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风险案例分析.docx
供应链金融风险案例分析案例之一某动产质押监管公司在承办某粮食企业动产质押监管业务中,核库时对库内粮食(稻谷)价值的计算方法是:质物(稻谷)价值=库内稻谷堆枳长度X库内稻谷堆积宽度X库内稻谷堆枳高度X稻谷密度(银行确认)X稻谷单价(银行确认)。经测量计和,该库质物总价值为500万元。该项目采取的是输出动态监管模式,一个月后,企业办理相关手续后,预出库10()万元货值的稻谷。为方便企业,监管员同意企业使用铲车出库,即铲车铲出稻谷过磅除皮后计算稻谷的重量,再乘以单价,额度控制在100万元。企业出够100万元价值的稻谷后,监管员发现库内粮食仅剩五分之三多一点,后经丈量计算,库内稻谷的价值只剩下350万元,远低于应有的价值库存数。问题:1、什么原因造成了质物出库后应存质物的短少?2、应采取什么方式出库才能避免上述现象?答案:1、出现质物短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I)核算员采用的计算方法存在误差,没有与实际的出入库方式进行协商和验证。(2)监管员对业务不熟悉,选择的出入库方式不当,没有要求企业使用过磅的方式出库。(3)银行提供的稻谷密度和单价数据可能存在误差,监管公司应该告知监管员这些数据的不确定性。2、为避免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方式出库:(I)监管公司应与企业充分沟通,f解实际的出入库操作流程,并根据此制定出库方案。(2)监管员应全程监督出库过程,要求企业使用过磅的方式进行出库,并核对实际出库重量与计算值是否一致。(3)监管公司应要求银行提供更可靠的质物参数数据,并对其进行验证。案例之二某粮油公司向银行申请贷款,拟以自有油罐油品作为质押物.银行委托某第三方监管公司进行监管。监管前,当事三方对质物数量进行r测量核定,期初核库质物(食用油)数量为875吨,最低控货值650万元,属于输出静态监管。不久,粮油公司提出其生产的无处存放,请求注入已被监管的油罐中。监管公司本着服务企业、融洽合作关系的原则,同意了企业的请求,双方约定,企业每次进出油品必须交给监管公司进出货物单据,以磅单数量为准。然而,随着油品进出的频繁,监管公司在对油品检测中发现,企业存在少进多出或虚开进油数量的违规情况,经对罐中库存油品测量,确认企业多出油品50多吨,企业也予以承认。问题:1、什么环节导致企业以少充多,以虚充实的行为发生?2、正确的出入库方式应该怎么操作?答案:1、导致企业以少充多、以虚充实的行为发生的原因如下:(1)监管公司过于注重”融洽合作关系”,未严格执行监管职责,同意企业自行进出油品。(2)监管公司未严格要求企业提供进出货物单据,仅依赖磅单数量,缺乏有效监控。(3)监管公司未定期对油品库存进行实际测量和核对,导致企业有机可乘。2、正确的出入库方式应该如下操作:(1)监管公司应严格执行监管职责,不应过度迎合企业的要求。(2)监管公司应要求企业提供进出货物的完整单据,并定期对实际库存进行核实。(3)监管公司应加强对油品进出的全程监控,确保数量与单据一致。(4)监管公司应定期对油品库存进行实际测量和核对,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答:决定采取的出入库方式的是核库的办法,即采取何种核库的方式,就采取何种的出入库方式。第种方式:如案例所示,核库的方式是“质物(稻谷)价值=库内稻谷堆积长度X库内稻谷堆积宽度X库内稻谷堆积高度X稻谷密度(银行确认)稻谷单价(银行确认)。”采取的出入库方式就是用体枳出库,即用不同比例的规格容器,通过计算容器体积和企业出库的数量,得出出库的数量。第二种方式:如案例所示,核库的方式是“企业用铲车出库,即铲车铲出稻谷过磅除皮后计算稻谷的'重量”采取的出入库方式就是质量出库,即用过磅的方式得出质物的重量,最后用企业出库的数量,相减得出出库的数量。案例之二问题:1、什么环节导致企业以少充多,以虚充实的行为发生?答:企业的出入库环节,监管公司的初始环节,即对企业的出入库的监管。2、正确的出入库方式应该怎么操作?答:正确的出入库方式是:“以入定出”,即入库多少,就出库多少,具体做法是原875吨油忽略不计,不去动它,企业只有入库多少,才能出库多少,如果要动原875吨油,就要银行出具提货通知书。当然,还要依靠参加企业的每个月的盘点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企业虚开进油单据的现象,如果企业有条件必须对企业的地唠进行设置,让其只能按实际数据打出单据,或者对油罐出口处安装个仪表,可以读出数据,防止企业违规。