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公路施工项目部作业现场管理标准.docx
铁路公路施工项目部作业现场管理标准1 .人员佩戴标识标准1.1 施工单位所有参建人员实行统一着装上岗,按照管理岗位和施工现场工种的特点,分别佩戴不同款式和不同颜色的工作服装。1.2施工单位的管理、作业人员,上岗工作和进入施工现场应佩戴(双面)胸卡。胸卡内容包括:单位名称、姓名、职务(岗位)、编号,胸卡贴有照片。胸卡颜色:管理人员人员采用红色,其他作业人员采用蓝色。1.3施工作业人员应佩戴与岗位工种相对应的安全防护用品。1 .4施工单位安全和技术人员下现场应挎带背包,携带相应的安全、技术资料和检测检查工器具。2 .场地布置标准2.1 施工现场的场地划分为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并做到布局合理,整洁美观。2.2 生产、办公、生活区,应明示场地布置示意图。示意图应标明图名,并按照功能标明房屋、道路、材料、停车、绿化等位置。2.3 办公区、生活区和生产场(站、室),应保持日常洁净,地面平整无积水,无垃圾废物;厕所保持清洁无异味;在房屋的适当处所设置垃圾箱,分类存放并及时清理;设置污水沉淀池,生活用水集中排放。2.4 办公区、生活区和生产场(站、室),应做好排水系统,保证排水通畅不积水。2.5 办公区、生活区和生产场(站、室),每栋房屋设置4kg干粉灭火器1具,挂(放)于通道旁,离地面不低于1.5m,并贴挂“消防责任牌”和“消防安全、人人有责”、“注意防火”警示牌。3 .工程现场“五牌一图”标准3.1 在重点工程现场醒目位置设置反映工程概况和建设形象的“五牌一图二3.2 “五牌”分别为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措施牌、安全生产制度牌、文明施工规定牌;“一图”为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3.3 3图牌尺寸为2.5X2.O米,采用双柱式立柱,在大型站场处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尺寸。3.4 图牌设立应牢固可靠、整齐美观、大方醒目。3.5 其它标牌由各单位自定。4 .作业现场管线敷设标准4.1 总体要求:管线敷设应根据现场条件和工程需求,统一规划、合理布设、整齐美观,做到平、顺、直、牢。4.2 配电箱统一安装漏电保护器,挂“当心触电”警告牌。4.3 电缆线路:应根据环境条件,采取埋地或架空敷设,杜绝随意敷设;电缆线路与热力管道的平行间距不得小于2m,交叉间距不得小于1m;电缆严禁敷设在有酸、碱等化学腐蚀的地段,确因地形条件限制不能避开时,必须按规定做好严密的防护措施。4.4 照明线路、通讯线路:严禁敷设在钢铁构件和易燃易爆、化学腐蚀的物件上。4.5 供水管路布置合理,接头严密不漏水,满足施工要求。5 .机电设备管理标准5.1 本细则中机电设备管理的范围是指工程建设中所使用的发电、电动及相关设备和各种电动工具。1.1 2机电设备管理应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和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2003)等有关规定,把好采购、验收、进场维护等各个环节,确保机械设备安全使用。5.3 选购的机电设备及其用电安全装置应符合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且具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特种机电设备应经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5.4 严禁不具备资质厂家制造、没有合法出厂合格证、未按规定试验验收或大修、超过法定使用期限的机械设备在本工程中投入使用。5.5 机电设备应建立和执行专人专机负责制。机电设备操作人员应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操作。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未经培训、考试不合格、无有效证件的,严禁上岗从业。所有设备均应纳入台账,定期检查(尤其是轮、轨、吊钩、钢丝绳、接地保护等重要部位)和维修保养,保持良好性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5.6 施工现场的机电设备的开关箱、连接线缆、接地和漏电保护等应符合规范要求,运行时产生振动的设备的金属基座、外壳与PE线的连接点不少于2处。5.7 空压机、发电机、混凝土输送泵等大型机电设备,应性能良好,按章操作,保持整洁,工后有序摆放在地质坚固、不受坍塌落石危害及洪水威胁的安全可靠场地。5.8 电焊机、对焊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圆盘锯、刨木机、手砂轮、风炮、钻床、车床等小型机电设备,应保持性能良好,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接地接零可靠。进行清理、检查、维修时,必须首先将其开关箱分闸断电,呈现可见电源分断点并关门上锁。工后摆放整齐,场地整洁。5.9 机电设备使用现场应在醒目位置设置“禁止合闸,有人工作”、“高压危险”、“小心触电”、“严禁烟火”等警示标志牌,必要时设置专人进行防护。6.施工用电管理标准1.1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均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内容要符合规范要求。每个工区(或工点)均应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图纸,按图施工。1.2 临时用电组织及变更时,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经当地供电部门审核及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变更用电组织设计时应补充有关图纸资料。1.3 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1.4 电工必须经过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其他用电人员必须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人员配备要满足施工需要。1.5 5临时用电必须建立安全技术档案,指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应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对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并应履行复查验收手续。1.6 施工现场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系统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方式,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欧;供电线路始端、末端必须做重复接地;当线路较长时,线路中间应增设重复接地,其电阻值不应大于10欧。