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篇)2024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计划(最新版).docx
2024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计划根据实际情况,特新丁20X年度仙坝村第一书记工作计划如下:一.仙坝村基本情况麻江县杏山镇仙坝村所在地距县城15公里,距下司风景名胜区18公里,距320国道2公里.仙坝村总面积20平方公里,于2004年由原仙鹅村和坝寨村合并而成,现有6个村民大组,20个自然村察,总户数743户3336人,帝族人口占98%,其中贫困人口323户1143人,低保人口302户536人,五保户24户36人;全村挤地面积2876亩,其中:田1624亩、土1252亩、森林覆盖率达43%,产业以水稻.玉米、;睢为主,经济作物有烤姻、前就生姜等,养购有养猪、养牛、养羊、养玛、养鸭等.仙坝村现有党员60名,其中女党员6名,预备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3人,60岁以上老党员28人,占党员总数的46.67%.二、20X年工作计划(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应政治理论水平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切实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对党的十/唬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和宣传,不断提升自身期台理论水平.(二)积极配合实施坝寨片区人饮工程项目建设,解决村民饮水困难问题等民生工程.抓好项目实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工程顶人推进,力争20X年7月底前竣工投入使用.同时,配合村两委反抓好计生、农低保、新农保等各项民生民利工作.(三)抓好农村卫生环境整治,科学合理落实垃圾池的建设分布.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目标,大力整治村奈乱扔乱倒垃圾现象,特别是公路沿线两旁的卫生清理和保洁工作,科学合理选定修建焚烧式垃圾池位送,井向有关部门积极争取资金实施,计划投入2万元修建焚做侬圾池10个.(四)积极争取实施村级农民健身工程,为广大村民群众提供优美的.文化娱乐场所.织极与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侦调沟通,争取今年下半年实施启动仙坝村级衣民健身项目工程建设,并与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解决项目场地所需建设、征地各项费用.(五)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一步完善村级各项管理制度,包括村党支部及村两委会议制度、党员议事制度、村民弋表会议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党务公开制度、三会一课三教制度,弟亍党宪、政务、财务公开,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筵全村级更大事务民主决策程序,梃升基层组织的创造力、糠聚力和战斗力.注田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彳砺备干部培养.加强村民自治能力建设,泗化联防工作机制,完苫流动人口管理机制,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六)加强矛盾纠纷播官力度,发挥法律服务员的应有功能.充分发挥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法律服务员排亘化解矛盾工作褫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细排亘福唾工作,及时发现问欣,及时化解矛质纠纷,实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鹤芽状态,确保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七)抓好产业布局,促进村级集体泾济发展以整触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国亍管理为突破口,抓好葡萄、生姜、蔬菜产业的合理分布,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实现产业强村目标,带动人民群众发展致富,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活力.(八)抓好两个文化宣传工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利用仙坝村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资源优势,策划推出挖蟠山坝古树保护文化、养翦土司文化两个文化的系列宣传报道,不断提山坝的影响力,为顺利实施中国传观村落项目申报工作积极宫造良好东围,有力推进美丽仙坝、和谐仙坝建设。县委办公室派驻村第一书记心得感悟2024年5月31日,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我踏上新的旅程,奔赴新的岗位一一X村第一书记。当我到达X村正式报到时,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作为一名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又回到似曾相识的地方,陌生的是第一次来到X镇,第一次来到X村,第一次担任“第一书记”太多的第一次,让我既紧张又兴奋。我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真心为民服务,不负青春年华,不负组织重托,不负群众期盼。一、勤入户询民意做群众信任的“知心人”驻村伊始,面对新环境和新挑战,为尽快融入工作,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我沉下身子,开展入户走访调查,到各家各户、田间地头了解基本情况,通过拉家常、摆龙门阵将农户情况一一摸清,刚开始由于彼此不认识不熟悉,村民们还有些拘束,或许出于不信任的原因,有的村民不愿意过多跟我交流,我只好眼睛多看,腿脚多动,勤快一点,经常进农家院,听农家事,讲农家话,就这样逐步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从而更好地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所需,为群众办事服务。同时,向联系村领导、村“两委”、周边先进村取经,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工作方法,查阅村级档案材料,掌握X村基本情况,熟记基础关键数据,规划X村发展方向。二、排好忧解好难做群众认可的“暖心人”为更好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我们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主力军作用。一年来,常态化开展防贫预警监测,张贴宣传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申报政策“明白纸”300余份,入户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400余户,核实各部门反馈防贫预警线索26条,持续跟踪15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收入变化,以及“一达标两不愁”和“3+1”保障巩固情况,特别是对新增的1户监测户,及时落实帮扶责任、帮扶措施和保障政策,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我们积极入户走访,开展产业奖补验收、城乡医保缴费、养老金收缴、省外务工补贴申报、防溺水宣传、满意度提升、交通安全排查、森林防火、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发放宣传资料、进行政策宣传。开展关爱活动,重点关注脱贫户、监测户、大病户、低收入户、残疾户、独居老人户、留守儿童等群体,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组织慰问和捐赠,帮助解决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三、履好职尽好责做乡村振兴的“贡献者”作为第一书记,方知肩上责任重大,时刻把“一宣六帮”工作职责牢记心中。