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其处理.docx
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与其处理近几十年来,随着新的抗癌药物的不断研制,肿瘤化疗的广泛应用,疗效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目有临床运用的抗癌药物的选择性不高,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细胞,特殊是增殖旺盛的细胞具有损害作用。成为限制用量、阻碍疗效发挥的主要问题。因此,尽早地预料毒副反应并与时进行有效的处理,对于保证顺当完成治疗与提高长期生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一)、骨抑制大多数抗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且常为剂母限制性毒性。由于血细胞半衰期不同,化疗后通常粒细胞削减发生较快,血小板削减次之,而贫血发生较晚。1.粒细胞削减除长春新碱、博莱霍素、左旋门冬酰胺酶外,大多数抗癌药对白细胞影响较大,并且出现的早晚和持续的时间不同,如氮芥、环磷酰胺等表现为近期毒性作用,大剂量冲击治疗时停药后34天白细胞起先下降。有些药物如长春花碱、甲氨喋吟、羟基服等.则多在用药后1014天白细胞起先下降,第20天起先回升,表现为中期毒性作用。而丝裂毒索、卡氮芥、环己亚硝眼、甲基节肿、6-疏基嚓吟与马利兰等在用药后3周才出现白细胞下降,46周后有所回升,表现为延期毒性作用。粒细胞削减的主要后果为严峻感染,严峻感染与粒细胞削减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关。所以,在临床用药时要留意尽量不要对造血系统近期、中期和延期毒性反应的抗癌药物联合应用。每次疗程前与治疗中定期复查血象,并据此调整药量。当粒细胞降低于1.Qx1.O91.,并且持续7天以上,发生严峻感染的机会明显啬,此时病人无论有无发热,均可予预防性抗菌素治疗,簇新血输注。如病人出现发热,应与时做血培育和可疑感染部位的培育.并尽快联合运用有效的广谱抗菌药物。近年来,临床起先应用基因重组的集落剌激因子协作触癌化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G-CSF和GM-CSF刺激粒细胞/单核细胞的形成和向外周血释放,能显著减轻化疗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加快外周血象的复原。2血小板削减临床上化疗后血小板削减而导致严峻出血的并发症并不常见,当血小板低于2万.内脏出血的危急性加大:当血小板低于1万时.简单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出血、胃肠道大出血,对于化疗引起的血小板显著削减,可运用低剂量糖皮质激素(例如强的松IOmg,每日12次),并赐予血小板悬液输注。最新探讨发觉了一些能促进血小板生长的细胞因子,例如TP0、白介素-川和白介素-XI。二、消化系统毒性1.恶心呕吐是抗肿瘤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而常见的并发症,几乎全部的化疗药有致吐潜能。严峻的呕吐可导致脱水、电解质失调、衰弱,甚至使患者拒绝再次治疗,呕吐的机理为:化疗药物干脆刺激胃肠道引起呕吐;2化疗药物可引起肠壁嗜错细胞释放5-HT.后者作用于小肠的5-HT受体,通过迷走神经传至位于第四脑室的化学感受诱发区(CTZx5-HT也可干脆激活CTZ的5-HT3受体),CTZ再将神经冲动传至呕吐中枢引发呕吐。化疗引起的呕吐通常有三种表现形式:马上呕吐:运用化疗后24小时以内发生的呕吐;2延迟呕吐:是指化疗24小时以后至第57天所发生的呕吐;3先期呕吐:是指病人在第一个治疗周期经验了难过的急性呕吐之后,在下一次化疗给药之前所发生的条件反射性呕吐。限制呕吐的药物按其机制可分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胃复安、氟哌嚏醉、氯丙嗪;25-HT3受体拮抗剂:如司琼类;3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Z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5抗焦虑药:如安定、氯羟安定。此外,甲孕酮或甲地孕酮对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和食欲不振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提出的是,常见的恶心、呕吐可使病人出现脱水、电解质失调、衰弱。极个别的猛烈呕吐还可引起胃喷门部粘膜撕裂出血,使病人出现呕血,进而导致出血性休克.此外长时间猛烈呕吐降低了患者对化疗的耐受力,并对化疗产生恐惊心理甚至中断治疗。因此,呕吐的治疗须要综合治疗,正确的护理、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具有同等的价值.限制呕吐的药物通常须要联合应用,其原则是:联合药物通常须要联合应用,其原则是:联合的药物应用不同的作用机理,疗效能相加而不是毒性重叠。