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高铁转向架检修规程.docx
动车高铁转向架检修规程分解转向架与车体间电气、管路连接、安装轴箱弹簧抑制螺栓和垫圈、牵引销座固定螺母、横向及抗蛇形减震器,将转向架与车体分离。1转向架分解1.1.拆下牵引电机组成,将各管路进气口、各线缆插头等部位进行防护。拆除上述部件并防护后须对转向架表面进行清洗除垢,并用高压风吹净。1.2将轮对轴箱组成、轴箱弹簧组成、空气弹簧组成、轮对提吊、速度传感器、排障装置、横向油压减振器、轴减振器、制动软管组成、增压缸罩、增压缸、牵引拉杆组成、差压阀等部件从构架上拆下检修。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横向减振器座、调整棒托、其余各管路及配线等部件不分解进行状态检修,并对各管路联接口、各线缆插头等部位进行防护。1.3构架组成1.3.1构架组成检修1.3.1.1构架组成表面存在划伤、磕碰伤深度小于等于钢板厚度10%缺陷时,须对缺陷部位进行打磨消除、圆滑过渡;当缺陷深度大于钢板厚度10%时须焊修,焊修由有专业资质厂家负责实施。1.3.1.2构架组成检修时,须对构架组成表面各外露可视焊缝进行外观状态检查,目视发现裂纹等缺陷时须焊修,焊修由有专业资质单位负责实施。1.3.1.3对构架横梁与侧横梁的焊缝、横梁上电机吊座、齿轮箱吊杆座、制动夹钳吊座部位的焊缝进行脱漆,并进行磁粉探伤检查。1.3.1.4构架组成及安装各部件上外露的螺纹孔须进行外观状态检查,对电机吊座、定位臂、制动夹钳安装座、差压阀安装座等关键部位的螺孔目视检查,不得存在缺扣、乱丝、毛刺等缺陷。1.3.1.5制动夹钳外观状态检查,夹钳本体无漏油现象;夹钳本体外观检查发现裂纹时允许打磨修整(最大打磨深度3mm),修磨后磁粉探伤检查无裂纹;橡胶波纹管安装座部位破损长度不大于5mm时可继续使用,超限时更换;橡胶波纹管其它部位破损时须更换新品;闸片剩余厚度M车7mm以上、T车IOmm以上,超限更换。1.3.1.6踏面清扫装置外观状态检查,研磨子剩余厚度需在IOmm以上,超限更换。1.3.1.7拆卸构架附加空气室螺堵,清除螺堵内杂物,检查螺纹不得存在缺扣、乱丝、毛刺等缺陷。1.3.1.8构架表面及零部件组装部位存在油漆不良或损伤须找补油漆,对脱漆部位须找补油漆。1.3.2构架组成安装部件检修1.3.2.1轴温传感器进行导通、绝缘测定,要求导通状态良好,绝缘电阻值(对地)应在0.1MQ以上(50OV兆欧表)。1.3.2.2构架组成各部件安装螺栓的防松铁丝或止动垫片状态良好,不进行扭矩检查只涂打防松标记;防松铁丝断裂或止动垫片破损时更换,进行扭矩检查,并涂打防松标记。1.3.2.3各管路安装管夹无松动、脱落现象,组装的各管路无抗磨现象;油压管路及液压管接头不得有漏油现象;对不符合要求的管路进行调修或更换。1.3.2.4各配线固定用结扎带绑扎良好;温度传感器螺旋软管出现局部破损、断裂等缺陷时,允许用绝缘防水材料处理,出现三处以上破损断裂缺陷时更换。配线用各外露密封防水剂脱落、缺损时修复。1. 3.2.5端子箱盖拆卸后对端子箱内部使用高压风吹净,并更换端子箱盖内侧贴着的橡胶板,检修后按照新造标准安装端子箱盖。2空气弹簧(参照时速200公里铁路动车组第5、21章,CRH2型动车组三级检修规程)2.1空气弹簧分解2.1.1 空气弹簧表面清理干净后进行外观检查,上盖板、橡胶堆、橡胶气囊等部件缺陷检修按表3-1执行。外露金属表面出现锈蚀时清除。使用中发生漏气的零部件进行更换。表3-1空气弹簧外观检修缺陷更换标准部位故障名称缺陷描述更换判定标准橡橡胶(特别是外层橡胶)和帘线露出帘线时更换。胶1分离之间剥离。表皮剥离超过30×20mm时更换。