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是关键,强化党建引领,巩固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是我们工作之重。一年来,我们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按时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帮助培育后备力量、发展年轻党员,使村内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员结构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为帮助抓好乡村建设,我积极向派出单位领导请示汇报,争取资金、落实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群众密切关注的村活动广场安全防护栏1面,争取了脚板岩组生活污水维护项目1个、申报新建生活垃圾站1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深入各家各户宣传发动,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树立讲卫生、爱环境的理念,建造干净卫生的宜居环境,进而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四、干好事驻好村做乡村变化的“推动者”全心全意驻村,既要“身”在农村、更要“心”在农村。为进一步培育文明新风,我多次走村入户,与村民探讨,与村干部商议,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为抓手,大力提升村级治理能力,推动法治、德治、自治在农村有机结合,把村规民约作为加强基层自治的重要抓手,总结提炼X村村规民约“十要十不要”,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引导作用,倡导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孝老爱亲、男女平等、诚实守信、婚丧事不大操大办、不违规办酒、杜绝封建迷信、杜绝黄赌毒之风、爱护环境卫生等,使得民风民俗得到了很大的转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得到稳步提升。回首这一年的驻村生活,除感慨时光飞逝、流水年华外,更欣喜于自己的收获与成长。驻村以来,我在X村见过凌晨的日出,也见过深夜的月色,从人居环境整治到群众满意度走访,从森林防火巡查到应急防汛值班,种种经历、感受颇深。展望未来,我将不忘初心使命,继续认真履职尽责,用行动彰显担当,用实干凸显情怀,始终把“贯彻落实”作为基层工作的纲和魂,扎扎实实走好“驻村路”,踏踏实实干好“振兴事”,坚持民生所向就是努力方向,不负时代使命、不负组织重托,为奋力谱写城市德江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驻村干部2024年驻村调研报告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新形势下驻村工作队的庄严使命。为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X村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结合2024年开展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要求,通过开展座谈、走访、评议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对该村各方面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形成了下一步工作初步思路。一、今非昔比美好前景可期X村位于X乡政府西南约15公里处,地处莲花山盆地,平均海拔400米,面积27.7平方公里,全村现有30个村民组820户3008人,有可耕地2347亩、山场4.25万亩、新老茶园4000亩、水库2座。该村曾是X县11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自2014年11月起,省政府办公厅先后选派3批5人开展驻村帮扶。驻村工作队在省政府办公厅党组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20振年成功实现“村出列、户脱贫”。截至2020年底,累计实现304户IO1.O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38.2%降至0;当前在册脱贫户294户(304户中10户己自然消亡)共988人(其中五保户26户38人、低保户54户150人、一般农户214户800人),现有易返贫致贫户(监测对象)2户共5人(目前正处于实时监测中)、边缘户4户共16人。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0.47万元,跻身全省经济强村行列。历经沧桑巨变,X村这块昔日曾被当地群众自嘲为“交通靠走、通讯靠吼、治安靠狗、取暖靠抖”的穷乡僻壤已经破茧成蝶、华丽转身,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蓄了强大势能、做好了起跑准备。(一)党建引领坚强有力一是支部建设全面过硬。村党支部把加强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有力推进,“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得到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更加严相。二是党员队伍兵强马壮。通过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村支部书记及干部,支部成员年龄和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平均年龄从45岁降至34岁,大专以上学历从20国提高到57%;党员人数增加至69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人、预备党员1人。党组织社会动员能力进一步提高。三是推动发展表现不凡。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提升带动群众发展致富能力,先后培育致富带头人9人,引导村民发展茶、旅游、养殖等多种产业。2020年村党支部领导成立X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新建3960平米养鸡场,当年养殖3.8万只鸡,带动200多户群众增收;扶持10家茶叶生产企业,建设高标准有机茶园4000亩,年产干茶150吨,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二)基础设施n臻完善近年来,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累计争取重要项目67个、资金1.0035亿元投入建设,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全方位提升。交通方面,修建道路41.1公里,其中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的3条大路,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显著改善了交通困难、偏僻闭塞的不利处境。水利方面,投入100O多万元建设莲花河防护堤,修复水毁河堤近2000米,保护耕地300余亩;安全饮水设施从。增至6个。电力方面,投入100O多万元改造电力线路17.24公里、供电台区8个,实现了全年供电保障不间断。住房方面,建成全县最大搬迁安置点,226户群众住上安全住房飞教育、卫生、文体方面,持续改造提升为民服务中心、卫生室和文化活动广场、莲花山教学点操场和新建的330平米村幼儿园,各项设施焕然一新。社会治理方面,招引人工智能企业免费投建X村“智慧卫士”项目,一期工程(投资60万元)已建成运行,基本实现了防汛、防山体滑坡、防溺水、防盗和关怀独居老人的数字化、智能化。(三)产业发展独具特色一是自然条件好。X村属高寒山区,现有4000亩茶园(其中白茶400亩,传统茶叶3600亩),分布在云雾缭绕的高山茶产区,且均位于600-800m的最适宜茶叶生长的海拔高度,因而鲜叶品质上乘,具有其它产区鲜叶不具备的独特“花香”,可制成绿茶、红茶、黄茶、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