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手护理常规.docx
腰椎滑脱手护理常规腰椎滑脱症约占腰胭痛患者总数的5%,是因各种原因造成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常见的有峡部裂型及退变型,多发于中年以上女性,男女比例为1.5,以1.45滑脱最为多见。发病因素包括遗传性发育不良、生物力学应力改变、退行性病变、病理性改变、创伤等.主要表现: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而言,慢性腰腿疼痛往往是首发症状,对成人而言,常无任何症状,其峡部缺损常在摄片后发现.治疗原则:非手术疗法包括卧床休息、腰背肌锻炼、腰围保护、口服药物治疗;手术疗法目前主要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一、术前护理1、休息与心理护理:充分休息,保证睡眠;鼓励病人多与家属交流,同时多与病友交流,以增加自尊和F1.信心。2、协助完善相关检查,给予饮食指导,指导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同时多饮水3、呼吸道训练:吸烟患者术前2周戒烟,进行深呼吸、吹气球以及扩胸运动练习,鼓励有效咳嗽咳痰,以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4、适应性训练: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术后体位和排便方式的改变4、手术体位训练:后路手术术前3-5天指导练习俯卧位,指导患者趴在床上,胸前垫一软枕,双臂自然屈曲放于两侧,2-3次/日,10-2Omin/次,逐渐增加到30-4Omin/次起床训练:从侧卧位开始,用一侧手臂的力量将身体撑起至坐稳,整个过程中脊柱必须保持呈一条宜线,不得弯曲和旋转5、疼痛管理:根据疼痛评估结果正确给予镇痛处理二、术后护理1、体位:术后平卧硬板床,术后6小时侧卧时腰背部垫翻身垫,两腿间垫一软枕:仰卧时,膝下垫一软枕使膝盖微屈:没有支具保护下禁止端坐或下床行走2、病情观察: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同时观察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括约肌功能,如下肢麻木、疼痛要引起注意。3、切口及引流管护理:(1)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2)评估管道脱落风险。防止引流管脱出.折叠,保持引流的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颜色.性状量.的变化;负压引流管引流量每口少于SOmI即可拔管,一般在48小时内拔除,倾倒引流液注意严格无菌操作(3)脑行液漏观察:引流液量增多,颜色变淡呈粉红色时,考虑为脑脊液漏,立即停止负压引流,帮助患者头低足高位,立即汇报医生1、 神经根刺激牵拉症状护理,取舒适体位,下肢予轻轻拍打、按摩、热敷等,同时遵医嘱给予激素、脱水剂及营养神经药2、 术后腹胀便秘,鼓励早期进行床上活动,行腹部按摩,少食多餐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少食甜食及豆奶类食物3、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切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肿胀和疼痛情况,指导协助早期进行四肢肌肉和各关节的运动一、健康教育1、功能锻炼术后当口:麻醉清醒即可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泵运动术后一天:行主动、被动直腿抬高练习术后2天:继续以上练习,增加小腿肌、股四头肌及髅内收外展肌的抗阻训练术后1-2周:腰背肌功能锻炼,开始时间因人而异,不可千篇一律术后3日至1月:根据病情及手术方式,在腰围或支具保护下协助患者坐起、站立及行走练习,训练时要保持上身直立,不要扭曲2、术后3个月内均需腰闱保护,避免腰部负重、扭转、弯腰用力等活动3、遵医嘱定时摄片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复诊二、护理质量评价标准1、疼痛减轻,舒适感增加2、肢体感觉、运动等功能恢复3、未发生并发症,或发生并发症被及时发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