囊发生Imm厚度橡胶拳状凸起。2裂缝上盖板橡胶及橡胶座的接触部位圆周方向的鳞片状裂缝或锐角的伤痕,外层橡胶的母线方向(上下方向)的裂缝。露出帘线时更换。龟裂深度超过Imm时更换。龟裂长度超过30mm时更换。3磨耗橡胶囊外层橡胶和橡胶座和上盖板摩擦损耗。露出帘线时更换。4外伤由于异物的分散或相摩擦在外层橡胶产生伤痕。露出帘线时更换。深度超过Imm时更换。长度超过30m11时更换。橡胶堆1龟裂龟裂长度在30mm以上,深度在Imm以上或龟裂幅度扩展到5mm以上时更换。2. 1.2分解空气弹簧各组成部件上盖板、橡胶气囊、橡胶座及橡胶堆组成等,对部件组成中的橡胶部分使用中性洗涤剂清洗,再用温水冲洗掉洗涤剂后吹干。2. 2空气弹簧部件检修2. 2.1橡胶座表面存在长度为30mm,或深度为Imm以上的开裂须更换。2. 2.2橡胶堆相对于橡胶总厚度有10%以上的减弱的现象或有变形情况下更换。2.2. 3胶结剥离与脱落深度无关、如果脱落长度超过100mm就需要更换。对于基准以下的部件,用氟基丙烯基系的粘合剂处理。2. 2.4更换磨耗深度超过1.5mm的零部件。更换开裂长度50mm以上、深度3mm以上或者开裂幅度达5mm以上的零部件。3. 2.3橡胶囊(下面板)检修确认各垫圈的安装状态、紧固后标记上检查记号。检查橡胶囊粘合状态,聚四氟乙烯制滑板的划痕、损伤、磨损状态。修理划伤、弯曲的部件。4. 2.4盖板检修确认盖板和橡胶的粘合状态。修理划伤、弯曲的部件。2. 2.5空气弹簧须更换上、下部“0”型密封圈。2. 2.6空气弹簧检修时不得接触酸、碱、油或其它有机溶剂,避免热损伤和人为磕碰损伤。2. 3空气弹簧组装2.1 .1组装上盖板、橡胶堆、橡胶气囊等部件,使上盖板的生产号和橡胶座的生产年月在同一位置。用木锤对着上盖板密封部内面均匀地敲击使其扣紧。2.3 .2把挤压盖盖在橡胶囊上,为使橡胶囊均匀地稳定下来,注入50OkPa的压缩空气,保持1分到3分左右,使其扣紧。2. 3.3空气弹簧搬运时禁止直接吊装上盖板,避免造成胶囊或橡胶堆脱落、损伤。2. 4空气弹簧气密试验2. 4.1将空气弹簧的高度调整为现车高度(20Omm),充入490kPa的压缩空气,放置10分钟后,压力减小在9.8kPa以下。2. 5空气弹簧压力试验2. 5.1空气弹簧保持现车高度(200mm),向空气弹簧充入735kPa的压力、保持3分钟,确认橡胶座各部及空气弹簧各组成零件无异常。3油压减振器3.1减振器装车运行距上次分解检修后18个月以上或运行达90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进行分解检修。对于前次检修之后未满18个月的减振器进行外观检查、表面清洗,如无异常继续使用,如有异常进行解体检修。3. 2油压减振器外观检查表面无漏油现象,橡胶套破损者须更换,减振器如有漏油或其它异常缺陷须进行分解检修。3. 3油压减振器本体与防尘罩表面使用中性洗涤剂清洗污垢后用水冲净。3. 4油压减振器分解3.4.1分解油压减振器组成罩子、外气缸盖、0形圈、活塞杆、外气缸组成、内气缸与内气缸盖等部件。3.4.2分解检修活塞杆组成部件活塞、阀、阀弹簧、活塞环及密封材料,并拆卸活塞杆上内气缸盖、。环圈、外气缸盖、防尘密封材料等部件。将气缸内的液压油废弃收集统一处理。3.4.3分解内气缸盖组成部件油封、。环圈、备用环等部件。3.4.4检修弹簧座、螺纹不得存在缺扣、乱丝、毛刺等缺陷。3.5油压减振器部件检修3.5.1更换油压减振器拆卸下的全部0形环、支撑环、油封及油封垫、止转垫圈、弹簧垫圈、防尘密封、U型螺母、六角螺母等部件。检查两端安装部的带销橡胶衬套状态,破损者更换,该橡胶衬套每四年更换一次。3.5.2测量油压减振器组成部件的主要尺寸,须按表3-2规定参数执行,更换超过检测基准的部件。