如地塞米松和胃复安、5-HT3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能增加疗效;安定和胃复安联用,既可削减病人的焦虑,又能削减胃复安的锥体外系症状。2 .粘膜炎、腹泻、便秘化疗药物简单引起口腔炎、口腔溃疡、唇舌损害、食道炎。最常引起粘膜炎的药物是甲氨喋吟、抗生素类和氟眠嗜症.治疗上以对症为主,如口腔溃疡难过可用局麻药止痛等等。化疗药物还常引起腹泻和便秘。化疗药物所致腹泻程度,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轻度为发生在两天以内的短暂性腹泻:中度为虽然腹泻已超过两天,但病人仍能耐受,不须要治疗;重度为病人由于腹泻已不能耐受,须要马上赐予治疗;严峻度腹泻为发生血性腹泻。最常引起腹泻的化疗药物有5-氟尿喀症类(包括优福咤,喀福口定.第铁龙和希罗达),氨甲喋吟,阿霉素,阿糖胞昔和顺销等,尤其是当药物剂量提高时,更简单发生严峻腹泻;氨服喀咤大剂量或连续用药可导致严峻腹泻甚至血性腹泻。因此,病人在化疗期间发生腹泻应与时与经治医师联系。医师应当依据腹泻程度.大便性质,尤其留意是否为血性或肠粘膜排出,所应用的化疗药物种类,剂母,化疗所进行的阶段以与病人的详细状况等综合考虑,做出是否须要停止化疗以与赐予对症支持治疗等确定。无论如何,在化疗期间出现中度以上腹泻者,应考虑为药物不良反应,是暂停化疗的指征。对接受氟尿嗜症类静脉注射化疗期间,特殊是剂量较大时,应严防严峻腹泻发生。当腹泻伴有腹痛,或血性腹泻或肠粘膜排出者,应马上停止化疗。治疗上以对症为主,明显腹泻可赐予易蒙停、思密达等肠道粘膜爱护剂;补足够够的液体达到满意机体须要和加速药物排出目的,补足够够养分和电解质,必要时短暂禁食和应用抗生素防治肠道感染.以利肠粘膜复原正常.长春碱类可影响肠道运动而产生便秘.症状于用药后3天内发生,不肯定伴有四周神经损害。便秘可适当赐予轻泻剂。3 .肝脏毒性很多抗肿瘤药物在肝内代谢转换.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多数以A1.T(SGPT)上升为主,一般状况下为一过性,发生于化疗后714天,停药赐予保肝治疗后很快复原。关键在于与时发觉,因此在化疗前、中、后应定期作肝功能检查,肝功能异样病人应慎用或禁用肝损大的药物,并依据损伤状况调整用药剂量。化疗药物引起的肝损害主要有三个方面:了中毒性肝炎:由于药物或代谢物干脆引起急性肝细胞功能障碍.表现为SGPT上升.可产生胆汁淤积和脂肪浸润,常见的药物有氨甲喋吟、左旋门冬酰胺陡、阿糖胞昔、足叶乙正等;2静脉闭塞性肝病:由于肝静脉内皮细胞受损,血栓形成和肝细胞坏死,造成肝小叶小血管闭塞、静脉回流障碍,表现为SGPT上升、腹水、肝肿大和肝性脑病,常见的药物有氮烯咪胺、6-硫基噂吟、放线菌素等;3肝纤维化:甲氨噂吟如长期应用可导致纤维化,尤其是牛皮癣患者和老年病人多见,这种纤维化可导致肝硬化,长期小剂量给药较大剂量脉冲治疗更易发生。化疗中尤其应留意饮食,合理养分、足够养分,以期提高机体对化疗的耐受力,保证化疗顺当完成,促进康复。化疗病人多口渴心烦,宜多吃水果.西瓜等原爽健胃、消渴除烦的食品,不宜过食辛辣与油腻之物。食物以清淡些为佳,此时不适于食生冷食物与水果。一般而言,癌症病人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为主,主见食谱的多样化,以补充化疗对身体的消耗。(三)、泌尿系统毒性1 .肾毒性很多抗肿癌药物与其代谢物以肾脏排出体外,所以肾脏简单受到损害,可在用药时即刻发生,也可在长期应用中或停药后延迟发生。简单发生肾毒性的药物有顺粕、大剂量甲氨喋吟和链解霉索。长期应用简单发生肾毒性的有丝裂霉素、亚硝腺类。顺销的肾毒性最为突出,肾脏毒性是此药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主要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变性、坏死、间质水肿,临床表现为用药后314天血肌肝上升,剂量低于100mg/m2通常很少引起肾损害,但是超过此剂量则须要水化。常规剂量的甲氨喋吟很少引起肾毒性,在大剂母用药时,其原形与代谢物可沉积于肾小管而产生急性肾毒性,故在用药期间应赐予碱化尿液用水化。丝裂霉素的肾毒性低于顺柏.临床上可表现为缓慢发展的血肌酊上升或暴发性微血管病溶血性贫血(MAHA),其发生与药物的累积剂量有关,有报告丝裂霉素的累积量超过70mgm2时,MAHA的发生率可高达25%30MAHA临床表现为严峻的溶血性贫血,12周后出现肾功能障碍,输血可促发或加重MAHA,所以丝裂霉素给药时应避开或尽量削臧输血。2 .膀胱炎引起膀胱炎的主要药物是环磷酰胺和异环磷酸胺,这二种药物在体内代谢产物丙烯醛是引起膀胱上皮损伤的主要致病因素,通常在静脉给药,尤其是大剂后的给药后早期发生。表现为出血性坏死性膀胱炎。故在大剂量应用环磷酸胺和异环磷酰胺时,除大量饮水和碱化尿液外,还需赐予泌尿道爱护剂,常用药物为磕乙磺酸钠,其能与丙烯醛形成无毒性化合物砖酸.一般在赐予环磷酰胺和异环磷酰胺的O时、4时、8时分别赐予上述药物剂呈的20四的筑乙磺酸钠。另外,膀胱炎还可出现在膀胱内灌注化疗或生物调整剂、骨健移植预处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