1.7 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漏电保护器符合国家现行规定标准,并与用电设备相匹配。安装后使用前必须进行试验,正常后才能投入使用,每月检验不少于一次,雷雨季节应增加次数,并由专人进行试跳检验,并做好记录。1.8 配电室应满足下列要求:(1)配电柜应装设电源隔离开关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电器。电源隔离开关分断时应有明显可见分断点。(2)配电柜或配电线路停电检修时,应挂接地线,并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停送电必须由专人负责。1.9 自备电源应满足下列要求:(1)发电机组必须与外电线路电源联锁,严禁并列运行。(2)发电机组并列运行时,必须装设同期装置,并在机组同步运行后方再向负载供电。1.10 10架空线路应满足下列要求:(1)架空线应采用绝缘导线,并架设在标准的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或脚手架上,专用电杆要符合标准规定。(2)架空线路之间及与各种设施之间最小垂直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1.11 电缆线路应满足下列要求:(1)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保护零线或保护线的芯线。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必须采用五芯电缆。五芯电缆必须包含淡蓝、绿/黄二种颜色绝缘芯线。淡蓝色芯线必须用作N线;绿/黄双色芯线必须用作PE线,严禁混用。(2)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6. 12配电箱及开关箱应满足下列要求:(1)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2)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必须分设N线和PE线端子板。N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PE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进出线中的N线必须通过N线端子板连接;PE线必须经过PE线端子板连接。(3)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维修、检查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6.13隧道、高温、有导电灰尘、比较潮湿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5m等场所的施工照明,电源电压不应大于36V。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及危险品仓库内应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其开关宜安装在室外。在散发大量蒸汽、气体和粉尘的场所,应采用密闭型电气设备。6 .14生活用电要严格遵守用电规定,不得私拉乱扯,不得随意装设插座、插板,不得使用电炉和较大功率的电器设备。7 .15配电房、变压器、发电机、配电箱、开关箱、电焊机、对焊机、塔吊、龙门吊等用电设施设备均应挂设触电警示标志。7 .物资设备现场储运管理标准依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建设单位有关物资管理办法,为加强现场物资储运各环节规范化的管理,以标准化的储存环境、仓储作业和保管保养,确保物资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向施工现场供应,提出本物资设备储运作业管理标准。7.1 储存设施及设置要求(1)各类仓储设施建设的规模标准必须与满足原材料质量管理和施工需要相适应。(2)库房、料棚等必须留足物资搬运通道和消防通道;露天料场必须进行场地硬化和按规范配置垫木或垫块,并配设必要的桁吊、吊车等装卸设备。(3)所有固定的物资存储设施必须进行地面硬化并设有坡度和排水设施。料场或拌和站硬化地面开裂冒泥的,应立即处理。(4)袋装粉态材料正常储备必须按规定设置专用库房保管,现场临时需用粉态材料必须采取防雨、防潮和苫盖设施措施。散装水泥、粉煤灰、矿粉等粉料存入密闭的散装罐或仓内。拌和站储备罐设备必须根据混凝土生产需用量设置充足,并在场地建设时,预留充足的场地,以备施工进展随时增设的需要。(5)粗、细骨料的堆放仓必须加设棚盖,必要时设置侧面封闭围挡,同时在拌和站设置冲洗设备。粗、细骨料清洗用水不宜循环使用,困难条件下,采用循环水时,应设置多级沉淀池,保证水质符合要求。(6)外加剂等水剂等在拌和站需入库储存,不得露天储存,并严格按储存温度与湿度标准等执行。(7)隧道防水板、止水带、桥面防水材料等重要物资的库房,必须考虑产品的特性,确保物资储存期内的质量稳定。(8)火工品按相关规定设置特殊专用库房。7.2 物资储存基本规定(1)仓库、料场要进行合理分区,物资堆放要合理,做到上苫下垫,苫垫率要达到100%;堆码整齐、安全稳固、过目成数;物资料签齐全,标志明显;库内存料及设备无积尘,料区无积水,料垛周围无杂草;苫盖包装物和装卸工具分别堆码保管得当。(2)存储材料要妥善码垛,确保储存材料质量,并遵循以下标准规范:有序堆码:将不同品种、规格、型号、等级(牌号)、批次(炉号)的材料,分别堆码,以免混淆。定量堆码:将材料按垛、行、层等定量堆放,以利于清点和日常发料。稳定垛形:在保持材料通风良好的条件下,尽量使料垛与地面、材料与材料之间有较大接触面积,以保证料垛稳固,不致倒塌。垛高适当:一般不超过地面和材料本身的荷重能力。物资堆码时包装标记一律朝外,过磅、检尺物资堆码应分层记量,标记清楚。(3)露天存放的物资,要根据地势、物资特性确定垛高垛顶、垛围要牢固可靠,不渗漏雨雪。经常检查排水沟是否畅通,遇堵塞应随时疏通;物资发放材料后应随时苫盖。(4)不同规格、不同料源的粗细骨料不得混合堆放。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进入生产加工区域,待检区域应与生产加工区域隔离设置;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单独存放、标识并坚决清退出场。(5)钢材储存,应采用不低于20cm高的支垫(现场),并采用篷布遮盖,防止锈蚀、污染、压弯;通风状况良好、干燥,按不同品种、规格型号(含批炉号)堆码整齐、标识明显;钢筋加工和存放应在棚内进行。(6)工地袋装水泥库须设专人管理,地面平整干燥,做到防雨、防潮、防变质;按进料日期、品种、等级、批号检验状态分期分批分别存放。(7)隧道防水板应注意勿使包装损坏。堆放时,应衬垫平坦的木板,离地20cmo不同类型、规格的产品应分别堆放,不应混杂,避免日晒雨淋,注意通风;平放贮存堆放高度不超过5层,立放单层堆放。禁止与酸、碱、油类及有机溶剂等接触,且隔离热源。(8) 土工膜、土工布应避免日晒、雨淋、沾污、重压、抛摔及机械碰撞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