表3-2各型减振器部件主要尺寸检查参数表类型检测项抗蛇形减振器横向减振器垂向减振器型号0D70230-10D501160D42090-1内气缸内径63.10mm以内50.17mm以内42.08mm以内活塞外径44.92mm以上49.92mm以上活塞杆外径35.34mm以上29.92mm以内内气缸盖内径45.15mm以内活塞环形螺母内径35.50mm以内轴承内径30.15mm以内注意(根据KYB答复铁马公司书面资料该表格数值值不正确、KYB另付提案)3.5.3更换电镀部分有剥离,磨损,条痕的活塞杆。其他各零件有损伤或磨耗不良等须更换。3.5.4清洗油压减振器各组成部件,橡胶制品(密封零件,橡胶衬套等)不可用香蕉水洗净。3.6油压减振器组装3.6.1组装油压减振器各组成部件内气缸盖、活塞、O形圈、活塞杆、外气缸、内气缸、向内气缸注入液压油、内气缸盖、外气缸盖、罩子等。3. 7油压减振器分解组装重新后平放8h无漏油,并按表3-3规定参数作性能试验,衰减力不在范围内的要进行调整。表3-3各型减振器性能试验检查参数表减振器类型型号试验参数I试验参数11试验参数III速度V(cm/s)力F(N)速度V(cm/s)力F(N)速度V(cm/s)力F(N)抗蛇形减振器0D70230-10.37360±2450610800±1610/横向减振器0D5011652940±290105880±875208340±1245垂向减振器0D42090-15980±190101960±290304900±7303.8清除油压减振器外表面的油污,进行喷漆。油压减振器组成缓冲橡胶、安装面、活塞杆电镀部等部件不进行喷漆。4. 9油压减振进行漏油试验,倒置12小时以上,再横置1个小时,确认各个部位是否漏油。(根据KYB答复铁马公司书面资料:倒立放置有可能使空气进入、不建议采用此做法。在日本未采用此做法、没有问题,建议取消该条)4牵引电机(参照时速200公里铁路动车组第5、21章及MB-5120-A三相异步电动机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4.1牵引电机分解4.1.1 牵引电机拆卸前对电机接线插头部进行防护,清理电机外部附着的尘埃用高压气吹净,对牵引电机主体导线、均压线,端子箱、腻子,连接插头进行外观检查,对存在变形及损伤的部件进行检修或更换。4. 1.2确认牵引电机管理号、生产号是否完整。4. 1.3分解牵引电机主体组成外罩、转速传感器、排气罩、转速检测器外壳等部件进行检修。4. 1.4分解电机转子、框、轴螺母、截油环、端盖、镜盖、滚珠轴承箱、PG齿轮等部件并清扫、检查轴承内圈,截油环。4. 1.5电机定子框架、转子进行气吹清扫,并对各零件进行外观检查,轴承异常时更换新轴承。滚珠轴承箱、镜盖、绝缘进行绝缘测量,绝缘电阻值100MQ以上。4. 2牵引电机主体组装5. 2.1组装定子框架与转子5.2. 1.1.用酒精清扫框内线圈、镜盖插入面、滚珠轴承箱插入面。进行外观检查要求铁心定子框架无损伤,定子线圈、连接线无损伤,引线的包覆无损伤,铝托架无开裂等现象。5.3. 1.2进行外观检查要求转子轴无开裂、弯曲、损伤,转子衬片、保持环、短路环无开裂、损伤,转子轴键沟槽无变形、损伤等现象。清扫截油环、涂上润滑脂。4.2.2电机主体组装4.2.2.1对电机滚珠轴承进行状态检查,组装滚珠轴承箱及镜盖、PG齿轮、器传感器支架、传感器、截油环等部件并向镜盖顶出孔内塞满润滑脂,安装排气风道。(根据与南车电机交流,传动轴两端轴承使用寿命为120万公里,建议在四级检修时更换;2008年2月14日与川琦交流时,其认为本次四级检修不需要更换,应进行状态检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