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整体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
智慧工地整体建设项目设计方案苏一盛背景及需求-1-1.1 应用背景-1-1.2 业务现状-1-I需求分析-2-1.3.1 业务需求-2-1.3.2 系统需求-3-14总体目标-3-第卓系统总体思路-4-1.1 1设计思想-4-1.2 设计原则-4-1.3 设计依据-4-1.4 设计思路-5-第系统总体设计-7-3.1 总体架构-7-3.1.1 系统拓扑-8-3.1.2 1?系统组成-8-12系统特点-9-221全网络覆盖-9-3.1.3 综合监控全面集成-9-3.1.4 易于扩展,复用便捷-9-3.1.5 专业软件,管控一体-9-第四货前端感知系统-I1.-41设计概述-I1.-4.2 视频监控子系统-12-491需求分析-12-422系统设计-12-4.2.3 系统组成-14-9前端部署-15-4.2.5 前端配套-17-4.2.6 系统特点-19-4.3 塔吊安全管理系统-20-4.3.1 需求分析-20-4.3.2 系统设计-21-4.3.3 系统组成-21-4.3.4 功能介绍-22-4.3.5 系统特点-24-4.4 环境监测系统-25-44.1需求分析-25-44.2系统设计-25-4.4.3系统组成-27-444系统特点-28-第h传输网络-30-5.1 传输网络总体设计-30-5.1.1 传*网络选择-30-5.1.2 设计要求-30-5.2 传输网络详细设计-30-5.2.1 无线网络设计-30-5.2.2 视频监控网络设计-33-国六章监控中心-35-6.1 存储子系统-35-6.1.1 存储结构设计-35-6.1.2 存储设计原则-35-6.1.3 存储可靠性设计-35-6.1.4 存储热备设计-36-6.1.5 存储空间计算-37-SI:卡管理平台-38-7.1 平台总体架构-38-7.2 工地管理可视化平台构成-39-7J工地管理可视化平台特点-40-7.4 工地管理可视化平台管理功能-41-苏八盛成功案例-54-附录一关键设釜介绍-56-8.1 碗型鹰眼-56-8.1.1 产品介绍-56-8.1.2 产品功能-56-8.1.3 产品优势-58-8.2 热成像摄像机-59-8.3 HKTC塔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61-8.3.1 产品介绍-61-8.3.2 产品功能-64-8.3.3 产品优势-66-第一章背景及需求11应用背景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和支柱产业之.在改善居住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吸纳劳动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盎要作用。与此同时,建筑业也是一个安全事故多发的高危行业。近年来,在国家、各级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主体的高度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逐年下降,质Sc水平大幅提升,但不可否认,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尤其是随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设工程规模也将维续扩大,建筑施工质量安全仍不可掉以轻心。如何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杜绝各种违规操作和不文明施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仍将是摆在各级政府部门、业界人士和广大学者面前的一项揖要研究课题住建部2003年I1.月发布的£20032008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B中指出建筑业企业的信息化要重点发展基丁互联网的协同建造应用系统和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关键技术,推动标准化建设,提高建筑业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实现建筑业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20I0年,国务院下发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通知23号文件,同年质监总局下发164号文件,要求在建筑起重设备上必须加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2014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更是提出了加快推进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建设的布署,推进了全国各省市建筑信息监管体化平台建设的进程。真正实现“数据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2015年I1.月全国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系统推进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随即抽查工作实施方案3,强调建筑行业安全监管系统建设的全面的盖工作给出指导意见。1.2业务现状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政府越来越重视民生,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各级政府纷纷发文要求进步加强建筑施工领域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福建省住建厅6关于进步加强建筑施工领域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3等文件精神,工地新安装塔吊监控、新开工项目应安装施工现场在线监控系统、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等是其中重点.12需求分析针对R前安全监管和防范手段相对落后,全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仍较低,信息化尚未深度滋入安全生产核心业芬的现状.利用信息化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进行“智能化”监管。提升政府的监管和服务能力,更好的为企业提供服务。1a1业务需求通过工地管理可视化系统,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监管责任,提高政府、企业对工程现场的远程管理水平,加快企业对工程现场安全隘忠处理的速度。政府通过出台相应法规文件推动企业完善物联网建设,并通过本系统进一步提高安全监管水平0通过政府统等规划,协调各业务管理部门,围绕安全监管制度为核心,以物联网技术为技术手段,将科技技术力量与安全监管制度紧密集合,成立综合性省-地市级应急管理机构,实现体制创新,能够统一处置生产安全领域的各类密件。企业单位业务需求:1)远程对分散的建筑工地进行统一管理,避免使用人力频繁的去现场监管、检查,减少工地人员管理成本,提而工作效率。2)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及时了解工地现场施工实时情况,施工动态和进度,防范措施是否到位,特别是对于场面比较大的工地,对于重点项目企业领导也需要远程监管。