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防爆工作100条宝贵经验.docx
1.隔爆结合面紧固件缺螺栓、弹簧垫圈或背帽.2 .隔爆接合面紧固用螺栓或螺孔滑扣.3 .隔爆接合面紧固用醺栓折断在摞孔中.4 .隔埋结合面紧固螺栓未压平弹簧垫圈或螺栓松动.5 .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的螺母没有上满扣.6 .紧固螺钉伸入螺孔的长度小于摞纹直径的尺寸。(铸铁、铜、铝件应小于螺纹直径的1.5倍)7 .摞孔深度不够螺纹直径尺寸,摞钉没有拧紧。8 .紧固噱栓的噱帽有机械性伤痕,直径变小,厚度磨清.9 .同一部位的螺栓、螺母、弹簧垫圈规格不一致,弹簧垫圈大于螺栓的直径.10 .隔爆接合面同一部位紧固螺栓加装两个以上弹簧垫圈.11 .弹簧空圈断裂或无弹性。12 .密封圈没有采用邵尔氏硬度4555度的橡胶制造.13 .密封圈老化、失去弹性、变形、变质.14 .空封圈有效尺寸配合间隙达不到要求,起不到密封作用.15 .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之差不符合标准.16 .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的配合大于±1mm.17 .4平方电缆及以下电缆的密封圈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18 .空封圈的宽度小于电缆外径的0.7倍.19 .密封圈的宽度小于10mm。20 .宙封圈的厚度小于电缆外径的0.3倍.(7Omn1.2电缆除外)21 .密封圈的厚度小于4m。22 .密封圈的单孔穿进多根电缆.23 .把密封圈割开套在电缆上。24 .密封圈刀削后出现锯齿,锯齿直径之差大于(包括)2亳米.25 .密封圈部分破损。26 .密封圈没有完全套在电缆护套上(-515廊).27 .密封圈与电缆护套之间夹有其它包扎物。28 .一个引入装置内用多个密封圈或金属圈.29 .螺旋式线腾上金属挡圈时没有装在挡板外面.30 .线嘴压紧没有余量,线嘴与密封圈之间没有加装金属垫圈.31 .进线嘴压紧后内缘压不紧密封圈。32 .进线嘴压紧后密封圈端面与器壁接触不严.33 .进线嘴压紧后密封圈能活动.34 .螺旋式接线嘴因乱用、锈蚀等原因紧不到位而松动的.35 .压盘式引入装首缺压紧摞栓.36 .压盘式引入装苦压紧腺栓未上紧.37 .电缆在引入装置处能轻易来回抽动.38 .凡有电缆压线板的电器,引入引出电缆未用压线板压紧.39 .卡兰式的进线嘴压紧胶圈后用单手搬动喇叭鹰上下晃动时,喇叭飕明显晃动.40 .压叠式线咀压紧电缆后的压扁量超过电缆直径10%.41 .电缆护套伸入器壁小于5空米.42 .电缆护套伸入器壁大于15毫米.43 .电缆粗穿不进,将护套与密封圈结合部位挫细.44 .低压隔爆开关接线室电源侧进出线至负荷侧接线。45 .低压隔爆开关接线室负荷侧进出线至电源侧接线.46 .低压隔惺开关接线室小喇叭嘴引出动力线.47 .接线盒内导线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的.48 .未接线的线咀没有用同等厚度和直径的法兰和堵板或用绝缘胶堵死。49 .高压铠装电缆终端接线盒没有濯绝缘胶.50 .采用铠装电缆供电时,使用密封圈没有全部套在铅(铝)皮上。51 .高压铠装电缆灌注绝缘胶的,没有用绝缘胶灌至三叉口上.52 .高压铠装电缆灌注绝缘胶的,绝缘胶裂纹面能相对活动的.53 .电钻插销的电源侧接插销,负荷侧接插座.54 .电源电压低于114OV的插接装置,缺少防止突然拔脱的联动装置。55 .电源电压在114OV以上的插接装置没有电气联锁装苦.56 .插销在触头断开的断电瞬间,外壳隔爆结合面的最大直径差和最小有效长度不符合规定.57 .防港外壳有裂纹、开焊现象。58 .防爆壳严重变形长度超过50辜米,变形凹凸深度超过5室米.59 .防爆壳内外有绣皮脱落。60 .闭锁装芭不符合规定.61 .闭锁装置不齐全。62 .闭锁装置变形损坏起不到机械闭锁作用.63 .电气闭锁装置起不到闭锁作用.64 .隔爆室(腔)观察窗(孔)的透明板松动,破裂.65 .隔爆室(腔)观察窗(孔)的透明板使用普通坡璃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66 .隔港设备的隔爆腔之间直接贯通。67 .接线柱接线座有松动裂纹.68 .防港电动机接线盒内的隔爆绝缘座去掉。69 .隔爆设备没有保持原设计的防爆性能.70 .螺旋式接线咀最少啮合扣数低于6扣(拧紧程度一股用单手向正用力拧不动为合格).71 .螺纹隔惺结构,摞纹精度低于3级.72 .喇叭嘴外缺损影响防爆性能者.73 .未接线的喇叭嘴老鼠洞。74 .未接线的喇叭嘴装入已使用过的密封圈.75 .不用的接线嘴没有用密封圈、挡板、金属圈依次装入压翦装反为失爆).76 .螺旋式线咀安装多个金属圈.77 .挡板直径与进线装置内径之差大于2毫米.78 .挡板厚度小于2奈米(允许误差为±018mm).79 .金属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之差大于2毫米。80 .金属圈的内外径与喇叭咀深入壁规格不一致.81 .金属圈厚度小于工称尺寸一亳米。82 .金属圈开口.83 .转盖式或插盖式隔爆接合面宽度小于25毫米.84 .转盖式或插盖式隔爆接合面间隙大于0.5身米.85 .隔爆电动机轴与轴孔的隔爆接合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产生摩擦。86 .隔爆接合面的法兰减薄厚度,大于原设计规定的维修余量。87 .结合面上的小针孔,直径超过0.5率米,深度超过1墓米.88 .结合面上的小针孔,在一平方厘米的范围内超过5个(适用于40、25加宽的隔爆面).89 .结合面上的小针孔,在一平方厘米的范围内超过2个(适用于15也宽的隔爆面).90 .结合面机械伤痕的深度或宽度超过05毫米。91 .结合面机械伤痕的投影长度未保证剩余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大于规定长度的2/3.92 .结合面机械伤痕个别伤痕深度超过1亳米,其伤痕距结合面最短无伤间距相加小于相应容积规定的结合面宽度。93 .隔爆面上有油漆和机械性杂物.94 .隔港面没有涂适量的中性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锈油或磷化。95 .隔爆面有锈蚀(用棉纱擦后仍留有锈蚀斑痕).96 .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大于6.3.97 .操纵杆的表面粗糙度大于3.2.98 .隔爆接合面有间隙或锈蚀,正常情况下用手能打开大盖。99 .引入装苦的压线板下不得垫皮垫(电缆下部可以垫半圈皮).100电机轴承应加热装入,不得有松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