1设备自检终端应具备自检功能。通过信号灯或显示屏明确表示终端当前主要状态,包括运行状态、卫星定位及通信模块工作状态、主电源状态等。若出现故障,则通过信号指示灯或显示屏等显示方式显示故障类型等信息,存储并上传至后台。4.4.2.2通信终端应具备下列通讯功能:a)支持短程无线通信,通信距离可调;b)支持被手持终端通过短程无线方式感知;c)支持移动通信,国内三大运营商的网络接入。4.4.2.3定位终端应具备卫星定位功能,支持GPS或北斗定位,并定时向后台上传位置信息,上传间隔不超过60s。4. 4.2.4语音播报终端应具备下列语音播报功能:a)具有功放电路,驱动车辆外扬声器播报,功率不低于10W;b)支持语音合成播报内容;c)支持远程更新语音播报内容。4.4.2.5人机交互终端可具备人机交互功能,与驾驶员进行信息交互。终端能通过语音报读设备与显示设备,可结合信号灯或蜂鸣器等设备向驾驶员提供信息,驾驶员能通过按键或触摸屏或遥控器等方式操作终端。4.4.3性能要求耐低温性能终端应支持低温存储和低温工作:a)低温存储:终端在环境温度为-40。C条件下放置24h后,接通终端电源,终端可正常工作;b)低温工作:终端在工作状态下在环境温度为-40°C条件下经受24h试验,在试验中和试验后,均正常工作。4.4.3.2耐高温性能终端应支持高温存储和高温工作:a)高温存储:终端在环境温度为85条件下放置24h后,接通终端电源,终端可正常工作;b)高温工作:终端在工作状态下在环境温度为70条件下经受24h试验,在试验中和试验后,均正常工作。4.4.3.3抗振动性能终端在额定电压下以正常工作状态固定在振动台上,对其进行随机振动。试验中和试验后,终端应能正常工作,外观完好无明显损伤。4.4.3.4静电放电抗扰性能终端在非通电和通电状态进行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保护性能应符合相应等级要求。4.4.3.5电源线瞬态传导抗扰性能终端应满足道路车辆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抗扰度测试要求,沿电源线瞬态传导抗扰度应符合相关国标要求。4.4.4安装要求终端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a)终端安装应避免改变车辆本身的电气结构与布线,保证不会因为终端的安装而产生车辆安全隐患,保证不会影响车辆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