3)出现异常状况和突发事件时,可以及时报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处理:4)对塔式起重机安全监管上存在技术不足,普遍存在的超我和违章作业等现象,企业对租赁的塔式起重机信息如塔式起IR机使用年限、维修状况等了解缺乏;地面的风速与高处的差别很大,很难判断塔吊的合理使用时机。5)监管建筑工地现场的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的财产安全,避免物品的丢失或失窃给企业造成损失:6)将施工实况展现F客户面前,向客户展现工地的建设规划和进度,达到一个宣传效果,也使得俏传计划能鲂合理制定:1.3.2系统需求D通过该系统能够实现工地现场的实时监控、数据回传、远程应急指挥等功能。2)通过该系统实现对塔式起重机等设备的状态监测和监督管理等功能.14总体目标通过本项目建设,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监管责任,提r企业对工程现场的远程管理水平,加快企业对工程现场安全隐患处理的速度。政府通过出台相应法规文件推动企业完善物联网络建设,并通过本项目进一步提高安全监管水平。第二章系统总体思路21设计思想通过工地管理可视化系统为政府、企业、现场工程管理,提供了先进技术手段,通过安装在建筑施工作业现场的各类传感装置,构建智能监控和防范体系,就能有效弥补传统方法和技术在监管中的缺陷,实现对人、机、料、法、环的全方位实时监控,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控”:同时,其也将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引入新理念,真正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然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传统的施工监测、易受人为影响且效率低下。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质量,进而构建资能家居、智能建筑,并最终达到创造智能城市的目标。22设计原则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海康进行顶层规划、相关技术标准设计:政府推进和出台相应管理制度:企业与施工现场按照技术标准、管理制度实施。23设计依据本方案的安全防范系统建设主要从以下行业规范、标准出发>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3GB/T50314-2006> 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 6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3GB/T50311-2007> G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3GB/T50312-2007> 6视频安防监控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E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3GB50395-2007C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B(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G民用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3(GB50198-94)£视援安防系统技术要求3(GB/T367-2001)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安全防范系统(浙江省标准)(DB33/T334-200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GB5905-86)起重机电控设备(JB4315-86)低压成套开大设饴制造规范(GB7251-87)低压电气外壳防护等级标准(GB-1912.2-85)起重机超载保护装置(GB1.2602-90)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11-2005)塔式起重机(安全装置规定部分)(GB5031-2008)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安全装置规定部分)(GB5144-2006)£福州市建设工程塔式起翦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技术规定2设计思路对于工地综合安防管理系统的建设,绝不应该是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简堆堆砌,而是在满足各子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寻求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与外部其它智能化系统之间的完美结合。系统主要依托于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来实现对众多安防子系统的统一管理和控制,通过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后实现统一数据库、统一管理界面、统一授权、统一权限卡、统一安防管理业务流程等,同时考虑将各安防系统资源作为信息化基础数据,满足部分建设单位运营管理的业务需求,辅助业务流程优化。基于综合管理平台,前端子系统可接入子系统包括(不限于)以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塔吊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除此之外,平台支持通过标准接口(如OPC等)或通过SDK接入第三方设备进行联动。基于综合安防管理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支持系统的灵活布署,根据实际项口的设备接入规模、包含子系统类型及各模块功能需求,可按需配置多种模块化服务,按需布署相应的服务器。在统一平台管理的基础上,系统提供精细化的分级权限管理以及总部到分支的远程联网管理。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3.1 总体架构方忏"讴&喙收字加上长*R43W«tt技术和业务标准体系n*j(我生认径原务Gisw»HsranwXdH*和频“嬉RFQM兽有CMaM用用IWmtAtt悝1.平台总体架构图基丁政府职能部门出台的相关建筑工程质珏安全监督管理业务标准体系和诳任追溯和查证体系的要求,运用物联网综合应用技术建设学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物联网管理应用平台。3.1.1 系统拓扑1.2系统拓扑图项目建设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主要由信息采集层、网络接入层、网络传输层、信息存储与处理必组成.如图2所示.将移动执法终湍、塔式起重机作业产生的动态情况、工地周用的视频数据及时上传给综合管理平台。综合管理平台对各子系统进行融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